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繼偉回應中國評級展望被下調:評級機構"有偏見"
- 發佈時間:2016-04-16 05:3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書海
中新社華盛頓電 (記者 張蔚然 刁海洋)針對兩家評級機構相繼把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當地時間4月15日在華盛頓表示,評級展望沒有反映中國經濟實際情況,國際社會歷來就對這些評級機構有些質疑,從歷史情況看,中國主權債市場表現絕大多數時間都高於評級所給出的標準,這説明(評級機構)“有偏見”。
二十國集團春季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當天在華盛頓發表公報,樓繼偉出席了主席國新聞發佈會,他在答問環節做上述表示。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與標普近期把中國評級展望轉向負面,樓繼偉注意到,下調的主要理由是中國經濟放緩、政府債務增加、資本外流加大以及對中國政府宏觀管理能力和推動改革的決心産生疑問。
他説,評級展望沒有反映中國經濟實際情況,剛剛公佈的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長是6.7%,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水準”,雖然這個數字比去年略有下降,但符合中國預期。
政府債務方面,樓繼偉介紹中國已在採取措施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增加趨勢,中央政府債務水準不是很高,現在增加中央政府債務的目的是推動全社會逐步減債,但這要通過改革來進行。
“比如,外面廣泛傳言的債轉股,這些在政府內部討論中並沒有拿出可以立即實施的方案。”他説。
他指出,評級機構恐怕並不太清楚中國正在醞釀這些改革,而國際社會歷來就對這些評級機構有些質疑,從歷史情況看,中國主權債的市場表現絕大多數時間都高於評級所給出的標準,這説明(評級機構)“有偏見”。他希望評級機構與被評級國家進行深入溝通,做出更為客觀公正的評價。
對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設定為6.5%和6.2%。樓繼偉不願多評論,表示IMF的考慮有其邏輯性。
他就當前中國經濟政策解釋説,一方面進行總需求管理,使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把重點放在供給側,推進結構性改革,結構性改革已取得重大進展,這對資源配置的改善、增長率的提高會有長期效果。中國經濟也面臨老齡化等不利因素,所以政策和改革必須“更加有力度”,以應對下行壓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