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短評:正視水安全“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11-19 09:05: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閆祥嶺 王敏 譚暢  責任編輯:王斌

  近年來,我國水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局面:大旱、水污染、“水窩子裏沒水喝”等涉水“痛點”時常發作。然而,不少江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設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水準,與全新的水情形勢嚴重脫節,不利於保障水安全。正視水安全“新常態”,規劃推進新水情形勢下的治水工作已是燃眉之急。

  古人云,善治國者,必重水利。水利對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來説,是發展的基本保障,是涉及民生的頭等大事。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大規模治理河道、修建水庫等眾多水利工程設施,對減少水患、增加灌溉面積、推動農業生産等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不僅取得顯著成效,更體現出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一些設施至今還在發揮積極作用。

  然而,在不少地區水情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如海河流域,不僅曾經通航的大運河已經基本無水,其餘多條天然河流也長期斷流,導致以往多條為消除水患而修建的工程設施使用率不高;在京津冀地區,每人平均水資源僅286立方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每人平均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標準”;在洞庭湖區,一些市縣“水窩子裏沒水喝”的尷尬局面已持續很久。可以説,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水生態惡化等問題已嚴重影響城市生態環境,甚至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各地嚴峻的水安全形勢是我們必須重視的“新常態”。相關部門應時刻緊繃保障水安全這根弦,徹底摸清我國河、湖、地下水等水資源新情況新變化,從長遠著眼,在科學調研、合理規劃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及時啟動相關水利工程設施建設。

  水安全“新常態”對相關應對措施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這要求決策者需要依據最新水情,結合區域內城市發展、人口分佈等生産生活需求,及時規劃、調整水利工程設施,推動區域內水資源分佈空間均衡,在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融入科學治水思維,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高屋建瓴地指出如何應對水安全“新常態”。各級政府部門應按照這一戰略要求,充分發揮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擴大投入力度,提高水治理能力,用科學方法和思維保障飲水安全,呵護我們共同的生命載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