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從謀篇佈局的“大寫意”發展為精謹細膩的“工筆畫”,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和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臺。今年10月份,中國將在北京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此為契機,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將向著下一個十年揚帆再起航。為了更好地迎接高峰論壇開幕,中國網財經推出“‘一帶一路’這十年”系列策劃,回顧十年曆程,總結十年成果,展望下一個十年。
中國網財經9月27日訊(記者李春暉)共建“一帶一路”以“五通”為主要內容。相對於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民心相通等領域的看得見、摸得著,資金融通更像是潤物細無聲的春霖活水,綿綿不絕地澆灌實體、滋養創新。
十年來,資金融通力度不斷加大,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及有關機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推動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網路化佈局,為各國間金融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撐,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可持續的強大動力。
十年來“一帶一路”資金融通力度不斷加大
“‘一帶一路’倡議是對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模式的積極探索,借助絲綢之路這個歷史符號,通過與共建國家的積極合作關係,推動實現經濟政策協調,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命運共同體。”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一帶一路”綠色金融國際實踐研究組牽頭人、中國銀行授信管理部首席風險經理劉世偉在2023年綠金委年會期間表示。他認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金融服務已經並將繼續在未來發揮積極作用。
十年來,“一帶一路”金融服務持續優化,金融合作空間向縱深拓展,多元化投融資體系逐步建立。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會員國從創立時的57個增長到目前的106個,截至2022年底,累計批准項目202個,融資額超過388億美元,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融資平臺。絲路基金也為共建“一帶一路”投融資提供重要支援,截至2022年底,承諾投資金額超過200億美元,項目遍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與多邊開發銀行聯合籌建多邊開發融資合作中心,有效撬動市場資金參與。
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已經站在新的起點,正在開啟新的征程,資金融通的力度也將不斷加大。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撰文稱,應當持續鞏固合作基本盤。深化資金融通,吸引多邊開發機構、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參與,進一步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系。
綠色是“一帶一路”底色,資金融通向“綠”而行
綠色是“一帶一路”的底色,是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國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多年來,中資金融機構的國際視野不斷拓寬,綠色金融國際合作不斷深入,有力的支援了共建國家綠色可持續發展。
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在2023年綠金委年會期間接受中國網財經等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我國在2021年宣佈大力支援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很多金融機構積極加強對綠色共建“一帶一路”的支援力度,幫助一些工業和基礎設施薄弱的共建國家跨越式進入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等綠色低碳發展階段。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劉錦濤表示,十年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綠色金融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務實合作,以綠色融資牽引物流、交通等領域的綠色發展,幫助東道國實現城市化建設、經濟增長與ESG目標的融合。
“通過帶動共建國家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降低資金流動門檻,減少資訊不對稱,更多地分享中國經驗,助力實現‘一帶一路’綠色投融資區域資源合理配置。”劉錦濤表示。
在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大背景下,綠色轉型不等同於“綠色溢價”,還意味著機遇和增長。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建宇表示,綠色成為下一步“一帶一路”投資的重要抓手,同時也有望撬動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加速復蘇。他以中國的外貿“新三樣”為例,在今年以來全球貿易低迷的情況下,“新三樣”産品(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表現十分亮眼,持續實現快速增長。
“綠色不僅僅是‘新三樣’,綠色可以擴展到中國在過去多年污染防治和低碳發展中積累的能力,在未來作為綠色出口的重要抓手。”張建宇表示。
(責任編輯:李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