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四大因素仍在加劇“錢貴”

  • 發佈時間:2014-08-25 15:32:27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今年以來,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密集發文要求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加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但記者近日在長三角採訪發現,企業融資貴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改變。一家主營光伏産品配件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他辦理了一筆1200萬元的商業抵押貸款。刨去一年8.6%的利息成本,擔保、諮詢、財務等各路仲介費用已與利息基本持平,佔融資總成本的一半……

  近日記者多地調查發現,借企業貸款搭售、抬價收費等“雁過拔毛”的行為已是中小企業貸款的“潛規則”。

  20家銀行遇涉企收費“限令”

  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公佈,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清理整頓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合理收費精神,發改委價監局繼召集中農工建等5家銀行後,再度召集交通、招商等15家商業銀行,督促取消直接與貸款掛鉤、沒有實質服務內容的收費。

  據介紹,目前累計已有20家商業銀行總行均已下發落實文件,採取一系列措施規範服務收費,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而據工農中建四大行2013年年報計算,包括財務顧問費、多種手續費在內,去年僅四大行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總計達3900億元。發改委介紹,從已出臺規範措施來看,僅四大行一年就將減輕企業負擔370億至390億元。

  記者走訪上海、北京多家商業銀行了解到,目前對企業貸款收費種類繁多,名目各異:在小微企業貸款辦理方面,中國銀行此前設置了受託管理貸款及轉讓服務費、公司金融風險承擔費等;在擔保、評估、登記方面,招商銀行等還設有代付同業手續費、現金管理增值服務費等。

  從年報看,某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財務費用”就不下百種。其銷售的一款信託貸款合同顯示,放貸兩年期10億元,固定管理費和託管費合逾5000萬元。這表明在利息外,又增加年2.8%的財務成本,較基準利率年上浮約三成。

  四大因素仍在加劇“錢貴”

  銀行收費居高不下,民間借貸成本攀升,均讓企業深感眼下融資“既貴又難”。調查發現,標準缺失、規避監管、“存貸掛鉤”、審批遲緩,更加劇了“錢貴”:

  ——銀行“涉企收費”標準缺失。比如,多數銀行均收取“常年財務顧問費”,但標準上各有各的説法:既有按固定費用收取,也有固定+浮動的收費方式;按照最高標準收取,僅這筆費用就可達貸款額的3%。

  ——規避監管,部分“金融創新”拉長了貸款鏈條。“金融服務的每個環節都是為了賺錢,當機構用各種方式將貸款供給到需求的鏈條拉長,成本必然要實體企業來承擔。”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首席專家趙慶明説。

  比如,信託、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影子銀行,就帶來種種“通道”、“過橋”仲介費。銀行借助這些理財産品變相放貸規避存貸比,“仲介”則從中收費。

  ——一些貸款“潛規則”依然存在。安徽一家藥品銷售企業負責人反映:“處於弱勢地位的小企業在貸款時,表面的貸款利率僅僅是名義而已。一些金融機構還要求借錢同時購買理財産品,即要‘存貸掛鉤’。”

  ——貸款審批難,也讓部分企業吐苦水。1年期流動資金貸款,銀行9個月就來收貸,而展期、續貸審批流程漫長,年中不得不從民間借資渡過難關……

  溫州市金融辦發佈的民間借貸綜合利率指數顯示,截至8月13日,溫州地區綜合利率指數為20.78%/年,部分市場主體利率高達28.78%:“融資貴”究竟有多貴?借款1000萬元,一年要還近300萬元。

  改變銀行獨大格局 豐富企業融資渠道

  近年來,實體企業財務成本高速上漲,背後問題是企業背負的融資費用成本高企。據上海浦發銀行中小企業經營中心負責人介紹,一些中小企業沒有財報,但監管要求必須出具審計報告。而擔保、審計等成本又遠超利率,能佔到融資成本的60%。

  “從根本上講,融資貴是銀行一家獨大、融資渠道窄造成的。”上海一家商業銀行人士説。

  查閱各國央行數據顯示,在發達經濟體,銀行、債券、股市、私募佔據的社會融資規模均較可觀,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基本均衡。但在我國,超過一半的社會資金由銀行貸款供給,經過信託等“通道”放貸的銀行資金佔比也很大。

  採訪中,一些中小企業反映,銀行作為偏好低風險的金融機構,其放貸的風險、審計要求,讓企業大感不適應:缺少抵押物只靠銀行貸款,只夠借1年期流動資金。而展期、續貸風險控制審批流程長,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財務成本……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監管要求也需要適應利率市場化形勢,如形成差異化存貸比等考核機制。從長遠看,仍需借助市場化手段,改變銀行業一家獨大的金融格局,豐富企業的融資渠道。

  浦發銀行中小企業經營中心總經理嚴紅霞認為,稅收審計、工商註冊登記方面也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比如,目前放貸要求中小企業提供財務報表,使很多中小企業新增審計費用。由於擔保、評估市場不規範,相關費用也居高不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