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三板 > 人物專訪 > 正文

字號:  

專訪信維科技:在新三板“起大早 趕晚集”

  • 發佈時間:2015-08-13 13:58:31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王穎 鄭嵐予  責任編輯:楊菲

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信維科技董事長劉雲龍(圖片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8月13日訊(記者王穎 鄭嵐予)在逾三千家掛牌新三板的公司中,信維科技(代碼:430038)算得上是一家用“奇怪”形容也不為過的企業。顯而易見地具有在國際拿獎的研發實力和龐大的市場覆蓋率,但在新三板市場上卻只對應著低得不成匹配的堪堪三點幾億的市值,更戲劇化的是券商卻同時對其做出了市盈率140倍的做市估值。

  更有甚者,該公司登陸新三板後,竟一度因為“過於實在詳盡”地披露財務資訊而被競爭對手利用攻擊,反而成為自身發展的阻障。

  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的時候,信維科技董事長劉雲龍笑稱作為第一批登陸新三板的企業,其公司目前卻經歷著“起大早,趕晚集”的尷尬。

  雲裏霧裏中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在海澱區雙清路旁的一座公園內,坐落著一棟很普通的辦公樓,對信維科技董事長劉雲龍的專訪就設在七層的會議室,推門進去,便是滿眼的獎盃證書奪了視線。

  作為國內光纖測試領域的領軍企業,信維科技卻是在新興網路經濟泡沫徹底覆滅跌入冰點的2002年成立,而被問起彼時成立的初衷,劉雲龍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做出的解釋是“積累與判斷”。

  “幾位創始人在國內外行業內均有多年的積累,在我們的判斷裏,光纖是整個通信網路的終極媒介,儘管那幾年因過度投資出現泡沫,但仍將擁有長遠的前景和真實的價值,而相關測試産品必將伴隨光纖網路的發展而持續存在剛性需求。”劉雲龍如是向中國網財經記者回憶道。

  在劉雲龍的總結裏,信維科技是一家“以技術和産品生根立命的高科技公司”。公司自2002年創立之始只有105萬的現金投資,此後專注于光纖網路測試與維護設備的研發生産,2004年推出全球第一個掌上型OTDR,2007年國內市佔率全面超越國外競爭對手,至今已在全球六大洲50多個國家實現銷售覆蓋,並在多個國家的市佔率躋身三甲,,于2010年榮獲“北京市科技一等獎”,2012年榮獲“Frost&Sullivan光纖測試領域全球領袖獎”。

  “由於極高的性價比,所以我們與國外競爭對手相比優勢突出,到2007年就打破了外國企業壟斷的局面,收復了國內市場。至於在國際上,你能想到的知名運營商幾乎都是我們的客戶,包括美國AT&T和時代華納。”劉雲龍如是對中國網財經記者介紹道。

  “政策紅利一直是存在的。”劉雲龍向記者介紹,“一方面政府會在一些項目上配套投入資金支援,讓我們面對前期一些有風險的技術研發增強了信心,另一方面‘寬頻中國’相關的光纖入戶建設,從國家到運營商層面對我們都是重大利好。”

  也正是為了反饋各級政府對公司發展的一路支援,信維科技才第一時間響應了政府號召,成為2008年第一批前50家掛牌新三板的企業。

  “起初對於上新三板除了響應政府號召外並沒有太多想法,並且從2008年第一批直到去年,並沒有大的政策利好對新三板企業的發展産生提升作用,新三板的市場,近一年才開始紅火。”劉雲龍如是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坦言。

信維科技榮獲多項獎項(圖片來源:中國網財經)

  發展運途多舛竟源於“太實在”

  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回憶起率先登陸新三板之後的發展歷程,劉雲龍對中國網財經記者坦承,信維科技獲得的紅利支援遠遠不如近一年新興登陸新三板的企業多。而回憶起掛牌後的七年曆程,劉雲龍笑稱企業是“起大早,趕晚集”。

  “這些年在新三板掛牌確實也有很多客觀的好處,比如幫助企業實現更加規範化的管理,但是新三板那時候沒有資本運作的能力,企業此前也沒有相關經驗,所以在這方面也吃了不少虧。”

