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投資眼 > 正文

字號:  

兩消息激發銀行股做多熱情 機構稱2季度有望刷新高

  • 發佈時間:2015-03-16 07:00:3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劉小菲  責任編輯:王文舉

  中國網財經3月16日訊(記者 劉小菲)調整了近兩個月的銀行股終於讓投資者嗅到了“春天”的味道。統計顯示,上周16隻銀行股全線跑贏大盤,寧波銀行興業銀行更是在短短5個交易日內收穫了超過20%的漲幅。而引發銀行股大漲導火索,則是兩則來源於監管層的政策:證監會研究放開券商牌照和萬億置換地方債獲批。

  業內普遍認為,“銀行若獲券商牌照”會增加其新業務增長點,“置換地方債”則會降低壞賬風險,銀行業基本面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招商證券分析稱,伴隨著積極因素不斷累積,低估值銀行股上漲空間打開,並有望在二季度突破前期高點。中信證券在研報中更是疾呼“務必堅決買入”該板塊。

  證監會研究向銀行發券商牌照 萬億置換地方債獲批

  3月6日盤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例會中表示,目前證監會正研究銀行申請券商牌照制度,儘管張曉軍表示目前尚無具體政策落地時間表,但從監管層面表明瞭對於銀行混業和跨界的支援。來自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國內120家證券公司去年收入2602.84億,凈利潤達965.54億元。華泰證券分析認為,一旦銀行獲得券商牌照,將會明顯分流券商客戶資源及佣金收入,銀行的利潤會將出現爆髮式增長。同時,這將引發更多銀行或以收購方式進入券商業務領域,收入結構也會得到進一步優化。在消息影響下,券商股3月9日週一開盤就重挫2.80%,但銀行股卻大漲了6.37%。

  銀行業為該上述利好集體狂歡時,一則“萬億置換地方債獲批”為行情再添一把火。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1萬億地方債置換已獲國務院批准,至於如何分配,朱光耀稱財政部馬上會公佈具體計劃。審計署數據顯示,2015年將有逾1.8萬億元地方債到期,在所有的債務餘額中,銀行貸款佔比超過七成。招商證券認為表示,萬億地方債務置換到中央,這等於是降低銀行壞賬的風險,銀行股直接受益。

  Wind數據顯示,從元旦到3月5日這40個交易裏,銀行板塊整體下跌16.55%。但在上述兩則消息的提振下,該板塊在5個交易日便收穫了10.51%漲幅,表現僅次於機場航運和金融IC概念股。有分析認為,隨著政策的推進,銀行股業績將有更大的上升空間,銀行股的估值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銀行信貸資産證券化提速 2015年有望達8000億

  2014年11月,銀監會下發通知,明確將信貸資産證券化業務的審批制改為業務備案制,還核準了中信、光大、華夏、民生等27家銀行的信貸資産證券化業務資格,這意味著我國信貸資産證券化業務正式落地開閘。

  其實,資産證券化在我國並不算新鮮事物,早它在10年前就已經啟動試點。不過在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暫停,2012年5月才再次重啟。2013年8月,國務院明確指出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規模,銀行資産證券化發展提速。數據顯示,2014年銀行間市場共發行65單總規模2770億元的資産證券化産品,而2013和2012年的數據分別為6單共157億元及5單共192.62億元。有機構預測,隨著監管層簡政放權的推進,銀行資産信貸證券化産品發行規模將呈爆髮式增長,2015年總規模有望達8000億,近全年新增信貸額度8%。

  分析認為,資産證券化有利於優化銀行信貸結構,打開了銀行騰出信貸額度支援實體經濟的空間,同時信貸出表減輕了銀行不良貸款壓力。此外,在資産證券化過程當中,不少銀行還充當了貸款管理機構和資金保管機構等角色,保管費和管理費等中間業務收入有望大增。招商證券認為,預計2015年將有更多利於銀行資産調整和化解風險的政策出臺,銀行股股價或將因此受到提振,並給對大盤提供産生向上的強勢攻擊能量。

  估值處歷史低位 融資客做多情緒升溫

  Wind數據顯示,2008年10月28日,滬指創出1664點的階段新低,當日銀行板塊的平均動態市盈率為8.79倍。而上週五滬指以3372.91點收盤,指數較08年時漲了一倍多,但銀行板塊的平均動態市盈率卻僅為7.2倍,與當天滬深300的16.39倍也有較大的差距。同時,中國網財經梳理髮現,美國主流上市銀行過去10年的資産收益率平均為9.2%,我國上市銀行為20%,但市盈率方面美國上市銀行平均為14倍左右,我國則還不到7倍,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銀行業整體價值明顯被低估。

  政策面的持續利好和較低的估值引發了資金對銀行股的青睞,資金流向統計顯示,上周有4個交易日主力資金持續流入銀行板塊,其中3月12日凈流入額高達119.57億。兩融市場積極做多銀行股的熱情也在持續升溫,3月12日融資買入銀行股的金額為195.54億,同時償還了153.21億,凈買入金額42.32億。其中興業銀行融資買入金額為40.22億,浦發銀行、中國銀行、南京銀行緊隨其後,買入金額分別為23.45億、14.07億。

  機構稱銀行股處價值洼地 二季度望創新高

  招商證券認為,從資産證券化加速到將獲券商牌照再到存量債務置換,銀行股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累積,並有望在2季度突破前期高點。國金證券也認為伴隨著高層對銀行的監管風向持續轉向正面,銀行板塊上行方向明確。

  國信證券表示,A股上市銀行都屬於估值洼地,對於境外資金有著足夠的吸引力。A股市場已經進入杠桿、對衝、衍生交易時代。股票、期貨、期權的投資組合策略將成為主流,銀行作為各大指數的核心權重板塊,具有不可替代的配置價值,期權更將把銀行股推向高彈性品種。上證50ETF期權試點的民生銀行招商銀行;混改預期強烈的中信銀行交通銀行及中國銀行以及大股東集團上市的光大銀行均將受益。

  平安證券的研報則從降準降息的角度分析了給銀行股帶來的利好,它認為降準降低了銀行的成本,這將促使銀行股的股價重回上行通道,估值有望階段性修復到前期高點。在中國進入降息週期的背景下,平安證券建議投資者加大銀行股的配置,其中4隻個股最具爆發潛力,分別是財富管理業務領先並,零售業轉型提速的招商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方面具備優勢的中信銀行;業績持續領先、業務風險降低的平安銀行;以及股權結構變化、人才激勵措施持續推進的交通銀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