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原浙商銀行行長劉曉春做客頭條財經聯合中國網財經共同舉辦的“金融讀書匯”欄目。劉曉春可謂銀行一線“老兵”,在銀行業磨礪30多年,具有豐富的業務實操和管理經驗。
在這本新作中,劉曉春表示,初衷只是想展示一個銀行人在具體工作的真實想法、認識和感悟。“就是把自己在實際情景中,怎麼看待業務、管理、監管、國內外經濟、客戶,碰到問題怎麼考慮、採取什麼措施寫出來”。
談到當下熱議的“數字貨幣”,劉曉春表示,“數字貨幣”能否成為真正的貨幣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它要成為真正的貨幣,不取決於技術,而取決於貨幣發行制度。目前所有關於數字貨幣的想像與論説,都是從數字技術角度推論的,並不是現實需求促成的。這與第三方支付完全相反。第三方支付,是因為網際網路交易的需求促成的,不是一項特殊的技術引發的。所以,數字貨幣,還需要現實的檢驗。
以下為訪談實錄:
1、歡迎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劉曉春院長做客“金融讀書匯”欄目。《一位銀行家的管理筆記》出版後廣受業內好評,拋開生澀的專業術語和複雜的計算公式,更多的是從業多年的銀行一線“老兵”的切身感悟和實操經驗。您如何定位自己的這本新著?能否請您就本書的寫作背景和寫作目的做下簡單的介紹?
劉曉春:謝謝!這本書很難定位,正如你説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感悟,不是介紹金融知識和銀行業務操作知識。這應該就是定位吧。銀行是一架非常複雜的機器,作為管理者,既要研究業務規律,也要研究管理規律,還要看外面的世界。看這三個方面,你可以大而化之地總結歸納幾條原理、警句。但在實際經營管理工作中,這些乾巴巴的原理、警句,幾乎是沒什麼用處的。我在書裏,就是把自己在實際情景中,怎麼看待業務、管理、監管、國內外經濟、客戶,碰到問題怎麼考慮、採取什麼措施寫出來,有些想法、做法不一定就是對的,但都是當時實際情景中發生的,對別人或許是一種參考。比如,關於員工的獎金、員工的辭退,關於民營企業、農村金融等。
會有這本書,主要是朋友們的激發。我平時喜歡與朋友交流對業務、經濟形勢、監管的看法,書中的許多內容就是交流的內容。朋友説,你可以把這些寫出來啊,對別人一定會有幫助的。還有的內容,是在一些論壇上演講內容的基礎上寫的,這些演講當然是朋友邀請的。我有一個缺點,如果有稿子,演講的時候我只會念稿子,不會在稿子的基礎上現場做一些發揮。但我更享受現場的自由發揮,所以演講一般沒有稿子,最多有個提綱,提綱也很少在演講時拿出來。所以,許多內容都比較口語化。
至於寫作目的,我只是想展示一個銀行人在具體工作的真實想法、認識和感悟。希望這些對其他人有啟發作用,當然更希望方方面面在政策制定、監督管理中,能夠關照到真實的世界。我覺得,我們太需要了解真實,了解事物的本質邏輯了。比如所謂的網際網路金融,之所以一地雞毛,代價沉重,就是沒有把握這個現象的本質邏輯。所以,我還是想説,這不是一本銀行類的專業書,不僅希望銀行人看這本書能有所啟發,更希望企業家、政府官員也能從中發現一些他們需要了解的內容。當然,我寫作的目的,更是展示自己思考和寫作的樂趣。
2、現在大家都在談,銀行業要改革開放,要以開放促改革,在您看來,銀行業接下來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革?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外資銀行的引進?金融對外開放的重點應該放在哪?
