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這是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三年多來主辦的最高規格的論壇活動。回顧這三年多,“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現在,正處在全面推進的關鍵節點,因此有必要對以往的優秀項目和成果進行總結,為“一帶一路”未來的發展提供經驗借鑒。4月-5月期間,中國網財經將推出系列報道,向網友展示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經典範例。
2017年4月10日,中緬原油管道正式投運,輸油臂與油輪輸油管對接操作。
中國網財經4月27日訊(記者 李春暉) 馬德島位於緬甸西海岸,是印度洋孟加拉灣中一個只有12平方公里的離島,如果不是因為中緬油氣管道,它的名字也許沒有機會見諸中文媒體。
2009年10月,這裡成為中緬原油管道項目的起點,中國石油人的到來,讓這個近乎原始的小島,煥發了新的活力。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是由中、緬、韓、印四國六方共同出資建設的國際化合作項目,既使中國開闢了西南能源通道、實現油氣進口多元化,又使緬甸的經濟、工業化和電氣化水準得到了提高,改善了當地居民的就業和生活水準。
互利共贏、民心相通,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完美地踐行了這一理念,因而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中的經典範例。
互利共贏的典範
我國從能源稟賦上是“富煤缺油少氣”,隨著經濟體量不斷壯大,油氣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持續攀升。2016年,我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已由2000年的30.2%上升到了65%,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則超過三分之一。
在中緬油氣管道建成之前,我國進口原油約80%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這個最窄處只有37千米的海峽是名副其實的原油“咽喉要道”,一旦出現極端情況,中國能源安全就會面臨巨大考驗。
而中緬油氣管道建成後可以有效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依賴,實現能源供應多來源、多通道、多方式,化解單純依靠某一種運輸方式的風險。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由天然氣管道工程與原油管道工程共同構成,二者分別以緬甸西海岸的皎漂和馬德島為起點,由西向東,橫跨緬甸境內四個省邦,由雲南瑞麗進入中國。
2013年7月28日, 中緬天然氣管道南坎計量站放空火炬點燃,標誌著天然氣已經輸送到中緬口岸。
2013年 7月28日,中緬天然氣管道工程正式投産向中國通氣,9月7日開始為緬甸分輸。2017年4月10日,《中緬原油管道運輸協議》在中緬兩國元首見證下正式簽署。當日晚,運載14萬噸原油的油輪成功靠泊中緬原油管道起點馬德島港並開始卸油,中緬原油管道正式投運。
隨著中緬油氣管道的建成投運,我國四大油氣進口通道的佈局已基本成型:東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哈石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西南(中緬油氣管道)和海上進口通道。
“一帶一路”是互利共贏之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先導項目和典型範例,中緬油氣管道不僅有利於實現我國能源供應多元化,而且對於緬甸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來自緬甸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緬甸天然氣儲量位居世界第十。中緬天然氣管道的建成,解決了緬甸天然氣下游市場難題,實現了出口創匯,還為緬甸帶來包括國家稅收、投資分紅、路權費、過境費、培訓基金等在內的可觀經濟收益,並直接帶動社會、經濟和就業的發展,提高了沿線居民生活水準。
2013年9月,中緬天然氣管道投産40天后,皎漂首站即實現臨時分輸,向當地天然氣發電廠供氣。居民用電水準大幅改善,從過去每天的三四個小時增加到全天供電。截至2017年3月31日,管道安全平穩運作1356天,共向中國輸氣133.4億立方米,為緬甸下載15.5億立方米。
緬甸前副總統吳年吞曾説,中緬油氣管道項目不僅是參與投資的四國互惠共贏的項目,而且將使緬甸的經濟、工業化和電氣化水準得到提高,對緬甸的長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絲路基金主席楊澤軍表示,中緬管道項目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政治意義,既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樣本工程,也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經典範例。
工匠精神的追求
