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平:物價的合理區間是多少
- 發佈時間:2014-10-28 07:2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姚慧婷
物價太高或太低都不行,高增長低物價是最理想的運作狀態。我國進行物價調控的能力正在不斷增強,實現全年目標已經基本沒有懸念。溫和的物價水準,也為我國出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各項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價格和社會環境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前三季度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對此,有人認為較低的通脹水準有助居民收入增加,也有人擔心或有通縮危險。那麼,該如何看待當前我國物價增速變化呢?
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價格機制為核心,物價水準和經濟增速密切相關,存在“低增長低物價、低增長高物價、高增長高物價、高增長低物價”等四種情形。在不同發展階段,這四種情形往往會交替變化。
“低增長低物價”的主要特徵是,GDP增長較慢甚至負增長,同時CPI低位運作。一般情況下,經濟增長緩慢,則國民收入增長減緩,社會需求減少,産品價格下降。産品價格下降又會導致企業利潤減少,進而降低企業投資意願。企業將裁減僱員或降低工資,提供的稅收也會減少。這就出現政府、企業、個人收入都下降的局面,最終導致經濟增長乏力甚至衰退。顯然,物價天天跌並不是好事。
“低增長高物價”俗稱“滯脹”,主要特徵就是GDP增長緩慢甚至負增長,市場嚴重供不應求,物價上升加快,CPI一般超過5%甚至更高。這時,正常的經濟秩序會被打破,政府、企業收入下降;低收入群體因物價上漲,手中有限的錢更“毛”,嚴重時甚至會影響社會穩定。所以“滯脹”比單純的通脹更可怕,物價天天漲更不行。
“高增長高物價”屬於GDP高增長與CPI高位運作並存,一般出現在政府出臺積極刺激增長的措施後。但由於經濟高速增長,國民收入大幅增加,社會需求增長較快,價格上漲甚至嚴重通貨膨脹會難以消除。此時,由於經濟高速運作,即使物價上漲壓力大,社會也相對能夠承受。但如果財富分配機制不合理,容易出現窮人補貼富人的情況,貸款人會比存款人有利。又由於存款人多是掙工資的普通居民,從而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可見,即使經濟高增長,物價也不能天天漲。
“高增長低物價”被稱為經濟發展的“黃金階段”,其特徵是GDP高速增長和CPI低位穩定並存。GDP高速增長源於企業單位的投資和生産高速發展,會提供更多就業和更高工資。這樣,政府、企業、個人都能實現收入的增長,宏觀經濟處於良性迴圈,個人也不至因物價上漲而影響到生活水準。
可見,物價太高或太低都不行。高增長低物價是最理想的運作狀態,但這個“低”究竟應該是多少呢?經濟學界普遍認為,如果居民收入增長和國民經濟增長同步、勞動者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經濟增長率高於通貨膨脹率,就是健康良性狀態。在這種狀況下,物價溫和上漲是正常的。過去我國經濟保持10%左右的增速,3%至5%的通貨膨脹率就是合理區間。如今,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速換擋期,經濟增速減緩到7.5%左右,3%左右的通脹率則是合理區間。
把物價水準控制在與經濟增速匹配的合理區間,考驗著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我國最近一次物價較大波動發生在2011年。彼時,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出臺了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但也使CPI持續上漲,並在7月達到了6.5%的峰值。之後,政府出臺一系列物價調控措施,實現了物價漲幅回落,2012年全年CPI控制在2.6%。這也説明,我國進行物價調控的能力正在不斷增強。
2013年,我國CPI繼續保持了2.6%的溫和上漲,同年GDP增速為7.7%,勞動生産率提高7.3%,財政收入增長10.1%,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物價水準和其他經濟指標都是相匹配的。今年,3.5%依然是CPI的上限,前9個月份CPI同比增速為2.1%,實現全年目標、保持物價在合理區間已經基本沒有懸念。溫和的物價水準,也為我國出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各項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價格和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