劉曉春:我覺得銀行業要重新調整業務的導向。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銀行業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尤其是在創新、技術應用方面,可以説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就是業務導向有了偏差,更注重發展速度,更注重業務規模,更注重單純的盈利目的。在這種導向下,發展速度建立在資本緊運作的脆弱基礎上,為了規模造成部分的資金空轉,創新有時難免犧牲安全,為了控制風險業務管理簡單化,從而導致銀行與客戶之間難以保持長遠、綜合的戰略性關係。我認為近年來出現的一些風險,與這樣的導向有關,企業對銀行的詬病也與此有關。銀行需要應用新興科技,需要數字化轉型,但那是工具性的,不是根本的。我也不主張三天兩頭這個化,那個型,華而不實的新名詞帶來的是無效浪費甚至是充滿風險的瞎折騰。銀行改革,是要建立與客戶形成長遠、綜合的戰略性合作關係為基礎的穩健經營機制。只有這樣,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才能落到實處。這是從銀行自身來講的。另一方面,是監管方式、監管理念的轉變,也是銀行改革的重要一環。銀行改革,需要內在的動力,也需要外在的壓力。這方面,我在書中談了不少看法。
關於外資銀行的引進,就現在的情形來看,我們可以以平常心來看待。首先,在中國市場上,外資銀行已經不可能對中資銀行形成威脅。在資本約束條件、規模上,外資銀行沒有這個能力。其次,在創新能力、科技應用上,至少不需要仰視外資銀行。第三,從最近二十年的情況看,總體上,外資銀行的決策體系、風控體系、行銷方式等還不適應中國市場。第四,隨著網際網路等現代科技的發展,外資銀行面臨著網點、網路和科技投入的局限性。第五,由於規模小,客戶少,業務種類單一,人才的成長和發展缺乏空間,所以,也面臨著培養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局限性。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外資銀行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方面。首先是他們的管理理念、管理體系,特別是他們許多管理制度的內在邏輯。説句實在話,我們有時候學習外資銀行的一些做法,往往只是學了表面,並沒有搞清楚那些做法的內在邏輯和機理。比如,社區銀行、事業部制、審貸分離、部門協同與分潤等。其次,隨著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在金融市場業務、衍生品交易業務方面,可能會對中資銀行形成壓力。這方面,中資銀行在規模上雖然可以碾壓外資銀行,但在産品創新上、交易技術上、應對市場的經驗上,與他們恐怕還有不小的距離。第三,在財富管理、私人銀行市場,外資銀行相對具備比較強大的競爭力。
金融對外開放,與其他行業不同。其他行業主要就是招商引資,引進機構、引進資金。金融開放,光引進機構和資金是不夠的,需要有相應的業務及相配套的市場。所以,金融的對外開放,要超越招商引資的理念和方式。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著力建設各類對外開放的金融産品市場;二是相應改革監管理念、監管政策和監管方式。
3、最近一些中小銀行的經營出現了困難,引起了高度的關注。您認為,造成這些困難的原因都有哪些?該如何應對?
劉曉春:我覺得原因比較複雜,有經濟週期造成的資産品質問題,有片面追求速度和規模的問題,有公司治理問題,有風險管理能力問題等等。就經營管理角度講,我認為有這樣一些原因:一是,一些銀行沒有認真紮實地在市場和客戶中建立品牌形象。銀行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機構,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客戶,特別是個人客戶,把資金存到銀行,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託付給銀行。客戶對銀行的信任是第一位的,服務態度、服務效率還在其次。一些銀行雖然已經成立了幾十年,因為一直在追求速度和規模,不注重這方面的建設,所以並沒有獲得老百姓的普遍認可。這些銀行都有一個共同現象,一般存款在負債中的佔比比較低,個人儲蓄存款在一般存款中的佔比更低;即使是這樣低比例的存款,其中大部分還是靠關係行銷得來的,成本高,集中度高,不穩定。所以,也可以説,這些銀行還沒有一定量的基礎客戶群。二是,隨著業務種類的增加,這些銀行沒有相應提高資産負債管理能力。資産與負債,不僅有量的平衡問題,不僅需要合理的期限匹配,在資産內部、負債內部,不同的品種需要有合理的比例,資産與負債之間,也需要有品種間的合理匹配。舉例來説,同業負債,在負債中是屬於最不穩定的種類,而且同業之間流動性往往具有同向性,即當市場流動性緊的時候,大多數同業機構流動性都緊張;市場流動性寬鬆的時候,大多數同業機構流動性都寬裕。因此,在負債中,同業負債需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內,以減少業務的波動;在資産投向上,同業負債更適合投資于可交易資産,不適合投資于不可交易資産。如果一家銀行主要靠同業負債做規模、衝速度,出風險是遲早的事。上面兩個問題,有因果關係。一些經營出現困難的銀行,在技術上,是吃了這個虧的。
4、您怎麼看待當下熱議的“數字貨幣”?“數字貨幣”能成為真正的貨幣嗎?
