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國企高管頻落馬呼喚嚴督察 防範腐敗還需制度保證

  • 發佈時間:2014-12-05 01:15: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張健  責任編輯:曹慧敏

  繼2007年貴州茅臺原總經理喬洪被查後,茅臺集團又一高管落馬。11月26日下午,據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房國興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公開資料顯示,現年55歲的房國興,從2006年6月起擔任仁懷市委書記,直到2013年1月調往茅臺集團,任集團副總經理。近兩年,外界有傳言預測,到茅臺集團任職的房國興將接班袁仁國出任下一任集團董事長。如今被查則顯得十分突然。

  只能説一句“審醜疲勞”。黨政領導幹部屢屢出事,國企高管一再落馬,人們顯得有點麻木了。説“洪洞縣裏無好人”,可能打擊面過寬,但是貪腐比例之高,還是令人驚悚。抑制腐敗,本來就是一件難事,而黨政幹部和國企高管無論在工作性質、利益輸送模式和監管方式上,都各有不同,這也為主管部門出了難題。要想做到“水至清無魚”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何降低職務貪腐、職務犯罪的比例,應該是可以的。這裡既有加強管理和審核的微觀問題,也有完善制約機制、監管體系的體制問題。

  並購重組過程需公開

  相關法律法規趨嚴格

  為規範和推動並購重組,上交所26日發佈《上市公司重大資産重組資訊披露及停復牌業務指引(徵求意見稿)》,細化重大資産重組出現市場傳聞及停牌後的資訊披露要求,維護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和參與權,並強化對“失敗式”重組的監管。雖然上市公司重大重組對於公司基本面影響甚大,其中也不乏“烏鴉變鳳凰”案例,但同時也是滋生內幕交易的溫床,市場對此詬病頗多。此次《徵求意見稿》將“重組傳聞”納入資訊披露的規範環節,並根據重大資産重組的交易特點,針對停牌期間的相關重要節點,如聘請財務顧問、與交易對方簽訂重組框架性協議、取得政府部門前置審批等主要環節,明確和細化了相應的資訊披露要求。

  並購重組是近年來資本市場最熱門的話題,也是導致個股大幅漲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不過,根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以來,約30%的並購重組在向證監會提交行政許可申請前即宣告終止,並購重組失敗的日益常態化及其負面影響已引起市場各方的廣泛關注。同時,為防止上市公司為了迎合市場熱點、製造噱頭而重組,吸引資金哄抬股價,《徵求意見稿》規定,公司在重組預案中充分説明並披露交易後的經營發展戰略和業務管理模式,以及業務轉型升級可能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要求等。這就是説,按照新的要求,不論重組成功或失敗,全過程要公之於眾;還要充分説明重組後的風險和應對措施,使得重組成敗經受市場考驗和追問。在中國資本市場,並購重組多少還是“新鮮事物”,多數企業想通過重組達到企業升級轉型的目的,但也要承認,渾水摸魚者也不在少數。因此,相關法律法規應該越嚴格越好,越具有操作性越好。

  高管辭職潮伴隨套現潮

  保障投資人利益成關鍵

  自2014年7月1日至11月20日,共有超2000名上市公司高管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套現金額超350億元。而隨著套現潮的來臨,上市公司高管的離職潮也隨之來臨。據媒體報道,通過上交所與深交所網站的公告統計,2014年11月1日至25日,上交所有8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高管辭職的公告,而深交所方面有81家上市公司發佈了高管辭職的公告,如此計算的話,這不到一個月時間裏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中已經有161家公司的高管相繼辭職。

  市場經濟之下,離職、辭職本不是新聞,一家公司人進人出太正常不過。從本質上講,這比原先的就業“終身制”、人才的“單位所有制”要強得多。不過,大面積、大範圍的高管離職,還是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容易引起市場的疑慮。特別是這種離職往往又與大金額的現金套現密切相關,更容易讓投資者惶恐不安。留住企業高管對企業的忠誠度,本來是企業對高管進行各種鼓勵(如股權激勵等方式)的初衷,但是往往敵不過現金套現的誘惑。對此,既不必進行道德上的譴責,也不必驚慌失措。留人關鍵還是留心,如果事業不如現金更具吸引力,那只好各奔前程。因此,上市公司對人才的去留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也要把激勵措施進一步完善;同時,還要保障企業發展戰略不受衝擊,更要保障投資人的利益不受到損害。

  官員獨董紛紛遞辭呈

  反腐斬斷市場權力鏈

  據統計,進入三季度以來,目前兩市共有795份帶有辭職字樣的公告刊出,其中,有384份公告提及公司獨立董事遞出辭呈,而翻閱這些公告可以看出,雖然不少辭任高管對於辭職的原因都表述為“個人原因”,但據估計,在辭職的獨董行列中,根據中組部《關於進一步規範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文件要求而辭職的,不在少數。

  很難把官員(主要是退休官員)擔任上市公司獨立董事這件事直接列為“腐敗”,但是,不管怎麼遮掩,這類獨立董事還是難免露出權力的痕跡。一般説來,擔任獨立董事的官員(包括退休官員),都曾經在經濟領導部門任職,無論是人脈還是曾經的影響力,都具有優勢,這可能也是被上市公司選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至於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和對資本市場的理論造詣,顯然不是這個群體的強項。不靠專業能力、不靠管理水準,這樣的獨立董事能否發揮正能量確實也叫人懷疑。在資本市場的利益關係中,及時斬斷市場和權力的關係,讓市場競爭更透明、更公平,應該叫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