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王亞偉談長期價值投資:A股十年均複合回報率22.7%

  • 發佈時間:2015-03-29 07:50:15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中國網財經3月29日訊(記者陳娟娟)2015中國(杭州)財富管理論壇于昨日舉行,近年甚少在公開場合現身的“基金一哥”王亞偉出席併發表演講,大談A股長期價值投資概念以及他看好前景的原因等等。

  王亞偉稱,A股市場其實長期回報率很高。2005年-2014年的十年,A股的年複合回報率達到驚人的22.7%!而此前投資者低回報印象來自指數編制的不合理性。

  什麼叫長期?什麼叫投資?王亞偉説,每個人對這些概念的理解,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同。歸根結底,談價值投資,涉及到談論者的價值觀問題。對他來説,長期並不是一個量化的時間概念,而是長期堅持的一種投資方法。“我並不是一個純粹的長期價值投資者,只是通過分析和測算,認為這種投資方法是適用的。”

  王亞偉認為,首先從統計結果看,A股市場是長期投資的沃土。“我們做了一個統計數據,2005-2014年的10年中,全部A股算術平均(不考慮個股權重,不考慮大盤小盤)年複合回報率達到驚人的22.7%,這個回報率與巴菲特是看齊的,非常高。”

  其次,堅持價值投資風格在A股能夠戰勝市場。“把A股按照市值大小劃分為4份,同時按照靜態PE也劃為4份,從而得到16種組合,而這16種組合中,估值和市值均在後四分之一的為小盤價值股,均在前四分之一的為大盤成長股,可以得出結論,價值投資好于成長性投資,它幫助你在市場戰勝指數的基礎上進一步戰勝市場。”

  綜合以上兩點,王亞偉認為,長期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可以為投資者創造一個非常高的回報。“未來兩年如果均值回歸起作用,價值投資會遠遠好于成長性投資。”

  王亞偉説,價值投資“知易行難”,這就像一個人減肥一樣,道理都明白,但堅持下來就很難。和其他風格的投資者不一樣的是,價值投資者最典型的品格是“謙遜、積極和耐心”。

  既然價值投資回報率如此誘人,為什麼價值投資在A股仍然是“少數派”?在王亞偉看來,這主要是因為市場的成熟度和投資者結構有待優化;其次,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也不完善;第三,與市場監管和制度建設也有關係;第四,A股市場原來的避險手段不足。整體上來看,價值投資的陷阱在A股比國外更長,在股票供不應求的背景下,很多股票都被長期高估。

  王亞偉看好長期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的前景,但同時也表示運用這種投資方法的人比較少,其潛力也未被充分挖掘。

  他稱,自己看好長期價值投資的理由是:第一,市場監管力度不斷加強;第二,註冊制改革以及加大退市制度的執行力度;第三,混合所有制推進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斷完善;第四,企業經營受行政干預減少,鼓勵兼併收購和資産重組;第五,A股市場國際化程度加強,機構投資者更加重視長期業績回報,而且機構投資者的隊伍會不斷加強;第六,避險工具的完善。從這些邏輯出發,王亞偉認為A股市場的長期價值投資目前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附:演講實錄】

  各位來賓大家好,很榮幸來到協會舉辦的會議。

  今天我們講的主題是長期投資,我講下自己的經歷以及對於這個的看法。

  長期價值投資,6個字,在不同的人眼中有著不同的理解。

  兩兩拆開來看,“長期”,對於經濟學家凱恩斯來説,他可能認為,長期是很長一段時間,有時候甚至超過了投資者的生命。但是,對於從事高頻交易的人來説,1小時也是長期。這是大家對於長期理解的不同。

  而“價值”,很多人也都有自己理解。從一個角度來看,價值和價格的關係。第二種,如果從投資風格來説,價值和成長對應。此外,價值還有不同的類型。交換的價值、使用的價值等,這幾種方式。

  談到價值還有個價值觀的問題,從不同的價值觀角度來看,對於價值的評判是不同的。有的價值可能是從投資者角度來説有投資價值,從財務投資的角度來看,理解也是不一樣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整個來講,標準不一樣。

  再説“投資”,大家通常習慣於把投資和投機相結合著來説。那麼,有的觀點認為,投資是種理性的行為,建設性行為,高尚的行為;投機是投機倒把,或者是有破壞性的行為,或者是衝動性的行為。這是一種理解方式。

  從另外一種理解是,投機是一種積極的行為,他是一種積極尋找機會並且快速地去行動的一種行為。而投資也有消極的一面,比如你投資股票,只是簡單的拿著。對於投資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幾種含義。

  “角度不同,結論不同”則對於長期投資價值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從細分角度來説,很難講。

  為什麼要聊這個主題?因為我們知道,現在的市場,尤其是這兩年,成長股大行其道,進一步演化成了一種討論,“長期投資價值是不是已經過時了?在中國市場到底適用不適用?”