劉曉春:所謂“數字貨幣”,是指貨幣的一種物質形態,比如,紙幣、硬幣、表現為存款的記賬貨幣等,數字貨幣與這些貨幣是並列的。一張紙成為貨幣,需要一系列的操作。同樣,一串加密數字代碼要成為貨幣,也需要一系列的操作。一串加密數字代碼,或者説“數字貨幣”要成為真正的貨幣,不取決於技術,而取決於貨幣發行制度。所以,“數字貨幣”能否成為真正的貨幣是一個偽命題。目前所有關於數字貨幣的想像與論説,都是從數字技術角度推論的,並不是現實需求促成的。這與第三方支付完全相反。第三方支付,是因為網際網路交易的需求促成的,不是一項特殊的技術引發的。所以,數字貨幣,還需要現實的檢驗。至於那些關於數字貨幣的想像,許多都是想多了。
5、應當怎樣應對數字技術為銀行經營管理帶來的變化?如何更好的應用數字技術改變銀行的管理?
劉曉春:要更好地應用數字技術,首先要明確技術與金融的關係。就金融而言,技術是被應用的對象,不是金融本身,是金融決定技術的應用,而不是技術決定金融。金融業要積極地應用凡是可以應用的新技術,在應用中是技術滿足和適應金融的需要,而不是讓金融遷就技術,甚至是不成熟的技術。
具體來説,我們在金融創新中,需要具備兩種技術,一種是金融技術,這是主要的;一種是科技技術。比如,大數據、雲計算,作為科技技術,解決了數據大容量儲存和超級計算能力的問題。但具體需要儲存什麼數據,如何分析數據,即所謂建模,是金融技術,是統計學能力問題。再比如,剛才講數字貨幣,實際上就是一串加密數字代碼,這串加密數字代碼是成為貨幣,還是支票、匯票、本票、信用證,或者其他證券等有價憑證,是金融技術,取決於金融,不取決於科技技術。
就銀行而言,就是要深刻認識各類技術的特點和局限,將不同的技術應用到相應的業務和管理中,提高業務和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同時對銀行的流程、産品、服務和管理進行相應的改造。考慮到新興科技的特點,即互聯互通和巨量數據的儲存和處理能力,為了充分發揮技術的效能,我在書中講到,要建立五個閉環。
6、您在書中提到,銀行業賦能實體經濟不僅僅是要提供創新的金融産品和金融服務,更要賦予實體經濟相應的“金融能力”。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裡的“金融能力”?銀行具體又該如何實施呢?
