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央地方聯動降稅費 企業年內減負萬億元可期

  • 發佈時間:2016-04-16 14:45:3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2016年企業減負工作不斷深入,中央和地方紛紛推出簡政放權的改革措施,隨著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全國企業年內減負有望達到萬億元的數量級別。

  中央層面看,1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了多項簡政放權改革措施,包括再取消納稅人申報方式核準、地方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的部門預審等150多項審批事項;1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清理規範一批政府性基金收費項目,持續為企業減負。會議還明確,今後一般不再新設政府性基金項目,保留的全部進入目錄清單,公開預決算,接受社會監督。

  從今年2月1日起,一是依法將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和育林基金徵收標準降為零,停徵價格調節基金,整合歸併水庫移民扶持基金等7項徵收對象相同、計徵方式和資金用途相似的政府性基金,取消地方違規設立的政府性基金。二是將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的免征範圍由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繳納義務人,擴大到不超過10萬元。免征政策長期有效。這兩項措施預計每年可為企業減負約260億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列出的三項降低企業成本舉措中目前僅有一項尚未出臺政策具體落地的時間和步驟,即將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範圍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

  地方層面看,《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多個省市地方政府已經向企業派出了實實在在的減負“紅包”。

  廣東省發佈《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2016年—2018年)》,其中明確提出,到2016年底,為全省企業減負約4000億元,企業綜合成本比2014年下降約5%—8%。

  浙江省出臺《關於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發展環境的若干意見》,其中30條降成本的舉措,涉及企業稅費負擔、用工、用能、融資、用地、物流、外貿、制度性交易等8個方面。據初步測算,這些政策預計每年可為企業減輕負擔1000億元。

  江蘇省政府印發《關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意見》,包括合理降低企業用工、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用能、用地成本,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6個方面,預計可給企業降低成本約600億元。

  陜西省從4月1日起開始實施《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工業穩定運作的若干措施》,其中國土部門主要採取5項措施,涉及土地和礦産資源兩個方面,僅緩繳資源價款一項措施,今年將為企業減負165.21億元。

  西寧市正式下發了《西寧市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從6個方面制定出17條措施,其中包括降電價;取消公共消防設施建設費、工傷勞動鑒定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免征農機監理費、土地登記費等行政性收費項目;清理規範物流園區、口岸、公路運輸等環節和領域及進出口環節服務收費,取消不合理收費等。

  

  天津市出臺了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第一批20項政策措施,涉及降低稅費負擔、人工成本、融資成本、能源資源成本、物流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創新創業成本等7個方面。

  廈門市宣佈從3月份起執行《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包括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人工成本、用電成本等6大方面,預計全年可為企業減輕負擔約11.5億元。

  蘇州高新區正式印發《蘇州高新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計劃(2016年—2018年)》,明確在執行現有各種減負政策的基礎上,到今年底,為全區企業減負近20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