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首季度多項數據顯露春意 “新經濟”加快成長

  • 發佈時間:2016-04-16 08:15:36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新經濟喚來中國經濟的春天

  ⊙記者 梁敏 ○編輯 全澤源

  不信春風喚不回。儘管一季度經濟增速略有放緩,但3月份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全面反彈仍然讓市場感受到中國經濟的暖暖春意。在這場始於3月份但仍會在二季度延續的復蘇中,“新經濟”是不容忽視的一抹亮色。

  多項數據顯露春意

  一季度經濟增速為6.7%,創下七年新低,這反映了經濟仍存在一定下行壓力,但反過來説,也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觸底,並在企穩。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昨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初步判斷,經濟運作呈現出階段性築底企穩的跡象。”

  判斷依據來自哪?他説:“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幾乎都出現了積極的改善,而且增長速度普遍比預期的高。”

  與工業經濟聯繫密切的諸多指標紛紛回暖,比如,3月份工業生産增速為6.8%,較1-2月加快1.4個百分點;相關的用電量提高近6個百分點,全社會貨運量也提高近4個百分點;製造業PMI重返榮枯線以上,PPI環比也出現兩年多來首次正增長。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一季度投資增速較前期回升0.5個百分點至10.7%;出口3月份增速由負轉正,增長18.7%;消費增速也比前兩個月加快0.3個百分點。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指出:“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均出現回暖表明經濟已止跌企穩,一季度或是全年經濟低點,未來會進一步轉暖,二季度經濟增速將出現向上趨勢。”

  上證報記者梳理了各大機構研報發現,海通、民生、國泰君安(19.850, -0.15, -0.75%)、中泰等多家機構均認為,二季度經濟會繼續回暖,有樂觀的還表示,回暖勢頭會持續到三季度,而二季度或迎來年內暖意最為濃厚的窗口期。

  “新經濟”加快成長

  這場始於3月份但仍會在二季度延續的復蘇中,新經濟是不容忽視的一抹亮色。

  “新經濟”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詞兒,新産業、新産品、新的商業模式、新服務都蘊含其中,新經濟催化著經濟新動能。

  在提及經濟增長亮點時,盛來運特別強調:“新經濟的成長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在加快。”

  一組數據被引為例證: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産業增長10%,高技術産業增長9.2%,而同期工業整體增速僅有6.8%;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産量繼續保持80%以上的增速;醫療器械、智慧化電子産品、環境保護的相關設備産品,都在保持較快增長。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看來,這些代表中高端的産業需求旺盛,為經濟穩中向好提供了重要支撐。“未來結構調整的重點就是要使製造業由大轉強取得實質性進展,從‘做得快’向‘做得好’發展。”

  A股市場春潮涌動

  事實上,除了官方數據外,“新經濟”的力量在A股市場體現得更為明顯。截至4月初,滬深兩市已有逾600家上市公司預告了一季度業績,其中344家公司因業績改善或提高而“報喜”,佔整體比重的56.58%。其中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板塊增長尤為強勁。

  新舊經濟的分化還體現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上。符合産業發展和消費升級方向的企業利潤增速較高,如醫藥製造業繼續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而一些傳統行業,尤其是産能過剩比較嚴重的行業,目前處在艱難的調整階段,如煤炭開採和洗選業1至2月利潤大幅下滑逾110%。

  “新經濟的作用正在逐漸顯現出來,産業優化升級的趨勢日益明顯。”連平還指出,今年積極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就要向新經濟領域持續傾斜。

  不過,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告訴記者,目前新經濟成分佔GDP比重僅30%,短期內還難以對衝傳統産業下滑的壓力,因此下一步要加快結構轉型步伐,加快新經濟新動能的積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