劉曉春:現在的企業構成非常複雜,不是單個機構,往往都是集團。在集團內部,不同企業有層級的差別,也有股權結構的區別、所有制的分別,還有行業産業的差別。企業內部的資産負債管理,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財務管理,集團內部由於法人的不同,相互間的資金不能隨意調撥。因此,需要以金融的理念和方法進行資産負債管理。另一方面,現在企業與上下游之間的關係,也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更多的是共生共存關係,特別是萬物互聯情況下,企業的業務邊界將更加模糊;還有各種新商業模式,這些,使得企業間的債權債務關係更加複雜,需要有新的金融工具和方式來適應這些變化,幫助企業有效地處理這些複雜的債權債務。銀行作為公正的第三方憑藉自身的專業能力,利用新興的金融科技,創新産品和服務,在為企業提供金融産品和服務的同時,又為企業提供相應的金融管理工具。實際上,銀行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不僅僅是增加企業的貸款,更多的應該是通過賦予企業“金融能力”,幫助企業更好地管理資産負債,降低杠桿,降低負債成本。
7、隨著農村金融體制的不斷探索改革,當下的重點也不僅僅是全國大面積推廣農戶貸款。在您看來,要使農村金融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援,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劉曉春:關於農村的今天和未來,我們不能以一家一戶農牧業的眼光來看待,更不能以扶貧的眼光來看待,應該以鄉村振興戰略、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和城市化的戰略眼光來審視今天和未來的農村和農業,只有在這樣的層面看待農村金融改革,才能探索出面向未來的農村金融改革之路。從現實的層面看,農村勞動力已經大面積空心化,大量土地拋荒,可以説,目前是農村人口平緩地脫離土地的絕佳時機。通過金融手段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已經沒有了現實的基礎。這幾十年來,不斷探索農村金融改革,始終沒有成功,本身説明,以傳統農業來看待農業和農村,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現在需要一次新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調整農村土地制度、農業生産制度和人口管理制度,讓資本進入農業和農村,讓人口流向城市和二三産業,同時,順應這個趨勢改革農村金融。
這方面,還有一個現象值得引起重視。農村信用社、農商行,在農村地區有著牢固的信用基礎,也因此有著穩固而龐大的客戶群體,使得它們有穩定的負債來源。在農村信用社、農商行的存款中,個人儲蓄存款佔了80%多。農村幾代人都是它們的忠實客戶。但是,隨著城市化,農村年輕人大量流失,一些地區農村信用社和農商行的個人客戶平均年齡已經在50歲以上了。農村人口結構在發生變化,這變化將深刻影響農村經濟。這也説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農村金融改革,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8、利率市場化的加快,打破剛性兌付的新規落地等等,都意味著銀行間的競爭會更加的激烈。未來,銀行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升自身能力建設?您有哪些建議嗎?
劉曉春:銀行間的競爭其實一直非常激烈,只是在不同的規則或監管下,競爭的內容和方式不同。未來的監管政策將更加規範和統一,監管將更加嚴格。在這樣的監管政策和監管方式下,市場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我認為,銀行需提升面向市場的能力。
首先,要提升經營和管理資産與負債的能力。一,隨著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人民幣貸款利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市場風險對於一家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將不亞於存貸款利差,有時甚至更重要。一次匯率的波動、一次利率的調整,可能吞噬掉很大一部分預算的盈利或者存量業務的盈利。二、隨著銀行資産與負債種類的增加,影響流動性的不僅是資産與負債的期限錯配,有時更重要的是資産內部的結構、負債內部的結構,以及資産與負債之間的品種結構錯配。這種情況下,資産負債,不僅是一項內部管理工作,更是一項在銀行整體層面的經營工作。為了應對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銀行在資産負債層面就要對各類資産進行合理有效配置,包括集中度管理、資産在大中小客戶之間的配比、資産在不同行業投向中的比例等。我們講,銀行要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只有在這種市場行為中,才是最直接、最自覺、最有效的。