于2010年6月開工建設的中緬油氣管道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先導項目,也被專家認為是“標桿項目”。因為該項目施工難度之大、自然條件之惡劣、東道國工業基礎之薄弱以及政局不穩導致的戰火威脅,在管道建設史上都屬罕見。
緬甸經濟社會條件差,中緬管道項目全線建設所用的物料,基本都靠進口。例如原油管道的起點馬德島,是一座幾近原始的小島,無外電、無淡水,島上居民靠積攢雨水來滿足生活需求。
2009年10月6日,建設者們踩著泥濘,在馬德島搭建設備登陸棧道
第一批來到馬德島的中國石油人,猶如一群“開荒者”。就像60年前大慶石油工人“人拉肩扛、破冰取水”保開鑽,中石油東南亞管道公司的建設者們在馬德島開劈道路、挖土砌石,與旱季40多度的高溫拼意志,跟每年6個月的雨季搶時間,靠“螞蟻啃骨頭”的精神,用一年零6天,建成了工作船碼頭,為後續原油碼頭工程的所有設備、施工材料上岸暢通了路徑。
2013年底時,由於外資承包商組織不力,馬德島原油首站僅完成設計工程量的30%,拖了整個工程的後腿。為了保證項目整體進度,原油首站必須在2014年5月30日機械完工。
馬德島管理處團隊臨危受命,“扛”起了這副擔子。他們切割工作量給分包商,幫助分包商解決大型設備短缺問題;管理處領導班子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有針對性地分成土建、工藝、水電、通信自控和合同付款5個專業,深入施工班組,現場協調資源,跟蹤盯住施工進度……這樣艱苦鏖戰5個月,2014年5月29日原油首站實現機械完工。這5個月裏,建設施工量是過去兩年的兩倍。
中緬天然氣管道全長793公里,原油管道全長771公里,途經緬甸若開邦、馬圭省、曼德勒省、撣邦等四個省邦。沿途情況複雜,荒島施工、山區斷崖、河流海溝、灘塗水網、丘陵平原、撣邦高原、原始森林等都是對施工組織能力的巨大考驗。
南塘河大峽谷施工段現場,最大坡度79度
面對如此複雜的施工環境,中石油管道局應用了綠色施工、高強度鋼材應用、抗震加固與檢測等7大類11項新技術,同時應用了海底管道三維技術、大口徑並行海底管道設計、高地震裂度及斷裂帶管道設計等12項大口徑長輸管道施工高新技術。創造了直徑1600毫米的鋼套管夯進126米的世界紀錄;解決了伊洛瓦底江定向鑽等“世界性穿越難題”……中石油管道局因此入選了“2016年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境外工程)”,這也是魯班獎自1987年創立以來,中國長輸管道建設行業第一次獲得這項榮譽。
2016年底,緬北局勢惡化,戰事愈演愈烈,這是中緬天然氣管道投産以來,戰爭持續時間最長、最為激烈的一段時期。木姐基地內的員工能清晰聽見槍聲和炮聲,南坎站員工日常巡檢甚至需要穿上防彈背心,武裝直升機時常從上空掠過。
這一時期,木姐管理處全體員工仍然堅守崗位、精誠團結、沉著應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強安全防範,開展應急撤離演練,召開座談會議疏導員工緊張情緒……全力保障天然氣管道安全平穩運作和原油管道帶載測試順利完成,同時也為附近難民提供幫助,安排車輛幫助200多名難民順利抵達地泊鎮難民營。
愛無國界的民心
“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五大重點合作領域為: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這五通工程當中,“民心相通”是根本要務。因為“一帶一路”建設不僅需要資本、技術等物質投入,也需要情感的投入。只有當沿線各國建立了深厚的地緣情感後,才能更好的保障“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開展。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自建設以來,中石油東南亞管道公司持續開展在緬公益項目,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項目自開工以來至2017年3月底,已累計投資2300多萬美元,實施社會經濟援助項目共178項。其中包括:新建和改建中小學校72所,醫院、醫療站29所,養老院、孤兒院、幼兒園6所;供水設施及水井6項,供電類5項,道路橋梁類5項,通信基站2座,其他項目3項;組織自然災害捐贈等零星項目50個。
馬德島上水管線實現村村通
原油管道起點的馬德島,曾經是個沒有公路、沒有淡水的原始小島。5年之後,這裡已經建有30萬噸級原油碼頭和相應的深水航道以及原油管道首站、120萬方原油罐區、天然氣管道1號閥室、工作船碼頭等設施,儼然變身現代化海港。在項目的投資援助下,島上居民由飲用雨水到村村通自來水,由每天供電3小時到家家戶戶實現24小時供電,由零公路到幾乎村村通公路,還裝上了3G信號通信基站,建起了學校、醫療站。居民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
炯五孤兒院位於曼德勒省新階鎮炯五村,是一所由寺院方丈管理的僧侶學校,這間學校原本只有一間教室和一間宿舍,學生只能分批上課。2014年中石油東南亞管道公司會同MOGE(緬甸國家油氣公司)為他們援建了新的校舍。
這所僧侶學校的方丈説了一番話,讓人印象深刻。他説,感謝東南亞管道公司為孩子們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為學校援建了校舍,捐贈了書包,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帶來了溫暖與感動,讓他們理解到愛是沒有國界的,這筆精神財富更寶貴。
愛是沒有國界的,正是“一帶一路”倡議中“民心相通”的核心詮釋。
(責任編輯:張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