  這是我們在不同的時候,需要思考的問題。結合這個話題,我來談談我的理解。價值投資是基本面的投資的一種,簡單的説,分為技術層面的投資、指數的投資,可能還有一些量化的投資。大體上分為3類。

  對於投資的定義,剛剛大概都説了。價值投資者認為,我所認同的企業;而技術投資者認為,價格形態和走勢我認同;指數化的投資的理解是,此投資作為組合的一部分,這是3類基本的劃分。

  價值投資者對於市場的意義在於,當股票價格顯著的低於價值時,他會覺得存在投資機會。但是,相對於價格的波動,價值的波動是平滑的過程。價值投資者會基於市場價格對於價值的波動,進行投資。

  價值投資者的特徵是,往往在市場低迷的時候,企業的價值才會凸顯出來,他的價格遠遠低於價值,所以這給他們個很好的入場機會。如果市場非常昂貴的時候,價格偏離價值,他們就會採取個賣出策略。

  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説,必須長期投資。影響價格的因素很多,處在一種價值回歸的過程。那對於,所以這樣的話,需要有耐心。價值投資比較好,但是很少人能夠做的好。

  實際上,A股市場還是很適合長期投資的。並且,價格投資回報率是非常高的。我們做了個統計數據,我們做了個10年的收益率,長期投資在2000年之後,他是跑贏指數的。隨著市場的壯大,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想要跑贏指數其實是很難的。但是我們看到,這裡邊長期投資收益率是遠遠跑贏指數的。

  圖表中所演示的,是A股所有股票的算術平均,不考慮權重,不考慮大盤小盤,做了這個比較。所以我們就能看到,他們能跑贏指數。

  為什麼我們對A股的回報率認為很低?印象來自指數編制的不合理性,可能很多的權重股佔有過高的比例,從指數來講不太好。但是呢,如果大家不去考慮權重,去平均的投資A股的話,其實,回報率是很高的。

  我們從最近的2005年-2014年這十年,A股的年複合回報率達到驚人的22.7%,這個回報率也應該説可以和巴菲特看齊。差不多屬於非常高的。

  而且,可以看到,滾動的回報是逐年提高的。從2002到2011年是提高,2013到2012年,這個滾動回報是逐步提高的。所以説,A股市場越來越適合做一個長期投資的。

  那我們再來看一下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有什麼投資機會?

  這個是做了兩張圖,把所有A股按照市值大小分為四份,把靜態PE(這代表成長和價值的劃分)分為四個等份,從而得到了四四十六種組合。這16種組合裏,均價前1/4是大盤藍籌股。得到的結論是,價值投資的結果是跑贏成長投資的。

  那麼也是基本都是好于剛剛我們説到的“全國A股平均權重的投資”。回報率已經是遠遠超過了指數,但是,如果你在這個基礎上做價值投資,比那個收益率還要高。所以在市場戰勝指數的基礎上,這就是個更高的收益率。

  我們覺得,綜合上述兩點,長期的價值投資。可以給投資者創造非常高的回報的。

  那麼,我們知道,投資裏面有個估值回歸法。説如果,看過去的兩三年,可能價值型的投資表現是相對表現較落後的。但是呢,如果我們考慮到價值回歸起作用,考慮到,長期的價值投資是要跑贏成長性的投資的話,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未來兩年,如果估值回歸起作用,那麼價值投資他會遠遠跑贏成長性投資,這點是需要關注的一點。

  那麼既然説,價值投資那麼好,大家感覺在A股是非主流,少數派?是什麼因素導致的呢?

  我覺得中國市場歷史上幾方面的情況有關吧。第一個是,市場成熟度和投資者結構的問題。因為過去中國市場是個新興的市場,那麼新興市場會有不斷的新的投資者入市,新的投資者投資理念不是很成熟,可能是一種追漲殺跌,心理素質不具備。

  這種情況下,價值投資並未有很好的環境,在散戶化主導的市場,可能缺少長期投資者,而且會被炒作的資金利用,可能市場因為散戶多的特點,市場投機氛圍比較濃。可能相對而言,長期價值這種優勢被掩蓋了。

  還有一點,機構投資者的佔比不高。即使是機構投資者,真正能夠做到長期投資的也非常少。機構投資者不等於長期投資。我們知道,比如説,公募基金每年都考核。一方面他們是相對的排名,另一方買呢,在這種排名的壓力下,很難做到耐心、長期,包括保險機構。所以我覺得這些方面,機構投資者的行為非常有趣,很難長期價值主導 。