  劉雲龍向中國網財經記者介紹,彼時做財務相關資訊披露時,由於缺乏經驗,結果反而招致許多阻礙公司發展的事情發生。

  “頭兩年資訊披露過於詳細,收入、銷量、利潤率都一目了然,結果遭到競爭對手在投標時有的放矢的攻擊,使企業遭受不小的損失同時高額的利潤率也使得行業裏涌進一大批新公司,競爭局面變得更加複雜激烈。”談及此處,劉雲龍苦笑。

  而仔細研讀信維科技的財報則不難發現一個明顯的特點,即其現金流佔比相當大,對此劉雲龍對記者表示“跟行業性質和經營理唸有關”。

  “這個行業現在還是純技術驅動型,純理念或者純概念的東西無法推動發展。”劉雲龍如是對中國網財經記者指出,“信維誕生在最寒冷的冬天,不懼嚴寒但隨時都在準備對抗嚴寒,從105萬的投資到現在資産過億,整個發展過程完全依靠自有資源擴大再生産,從未對外貸款、融資或負債。”

  與過億的資産與全球行業內的領先地位對比鮮明的,卻是信維讓人訝異側目的市值估價。記者訪問當天向劉雲龍諮詢時,被告知當天信維科技的市值僅有約3.4億。而面對今年半年報裏576萬的凈利潤,對此劉雲龍坦言,市值確有被低估之嫌。

  但劉雲龍同時也信心滿滿地向記者表達了對公司前景的看好:“做實業會有不確定性或週期性風險,但公司通過自身技術積累仍創造了一定經濟基礎,為了時刻‘保有足夠的糧食過冬’,公司會時刻保有充分的備用金。做實業,比的是誰能夠堅持到最後,必須有長遠的規劃。”

信維科技榮獲多項獎項(圖片來源:中國網財經)

  期待更理性開放的新三板環境

  “現在和以前行業內的競爭格局已經不一樣了,企業的發展不依靠資本市場難以做大。”交談中,一直以“踏踏實實做實業不玩虛概念”為自豪的劉雲龍,提及企業未來發展時也顯露出一絲要“與時俱進”的迫切。

  劉雲龍在交談中向記者透露,早在2011-2012年間,便有券商向其提議上創業板,然則彼時適逢一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優厚條件提出並購,權衡之下劉雲龍與信維科技最終放棄上市準備接受並購,始料未及的是由於該500強企業出現內部問題而導致並購一事最終也不了了之。

  “也算因禍得福,畢竟其後兩三年創業板上也確實拖死了好些企業。”劉雲龍這樣總結那場與創業板市場的失之交臂。

  做實業不急不緩的性子讓信維在新三板掛牌七年後的今年5月方開始做市,也恰恰避開了年初新三板最火熱的時候,對此,劉雲龍表示是“更好的選擇”。

  “新三板年初紅火的幾個月透支了太多東西,現在回歸穩定平和才是正常理性的狀態,‘火線上拿來的投資’我們心裏也會忐忑。” 劉雲龍如是笑稱。

  談及未來的發展規劃,劉雲龍表達了對企業在主業運營方面的信心,也向記者簡要介紹了正在向軍工等領域進軍的階段性進展成果,並表示“全球化的運營模式和國際化的標準是我們的理念”,目標便是“做通信測試領域裏的華為”。

  而對於置身其中的新三板市場,劉雲龍也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達了自身的期待:“目前的新三板市場對高新技術産業仍無法做到準確估值,希望做市商的資質進一步放開,融資門檻能進一步降低,競價系統進一步打開。如果這些傳説中的利好都落定,融資能力回歸理性,則相對於主機板和創業板市場,新三板其實是個更加恰到好處地適合小微企業發展的市場。”

  “而對信維,某種程度上我有著德國企業樂享專注之美的情結,專注自身特長、規模不大、卻能代代傳承並保持業內的絕對領先。我希望信維可以在國際市場上攻城略地,把中國的技術和品牌打響。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在‘網際網路+’的洪流裏,用實業保障並展示國家真正的國力。”踩著訪談的末尾提及此處,劉雲龍的目光也分外堅定起來。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