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起點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 發佈時間:2016-04-30 12:52:03 來源:求是 責任編輯:書海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時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瞭公有制與非公有制、政策制定與政策落實、經濟健康發展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政與商四對關係,科學回答了新時期非公有制經濟領域最緊要、最現實的重大政策、理論和實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觀點鮮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成果,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深化發展,在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全面領會、認真貫徹,堅定發展信心,凝聚奮進力量,在新的起點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一、站位事業全局,深刻認識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重大意義
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既是重大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制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戰略高度,著眼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調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産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強調我國非公有制經濟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開闢出來的一條道路,充分肯定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重申“兩個毫不動搖”,旗幟鮮明地提出“三個沒有變”,對於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與時代發展、事業發展,與實現黨的總任務總目標,與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有機統一,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善謀全局者勝。從全局上認識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地位作用、目標任務、政策措施,才能更好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實現自身發展、服務改革發展全局。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截至2015年10月底,私營企業達到1800多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5285萬戶,從業人員達到2.73億人,非公有制經濟創造了超過60%的國內生産總值和50%的稅收,提供了80%的社會就業。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升國家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發展起來的廣大非公有制企業,應該而且能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完善和發展貢獻力量。這是非公有制企業與國有企業共同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複雜,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民營企業遇到要素成本增加、生産經營困難、創新意願和能力不足等諸多問題。應該看到,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在一定階段的正常現象,決不能説成是“國進民退”、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相互排斥相互抵消,更不能由此來否定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否定非公有制經濟的積極作用,甚至否定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我們必須著眼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全局,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從我國改革發展要求出發,充分相信伴隨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進,必將不斷創造更好條件,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克服困難、健康發展。
我國經濟社會保持長期持續穩定發展,靠的是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光靠少數人和少數企業是不行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現實和未來仍然會證明這一點。今後,國有企業會繼續發展,民營企業也將加快發展。廣大民營企業應該認清自己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堅定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信心,把如何增加國家財富、增加企業財富、增加居民財富作為努力方向,加快發展成為有實力、有影響、有擔當的民族企業,在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二、強化創新理念,推動非公有制經濟更新更好發展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就是進入新常態。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黨中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作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目的在於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主要依靠勞動力等低成本要素投入推動經濟發展難以持久,科技進步和制度創新將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更重要的驅動力。新常態下,必將催生多種所有制經濟相生相伴、共存共贏、競相發展的熱潮,一些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發展機會大量涌現。對於長期在市場經濟浪潮中摸爬滾打、創新發展的民營企業來説,新常態顯然是機遇大於挑戰,完全可以有更大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希望民營企業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新創造精神,正確認識、積極適應新常態,爭取新常態下的新作為、新提升、新發展。這為廣大民營企業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提振發展信心、搶抓發展機遇,實現更新更好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加強技術創新。民營企業對新技術有著強烈的興趣和渴望,很多民營企業紛紛鑽研技術、開發技術、購買技術,通過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率先獲取市場效益,成為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但大量民營企業集中在産業的中下游,而在産業上游的工業源頭、高端製造等關鍵領域,特別是在重工業的關鍵技術、工藝創新等方面,民營企業發展得還很薄弱。在這方面,德國經驗值得借鑒,中小企業不僅向市場源源不斷提供創新産品、創新工藝、創新服務,而且在一些關係到未來發展的前沿科技創新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在德國工業體系的上游和高端領域,有很多家族式的中小企業,長期專注于一兩項關鍵技術、關鍵工藝,憑藉看家技術本領在專業領域獨佔鰲頭,在産業鏈中佔據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甚至在全球佔有相當部分的市場份額,對延伸産業鏈、提供産業配套和提高産業競爭力發揮著很大作用。我國一些領域産業鏈發展頭輕腳重,上游重工業科研鏈不完整,不少高技術含量的工業處在空白、半空白狀態,而下游的小加工、網際網路電商等卻相對過剩。所以,下游的民營企業可以主要依靠市場機制優勝劣汰,但在産業上游、工業源頭、高端製造等領域的民營企業則需要更多政策支援。
