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尋求社會治理的最大公約數
- 發佈時間:2014-10-08 07: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斌
社會轉型越是急速,越需要政府在處理公眾事務、協調公眾利益時慎用權力、善用權力,更多依靠市場和社會組織的力量,尋求公共事務科學合理的解決路徑
前不久,浙江浦江縣、陜西寶雞市先後公佈“獻血新規”,引來熱議。浦江縣以紅頭文件形式,將家長獻血量與直系子女中考加分直接掛鉤,遭到不少網友吐槽“上學從拼房改拼血了”。寶雞市則明文規定市民領取結婚證、駕駛證和大學錄取通知書前,應無償獻血,此舉被外界普遍解讀為“強捐”。
兩地政府不約而同就公民獻血出臺政策,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地血庫告急狀況。近年來,我國多地血庫告急,因血荒導致很多病人未得到及時救治的情況時有發生。統計顯示,去年我國人口獻血率為9.4‰,而發達國家則達到40‰。在此背景下,寶雞、浦江等地出臺獻血新規,確有其不得已之處。
但無論是浦江的“激勵獻血”還是寶雞的“強制獻血”,似乎都受到了部分公眾“差評”。是因為公眾對公權力過於挑剔?還是相關政策太過生硬,導致産生抵觸感呢?
當下,我國社會利益主體日益多元,相關訴求更加多樣。一些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社會又迫切需要的公共事務複雜交織,對政府社會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對部分習慣了傳統決策方式的政府人員而言,要想減少政策運作的社會摩擦,必須進一步尋求溝通便利化、決策合理化、參與社會化。
溝通便利化,首先有賴於政府在行政運作過程中,以更開放的心態和更務實的態度收集民情、理解民意、尊重民聲。這方面近年來也不乏成功案例。以2014年節假日放假安排方案為例,該方案從設計到發佈,“兩上兩下”讓各方聲音得以充分表達、受到充分尊重。其從無到有、從粗到細的過程,就是一次政府與民眾之間、不同群體之間良性互動的有益嘗試。可見,在資訊時代,要避免公眾對一些政策的抵觸,首先要讓公眾了解直至理解政策的內涵,形成思想認同的堅實基礎。
決策合理化,取決於決策的透明性、科學性和程式正義。這不僅需要從決策之前,就面向社會公佈相關進展,引入智力資源科學論證調研,對一些重大而敏感的課題,還要通過諮詢會、聽證會等必需的方式。如果能讓公眾由被動的政策執行者,變成知情者、參與者,甚至是推動者,許多事項的進展就會事半功倍。事實上,北京地鐵調整2元票價、居民階梯電價方案等一系列涉及面廣、利益關聯性高的政策,之所以能做到平穩順利推進,決策合理化不可或缺。從反面角度看,前段時間多地PX項目、垃圾場項目受阻引發“避鄰現象”,也已得到證明。
參與社會化,則是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徑之一。面對繁重的公共産品供給任務,僅靠少數政府部門已無力“全麵包辦”。應創造條件,充分調動各類社會組織、公益組織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參與其中。一方面能夠利用第三方力量加大宣傳,消除誤解和抵觸,搭建政府與民眾之間溝通的橋梁;另一方面,還能在後期執行過程中減輕政策執行的阻力,實現政策效果的最優。
總之,社會轉型越是急速,越需要政府在處理公眾事務、協調公眾利益時慎用權力、善用權力,更多依靠市場和社會組織的力量,尋求公共事務科學合理的解決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