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21日訊(記者 郭偉瑩) 經濟興,金融興;金融穩,經濟穩。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保險業高品質發展成為當前金融業關注的焦點。
多位業內專家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分析表示,在中國式現代化推進過程中,保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險業歷史性發展機遇巨大。同時,保險業必須依靠核心競爭力來探索高品質內涵式的發展模式。
保險業歷史性發展機遇巨大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近日指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保險業正迎來高品質發展的歷史性機遇,並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築牢經濟安全網、築牢社會保障網、築牢災害防護網,都需要保險業高品質發展。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分析表示,在中國式現代化推進的過程中,保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險業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巨大。一方面,中國保險業資産的相對水準還比較低,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尤其在當前經濟轉軌期,更需要保險資金這樣的“耐心資本”,在熨平波動和穿越週期中發揮減震器和穩定器的作用。另一方面,無論是人身險滿足普通民眾生老病死的儲蓄與風險保障需求,還是財産險為生産經營中的天災人禍提供減災防損和應急保障,都需要保險業的高品質發展來保駕護航。
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朱俊生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分析表示,保險業發展的機遇在於,以老齡化、長壽化與少子化為主要特徵的人口結構變遷需要保險提供包括養老、健康在內的全面保障和服務,完善多層次養老與健康保障體系。為此,保險機構可積極佈局和拓展個人養老金市場,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保險業可發揮産品、分散長壽風險、與養老服務有機結合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成為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的核心力量。
首先,發揮養老保險産品能夠提供長期確定性保障的優勢,促進養老財富積累。其次,推動生命年金化領取,發揮保險分散長壽風險的獨特作用。保險業應充分發揮在生命表、精算方面的優勢,以及過去在提供年金化領取服務方面積累的經驗,在養老金領取環節積極發揮作用。最後,養老保險與服務有機結合,為消費者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保險機構可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資源稟賦、發展戰略等,審慎選擇參與養老服務的商業模式,提升專業化運營水準。在健康險領域,可進一步探索帶病體人群保險。中國約有4億帶病人群,其醫療費用佔全國醫療費用的60%左右,亟需健康險保障。推動保險與醫藥産業融合,提升健康管理與疾病管理能力,促進保險機構逐步從醫療費用的報銷方和支付方變成醫療服務的管理方和健康管理方,實現帶病體健康保險的可持續發展。
圍繞銀發經濟與養老金融,保險業高管也闡述了深刻洞察。中國人壽總裁蔡希良表示,優化養老金融的政策體系,提升第二和第三支柱的吸引力;促進養老金融與養老産業的高效互動,為提升養老産業可持續性創造更好的條件。中國太保總裁趙永剛表示,保險業應積極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作用,在負債端養老保險産品創新、資産端養老金管理、服務端養老服務供給融合發力,為養老金融大文章增輝添彩。
深化改革增強動力路徑可循
李雲澤指出,中國保險市場潛力巨大、空間廣闊,我們完全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以改革增活力、以發展解難題,推動保險業開創新局面、邁上新臺階。一是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實現降本增效。二是深刻把握髮展規律,強化資産負債聯動。三是著力夯實發展基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李雲澤還指出,保險業要在大有可為的時代大有作為,自覺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奮力寫好“五篇大文章”的保險篇,切實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一是聚焦創新發展,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産力。二是圍繞民生福祉,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三是著眼安全應急,持續促進社會治理效能提升。
當前我國保險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如何推動高品質發展?“強化資産負債聯動、提升資産負債匹配管理能力。”多位業內專家對中國網財經記者指出。
周瑾表示,作為高品質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保險公司要做好資産負債管理。在具體舉措方面,從負債端看,要做好産品定價和承保風險的管理,充分考慮到利率環境和資本市場的趨勢,適時調整産品結構和資金成本;從資産端看,要發揮“耐心資本”的優勢,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獲取穿越週期的收益率;從資産負債的聯動來看,要處理好久期匹配、成本與收益匹配、現金流匹配的關係,綜合平衡資産負債匹配對利潤、價值和償付能力等目標的達成。
朱俊生表示,當前利率環境下,要求保險公司通過提升資産配置能力來實現資産負債的動態平衡。把資産和負債匹配貫徹到公司經營的每個環節,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可發揮長期資金優勢,提升投資收益率。為此,可適當提高風險容忍度,拉長考核期限,優化績效考核體制,完善對承擔風險的經濟激勵和責任匹配機制,倡導長期投資理念,提升投資能力,提高投資回報。另外,在資本市場波動性加劇的背景下,開發利率敏感性弱的産品可成為保險公司實現資産負債匹配的重要策略。
周瑾強調,在高品質發展的轉型過程中,需要優化經營目標,重點圍繞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促進社會治理效能提升的服務機會,找準著力點,通過不斷創新,提升自身的特色化經營與精細化管理能力,在産品、服務、渠道、銷售等環節提升規範化和專業化水準,利用數字化的手段和工具降本增效,依靠核心競爭力來探索高品質內涵式的發展模式。
在具體策略上,朱俊生還提到,保險業要積極適應“報行合一”等政策調整。保險機構可推動價值型的銀保産品、網點、隊伍發展,構建多層次、相對穩定的銀保渠道網路佈局,建設一支具備網點經營能力、客戶服務能力,能夠向銀行網點提供專業服務的行銷隊伍。通過客群、産品共同開發定制、服務、渠道融合、流程再造等,推動銀保合作的戰略一體化。在經代渠道,費用下降將是共同面臨的挑戰,對經代公司的渠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經代公司可提升隊伍素質,提高銷售能力,增強渠道實力強,應對可能的競爭格局變化。另外,“報行合一”使得行業的費用水準趨於收斂,除了渠道增強本身的銷售能力外,保險公司可完善産品體系,豐富各種服務,增強吸引力。
朱俊生還建議提升壽險、産險的專業性。在壽險領域,目前80/90後逐漸成為保險消費主力,新一代客戶對渠道的專業性要求日益增長。個險、銀保、專業經代等渠道,都需要提升專業性,推動行業轉型。在産險領域,要通過提高專業性提升保險滲透率,使其成為經濟補償機制主要提供者與風險減量服務重要承擔者,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一方面,提升對於巨災風險損失的保障水準。另一方面,提升保險業的風險減量服務能力。
從宏觀層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謝遠濤還指出,保險業高品質發展,首先要回歸保險第一性原理,也就是風險保障,強化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圍繞“五篇大文章”發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品質服務。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