  那麼第二個方面原因,上市公司層面,原來的股東治理結構並不是很完善。很多都是大股東獨大,作為中小投資者,這是一個被動的投資,投資者如果不能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可能他們只有博弈的價值。實質上,是投資者之間的博弈,

  而在成熟的市場,投資者可以參與公司的治理,可以幫助企業完成價值回歸。如果有些企業真的是在市場上被價值低估,那麼存在被收購的可能,把管理層換掉,完成價值投資。所以這種治理結構,導致價值投資很難得到估值的修復得到體現。所以説,價值陷阱比國外的更長,導致了價值投資難度更大一些。

  像國有企業也是一樣的,管理層沒有動力、要求去改變。即使公司被低估,和他沒有之間關係。這些方面使得真正好的價值標的不多,價值投資也很難顯現。

  第三方面,跟監管體制還是有關係的。原來市場不成熟,很多投機性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價值投資不是那麼炫、不吸引眼球,這塊投資者投資者容易被長期忽視。

  另外,註冊制沒有實施。那麼整個情況下,導致股票供不應求,可能有些被高估而且長期高估,符合價值投資的標的大大減少。這也是大部分投資者困惑所在。另外,包括一些優質的企業,在海外上市,導致了好的標的的流失。

  第四點,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原來避險手段的不足。其實,機構投資者本身就有避險的需求,在市場中找不到很好的滿足,只有兩條路走:1、不進入這個市場,因為無法控制風險。2、進入這個市場不可能做到長期,只是進進出出,早起做私募的都知道,可能他沒有辦法控制回撤,這是他的客觀要求,哪怕持有滬深300,不看好的時候就殺出來。

  像星石投資要做中國式的絕對回報,那麼過去幾年怎麼辦?10%、20%的倉位,這麼做的話,他想做價值投資,長期的投資,會感覺到非常困難。

  機構投資者的避險需求從組合管理角度,從倉位角度,要各種各樣的避險工具,光一個滬深300也不夠。到去年的時候,可能有個大家做的量化對衝,其實起不到對衝作用,只有滬深300可以做避險,沒有更加多元化的對衝避險工具。

  另外,個股方面一些風險怎麼回避。我可能看好一個企業,但是這個企業可能也會面臨行業的風險。但是我可能有其他同行業其他的公司,可能去做空,去對沖掉風險,那麼我就可能長期的持有這個公司。但是如果沒有,即使我看好的企業,市場可能不好,我也只能拋出。也做不到長期投資。這種多樣化的避險需求得不到滿足,長期投資者就很難做到。

  所以我覺得,以上幾點,雖然從結果來看,長期投資能夠在A股市場上得到較好的收益率,但是真正能夠實施,能夠賺到錢的投資者很少。

  對於未來怎麼看,我們覺得長期價值投資在未來A股是看好的。因為長期價值投資,用這個方法的人很少,還是長期來講,標的沒有被很好的挖掘,你用這個方法來挖掘,很可能得到很好的收益。

  另外,我們覺得,長期價值投資所需要的外部條件正在逐步的改善。

  正如剛剛説到的,第一,市場監管力度不斷加強。投機性的行為,或者,利用未公開資訊的違法違規行為都會得到處罰,這樣市場投機氣氛得到抑制,弘揚了長期投資的理念。

  第二,註冊制改革,推出也是很快的事情。原來博弈的,也會得到抑制,引導這個市場進行長期投資。

  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包括大型企業的拆分,也會使得低估值的企業得到價值回歸,也是給價值投資創造良好條件。

  第四,企業經營受行政干預減少,鼓勵兼併收購和資産重組,有效規避價值陷阱。

  第五,國際化程度加強,機構投資者更注重長期投資業績。包括QFII額度的提升,未來加入MSCI的全球指數,加上養老金年內入市,我覺得,可以預計機構投資者的對隊伍不斷壯大,國際化程度不斷高,這樣對於價值投資這種在A股市場有效性的投資起到更好的作用。

  第六,避險工具的不斷完善。除了滬深300,還要推出上證50、中證500的指數期貨,還有現在的個股期權,包括各種做空的。可能很多還在初期,在運作的時候還很難實際的大規模運用,但是我覺得這畢竟是開了個頭,未來可以預期,這些手段工具會越來越多,成本越來越低,運用起來越來越方便。這是有利於長期價值投資者的策略制定及實施。

  總而言之,我認為,長期價值投資,在A股具備了幾個方面的條件。天時,因為過去幾年的價值投資收益率不理想,但是從價值回歸的角度來看,會有超額收益。地利,各個方面的外部環境正在完善。人和,各方面的機構投資者在不斷壯大。

  綜合起來,我認為,長期價值投資在A股發展前景良好,應用長期價值投資方法,可以在未來幾年,充分地分享到中國牛市的成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