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三問銀行高管薪酬改革:200萬元年收入高不高?

  • 發佈時間:2014-09-03 17:08: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徐岳 蘇雪燕  責任編輯:王斌

  中央近日審議通過了《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要“建立與中央企業負責人選任方式相匹配、與企業功能性質相適應的差異化薪酬分配辦法”。一時間,央企薪酬制度改革、特別是一向以高收入著稱的銀行高管薪酬何去何從,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

  國有銀行一把手年薪200萬元 高不高?

  根據上市銀行年報的補充公告,建行董事長王洪章2013年稅前年薪為214萬元;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去年最終薪酬核定為稅前199.56萬元,2013年5月底才出任中國銀行董事長的田國立8個月的薪酬則為稅前135.82萬元。

  “與社會平均收入相比,200萬元的年薪顯然太高了。但如果參考國際銀行業的普遍情況,這樣的年薪其實並不算高。”一位專家對記者表示。

  業內人士透露,在華外資銀行部門高級經理的收入水準就在百萬元以上;一些國際知名的外資銀行全球CEO的收入水準甚至是千萬美元水準。

  2011年,匯豐集團考慮向其CEO歐智華支付1330萬英鎊(約合2200萬美元)的薪酬,其中包括125萬英鎊的基本工資。在金融危機影響還在持續的階段,外資銀行高管依然取得高薪,消息當時引發了普遍關注和討論。

  銀行高管薪酬改革是否會遇到阻力?

  既然國有銀行高管收入與國際水準尚有較大差距,推進改革又有可能進一步降低薪酬收入,改革是否會遇到較大的阻力?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教授趙錫軍表示,改革銀行高管薪酬體制,是我國國有或國有控股金融企業的管理體制決定的。“西方銀行的高管是由董事會作為最高權力機構來投票選舉或聘請的,對高管的要求就是股東利益最大化,並獲得相應的報酬。而我們的銀行高管,如果保持行政級別、採用組織任命的方式,而且被賦予了行政和社會公共職能,就不能完全採用市場化的方式。從這個角度看,改革是必要的。”

  此前有媒體報道,國有金融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將削減到現有薪酬的30%左右,削減後年薪不能超過60萬元。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曾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有關文件,如果國家要求降薪,一定“積極落實”。早前,農行行長張雲也在業績發佈會上稱,央企高管降薪問題確實在研究,“農行會堅決擁護、不折不扣地執行這個決定。”

  銀行薪酬改革會不會導致人才外流?

  此前有市場傳言稱,建行總行將推行“5321”減薪方案,即行領導減50%,部門老總減30%,處長減20%,員工減10%。對此,有不少國有銀行高管紛紛向記者表示擔憂,擔心薪酬制度改革後,會有大量的人才向民營銀行或外資銀行流失。

  建行董事長王洪章曾表示,“5321”方案“絕無此事”。他同時表示,要逐步減少央企管理層和員工的薪酬差距,薪酬要向一線傾斜。按照這種説法,薪酬改革只針對組織任命的銀行高管,而員工的薪酬水準不受影響,甚至可能還會提高,未必會出現人才向外資銀行大量流失的局面。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銀行薪酬制度改革,其內部有可能出現“一家企業,兩種薪酬制度”的局面:一第二號人物參照行政體制發放薪酬,而市場化的崗位則遵循市場化薪酬體制,可能獲得比負責人高出許多倍的薪資。“混合薪酬體制可能會在國有銀行內部延續相當長的時間。時間長短取決於改革的進程,以及市場發育的程度。”趙錫軍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