其次,要重塑銀行與客戶的關係。銀行與客戶,不應該是簡單的業務買賣關係。我還是想強調,銀行業務和服務的特殊性。銀行業務和服務,與一般工商企業不同,不是商品的買賣關係,不是産品所有權的轉移,大多數是資金使用權的臨時性轉移,業務和服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客戶經理攬到一筆存款,並不等於賣掉了一個産品,存款業務也沒有結束,只有等這個客戶把存款取走,把賬戶銷掉,這筆業務才算完成。貸款也是如此。也因此,銀行與客戶之間的關係,應該真正是長期共生共存的關係。在計劃經濟時期,一般規定,一個企業只能在一家銀行的某一個機構開戶並辦理業務。以後,為了加強競爭,允許企業適度多頭開戶,但必須確定一家主辦行。再後來,這個主辦行制度也消失了。從企業端來説,一方面可以選擇銀行,另一方面有了債券、股票等其他融資渠道,於是不再把某一家特定的銀行當作長期主要的合作夥伴,而是把所有銀行當作可以各個擊破的融資渠道。在這種環境下,企業不再對銀行交心交底;銀行對家企業也不再知根知底,當然也不會花太多的精力進行戰略評估。一旦經濟進入下行週期,企業稍有負面資訊,銀行當然抽貸了之。所以,企業也需要重新審視自身與銀行的關係。比如,債券與貸款,都是債務,似乎是一樣的。債券是向市場發行的,並且可以上市交易,債券持有人不是固定的。貸款是企業與銀行單獨發生關係,一般不會進入市場交易。當企業有資金週轉困難,是不能與債券持有人商量展期等緩釋措施的,要麼履約,要麼就是違約。一旦違約,整個市場都知曉。如果這時企業有一家真正長期戰略合作銀行,平時都有充分的溝通,銀行完全有可能幫助企業度過難關。然而,以現在企業與銀行的不即不離的關係,企業即使説明需要歸還債券資金,但對企業的其他情況往往都是遮遮掩掩,銀行平時對企業了解得就不透徹,這時對企業的説辭更是將信將疑,不出手相救也是情理之中的。因此,社會在考慮怎麼為實體經濟解決融資困難的時候,不能只是從資金供給端做文章,也應該分析實體經濟需求端存在的問題。社會、監管、企業、銀行,共同探索重塑銀企關係的路徑,真正建立商業可持續的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長效機制。
再次,善用技術,用對技術,提升銀行的服務能力、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這方面,前面已經説了一些,這裡就不重復了。總之,要用好技術、用對技術,必須真正理解業務邏輯。脫離、偏離業務邏輯的創新,不論用什麼技術,必然會帶來風險。技術,可以改變一些流程,替代許多人的工作,但終極意義上,技術不能取代人;技術是中性的,不帶有道德稟賦,不能提高人的道德水準,也不能提高客戶的信用水準和還款能力;把風險管理完全依託于技術,本身就是巨大的風險;任何技術都有自身的特長和局限,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
最後,提升金融市場業務和衍生品業務能力。這個背景還是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還有多層次金融市場的發展,這必然會帶來一個龐大的金融市場業務和衍生品業務的市場。一般大家都講,這是客戶有需求,同時銀行自營也是一個盈利點。實際上,大家沒有關注到一點,企業需要對衝市場風險,銀行自身也需要對衝風險。因此,銀行一方面可以代客做這些業務以獲取非息收入,一方面配置一定資源讓專業部門做自營業務,再一方面應該研究在資産負債層面,對自身整體的資産負債如何做一些風險對衝的方法。這實際上也是提升經營與管理資産和負債能力的重要手段。
9、展望一下,您對未來銀行業的發展有哪些期待?未來的銀行會是什麼樣的銀行?
劉曉春:哈哈,我不是未來學家,更不是預言家。但我想,未來的銀行,毫無疑問,還是銀行。我認為,未來的銀行會更智慧,銀行的服務會借助新技術滲透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提供更直接、更方便、更個性化的服務。作為一個銀行人,我當然希望銀行能幫助到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但,理性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這是銀行業務的特點決定的,銀行提供的服務絕不是無條件的,也不會滿足所有人所有的資金需求,因為並不是所有人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合法的。即使是合理的、合法的,有些需求也不應該由銀行來滿足。滿足合理、合法需求的供給,不等於就是合理合法的,也就是説,銀行服務本身也需要合理和合法。銀行對客戶需求的有滿足、有不滿足,本身就是市場資源配置的重要功能。未來的銀行,肯定不會有金融科技、科技金融之類的説法,更不可能有這樣的分類。物理網點還是會有的,可能不會少,網點的形象和功能,會有許多變化;網點雖然智慧化,但絕不是讓客戶自助辦理業務的場所,因為,客戶自己願意自助辦理的業務無需到網點,所以,未來銀行網點的員工結構會有很大變化,主要是高學歷、高技能的員工。腦洞還可以大開一下,未來客戶自助辦理銀行業務,也許不再需要借助手機和手機APP了。
(責任編輯:楊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