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美聯儲宣佈退出QE考驗中國經濟“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11-03 13:32: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美聯儲本週公佈的決議如期結束量化寬鬆(QE)。正當美聯儲宣佈退出QE的同時,日本卻突然宣佈QE加碼方案,未來歐洲央行推出新一輪刺激政策也是大概率事件。

  中信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鄧海清等業內人士坦言,在美國將“收”、歐洲仍“放”、日本正“亂”之時,將導致全球資金大挪移,複雜的國際市場形勢給我國經濟“新常態”帶來新考驗。

  美聯儲回歸“老常態”美聯儲最新公佈的利率決議宣佈,徹底結束實施七年之久的量化寬鬆政策,維持0-0.25的利率不變,並在利率前瞻指引中保留“相當長一段時期維持低利率”的表述,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

  但令人頗為意外的是,聲明中基本沒有提及近期金融市場的波動,反而對經濟的看法總體樂觀。美聯儲未來加息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來自國內外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美聯儲首度加息的時點可能較此前市場預期的更早一些。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周浩預計,美國的失業率可能在明年年初降至5.5,這將為加息提供重要支撐。

  招商銀行資深金融分析師劉東亮判斷,美聯儲在明年二季度加息的幾率較大。其判斷依據為,除了就業市場向好外,美國居民的儲蓄率再次出現了顯著下降,意味著居民更願意消費,這對美國經濟長期而言是利好。

  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來,“量化寬鬆畢竟是一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美國貨幣政策回到‘老常態’與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相得益彰。”市場形勢影響我國經濟鄧海清坦言,在複雜的國際市場形勢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不可不察。

  第一,最大的影響在於加大我國國際資本流動的波動性。鄧海清判斷,中美利差收窄等因素將導致我國外匯佔款繼續走低,由此,我國央行可能通過其他方式補充基礎貨幣,如抵押補充貸款、常備借貸便利、降準等手段。

  第二大影響是對我國的出口部門帶來壓力。一方面,美國經濟向好將帶動外需;另一方面,若後市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隨著美元指數一起攀升,將給出口企業帶來壓力。

  第三,國內企業海外發行美元債券的成本將顯著上升。劉東亮稱,企業海外發行美元債券的利率主要比照同期限美國國債收益率進行加點,若美聯儲在明年二季度末加息,那麼國內企業海外融資的低成本時間窗口已非常有限。

  白明向記者表示:“要堅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動搖,擴大內需並打造外貿新優勢,才能以中國經濟‘新常態’應對美國貨幣政策的‘舊常態’。”

    專家:提高人民幣匯率彈

  在全球資本回流美國、強勢美元再度歸來的背景下,我國的貨幣政策應當如何調整,從而避免匯率變動與資本流動對我國造成較大衝擊?分析人士建議,人民幣匯率應當進一步提高彈性,既要避免人民幣大幅貶值,又要避免人民幣盯住美元升值。

  在過去三個月期間,韓元、印尼盾等對美元貶值,只有人民幣“迎難而上”。

  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一度升破6.11關口,創近8個月以來的新高。

  白明表示,美元後市看漲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但要避免形成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否則會加大資本外流的風險。因此人民幣匯率適時適度地雙向波動,是最有利的政策選擇。

  專家還建議,要密切關注跨境資金流動情況,我國央行宜保持高度靈活性。如果未來出現資本外逃,可以加大抵押補充貸款、常備借貸便利等工具的使用力度。

  銀河期貨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則認為,存款準備金率具有主動性較強、流動性調節較及時的特點,既能深度凍結流動性以應對長期、嚴重的流動性過剩,也能迅速釋放流動性以應對嚴重的流動性不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