需要強調的是,民營企業應該有趕超國際一流水準的技術目標。我國要贏得全球競爭優勢,在重要工業領域佔有一定市場份額,就必須做到在相關領域達到和保持技術水準領先一代到兩代。比如在節能環保技術上,我們要努力趕超發達國家,才能達到中國老百姓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現在中國的霧霾比較嚴重,節能減排要做得比美歐日等發達國家更好,才能在大幅減少霧霾的同時,促進中國裝備産品競爭力的提高。在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新時期,我國企業技術趕超的空間很大。我到北航的3D列印實驗室看過,它用鐳射、鋼鐵、鋼鐵合金燒堆出來的增材製造,可以一次性做出航空飛機的重要部件,像發動機渦輪盤,但缺點是耗時太長。如果打開思路,用上百個鐳射噴頭、上百個燒焊點一塊往上堆,這樣三五天就能做出一個産品,就能形成産業化,包括電機、鍋爐、汽輪機、水輪機等整體水準就能上一個層次,站在國際工業工藝的前沿領域。在現代技術上,民營企業已經佔有一席之地,但還要樹立國際領先的目標,敢於關注、嘗試和探索最先進的工藝和技術。
推動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闡釋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關係時,強調兩者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應該看到,通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相互參股、融合發展,形成股份上混合、技術上整合、産業分工上配合,可以打造現代經濟的産業鏈,不僅國有企業獲益,民營企業也可以獲得新的發展空間,邁上新的發展層級。要打破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僵化的股權制度,在全國和全世界範圍尋找技術先進的中小企業,推動大小企業相互參股,把産業鏈的碎片整合起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可通過三個層面相互參股、相互融合。首先,要明確合作協議。國有企業沿著産業鏈,在全國範圍內篩選若干掌握關鍵技術的民營企業,兩者簽訂經主管部門認可、標準化的股權合作協議,國家有關部門以批復、核準、備案等形式認定,表明國家支援高技術類民營企業發展的鮮明態度。其次,要明確利益分配機制。國有大企業和民營中小企業互相參股,最好是企業之間保持互相合資的狀態,兩者能夠獨立經營,而且有足夠的利益回報,這樣才能長期維持下去,大企業負責整機交貨、調試、安裝,小企業像啄木鳥那樣不停地鑽研,完善工藝、提高水準。再次,要明確技術要求。明確小企業要解決大企業的什麼技術難題,要什麼技術指標,會得到多少回報,這樣技術才能不斷進步。總之,國有大企業與民營中小企業要用協議、利益、技術牢牢捆成一體,實現良性合作,形成一條完整的技術鏈、産業鏈,結成共同利益鏈和價值鏈,提高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在全球競爭中煥發活力。
加快“走出去”步伐。“走出去”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帶來了許多難得的重大機遇,民營企業完全可以深度參與其中。在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服務國家“走出去”戰略中,民營企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國內企業“走出去”、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在開拓國際各領域市場、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等方面,民營企業有很大的靈活性,更適應國際市場合作,往往能夠領頭打開闔作局面。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深入推進,沿線經濟體的市場、資金、資源都將為我國企業提供新的機遇,民營企業要拓展全球視野,密切關注和跟蹤全球産業格局的新一輪調整,發揮自身優勢,創新對外合作方式和載體,組合多種資源組建重大項目聯合體,加強與國有企業在産業鏈上下游的合作,共同提高“走出去”實效和國際競爭力。
三、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活力和創造力
經過全社會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已經形成,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同時也要看到,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配套措施還不是很實,政策落地效果還不是很好。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出“五個著力”,指明瞭完善發展民營企業政策環境的具體路徑,在深層次上涉及到金融體制、投融資體制、公共服務體制、行政審批制度等重點部位、關鍵領域的改革,必將為非公有制經濟再創巨大的改革紅利和優良的發展環境。其中,融資難是長期困擾民營企業發展的“老大難”,切實加強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破解融資難問題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務實之舉。我國銀行業規模很大,但控制銀行信貸風險的基本方法都是用抵押物質押物做擔保,而抵押物質押物基本都是固定資産,有的地方乾脆變成了土地,容易引發房地産泡沫風險。現代金融要看企業的發展潛力和技術的領先程度,要以技術和技術産生的市場作為還款現金流的來源,判斷風險大小。與不動産一樣,有市場的工業技術和産品也有價值。因此,在國家重點領域的産業鏈上,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都應被視為國家、社會、産業鏈的同等重要組成部分,給予同等風險權重的信用等級,給予同樣有力的金融支援。要大力發展産業鏈融資,可以由大型國有企業牽頭組織上下游的骨幹民營企業,共同制定産業鏈發展規劃,提出産業鏈融資要求,對接多家金融機構組成的産業鏈銀團,讓金融機構沿著産業鏈組織融資。這樣,産業鏈融資能夠有效實現上下游企業之間、大企業和小企業之間的增信,有效應對經濟波動給單個企業帶來的金融風險。
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還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親”和“清”兩字,推動政商關係在界限分明、關係清白、公開透明、依法依規的軌道上密切互動、良性互動。對待民營企業,要基於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的責任感同企業家真誠交往、清白交往,真正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支援民營經濟發展,努力營造有利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社會環境。許多民營企業家是成功人士、社會公眾人物,自身的修養、思想建設要不斷加強、不斷提高,這是社會各界的共同願望和要求,也與中國傳統文化要求相一致。民營企業家在經營上要守法廉潔,靠勤勞努力、聰明才智致富,更好地在社會上起到公眾人物的表率和模範作用。同時,在個人生活中要儉樸,和普通群眾要有更多共同語言、更多聯繫接觸,讓老百姓感到企業家生活方式非常健康,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人民政協人才薈萃,政協委員來自社會各界,其中有許多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更要樹立好自身形象,發揮好表率作用。同時,人民政協要發揮代表性強、聯繫面廣、包容性大的優勢,充分履行協商建言、凝心聚力的職責,深入宣傳黨的政策,積極宣傳正面典型,對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加強調查研究,積極獻計出力,更好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未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前景光明而廣闊,使命重大而光榮。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引向深入,同心協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開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新局面,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