社會融資規模創6年新低,“意外”還是“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08-14 20:14:0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8月14日電(羅政)央行最新公佈的7月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報告和金融統計報告有些出乎市場意料,7月社會融資僅2731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460億元,創下2008年12月以來的新低。在經濟運作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以及房地産市場正在調整的背景下,這樣的數據,究竟是一次“意外”,還是“新常態”?
7月信貸同比少增3145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創6年新低
央行13日公佈的2014年7月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報告著實讓市場驚出一身冷汗:社會融資比上月減少1.6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460億元,人民幣貸款比去年同期少增3145億元。數據公開後,向來“敏感”的A股應聲“高臺跳水”,上證綜指差點跌破2200點。
來自萬德(WIND)金融數據終端的數據顯示,7月社會融資絕對數為2731億元,創下了自2008年12月以來的新低,而7月M2的同比增速為13.5%,也是在今年3月“觸底反彈”之後的首次滑落。
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7月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為17%,也創下了2002年以來的新低。
經濟數據紛紛創新低,面對這樣的狀況,一些市場分析人士或許並不意外。不久前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就在公開場合表示,當前的貨幣政策已經表現出“松貨幣、緊信貸”的趨勢。在他看來,這是解決融資成本高企問題的重要途徑。
有效貸款需求不足,理財産品“分流”效應依舊明顯
在數據解讀中,央行相關負責人指出,“在經濟運作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以及房地産市場正在調整的背景下,有效貸款需求沒有過去那麼旺盛”,這是導致社會融資和信貸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關研究人員認為,央行的意思非常明確:並非如一些人所猜測的,央行並沒有有意“控制信貸”,需求的不足才是導致數據出現“異常”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今年以來,企業層面的擴張也在減緩。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商業銀行營業部總經理表示,從今年放貸的情況來看,業內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優質企業在收縮。在消費低迷的情況下,如上海七浦路服裝批發市場這樣的傳統商貿零售中心,都難有積極擴張的舉動,盈利狀況也不如往年。
然而,除了需求端的下降,供給端的狀況也不容樂觀。理財市場依舊火爆,7月銀行理財等資産管理産品分流存款約1.6萬億元,而A股IPO公司股價“一騎絕塵”,也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金。如此,7月人民幣存款減少1.98萬億元,也就不足為怪了。
如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儘管一些分析人士認為,7月的社會融資和信貸數據更多的是一次“意外擾動”,但是,中國經濟發展所呈現的“新常態”卻是不爭的事實。
一方面,“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已經成為當前國家經濟工作的重點,另一方面,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企業資金鏈緊張的問題依然突出,債務違約時有發生,而此次數據的公佈更讓業內人士感覺到明顯的經濟下行壓力。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福卡智庫首席研究員王德培認為,改革將由增量式的改革變為存量式的改革。過去地方政府直接推動的開發都是增量性的,造成了産能過剩。“增量空間已經差不多了,要開始進入到存量調整的階段。”王德培表示。
實際上,如央行相關負責人所解釋,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階段。彭文生認為,在這种經濟背景下,“強刺激”不會再出現,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時候,政策就會相對放鬆,而在經濟企穩或呈現上行趨勢時,政策就會收縮。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新常態”正是未來經濟增長的力量所在。經濟數據的下行未必是壞事,只有將經濟體中的泡沫擠掉,中國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才能成為現實。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