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競爭力”報告:機械工業處於歷史轉捩點
- 發佈時間:2014-12-29 12:50:17 來源: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孔彬彬
中國網財經12月29日訊 2014年《産業藍皮書》發佈暨中國製造業發展研討會今天上午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燕梅就“機械工業競爭力”作了報告,中國機械工業目前基本走完了依靠成本優勢獲得市場份額快速增長的階段,正站在競爭優勢轉型的歷史轉捩點。
據介紹,“機械工業競爭力”報告是從國際貿易角度來做的,指標選擇從研究角度相對簡單,但得到的結論和行業整體的情況大致相似。王燕梅介紹稱,報告主要包括六部分:競爭力走勢,國際比較,國際分工,機械工業的主要貿易夥伴分析,影響機械工業競爭力的體制、政策因素,機械工業競爭力的未來趨勢。
王燕梅稱,無論從生産能力還是貿易規模來看,中國機械工業都已經走過了高速增長和國際競爭力快速提升階段。在按産業鏈環節分工的國際生産網路中,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加工組裝基地,機械産品國際市場佔有率一路快速增長,但在反映貿易平衡和相對優勢的其他競爭力指標方面,離機械強國還有比較大的距離。中國機械工業目前基本走完了依靠成本優勢獲得市場份額快速增長的階段,正站在競爭優勢轉型的歷史轉捩點。
最近時期的機械工業競爭力走勢。國際市場佔有率保持持續較快增長,貿易競爭力、顯示比較優勢指數和顯性貿易優勢指數在2008年前後出現了拐點。國際市場佔有率來看,中國機械工業的成就非常令人矚目,2000年國際市場佔有率只有3%,到了2013年達到了18%左右,相比第二位的德國來説,我們超出德國將近一半。貿易競爭力指數,反映了進出口差額的規模。2004年貿易競爭力指數從負轉正,其後快速上升,但2008年之後是下降,至今一直處於小幅波動中。顯性比較優勢指數,2003年首先超過1,表示中國的機械産品成為中國出口優勢産品,2009年前一直呈現上升,2009年稍微有點下降。顯性貿易優勢指數,這是今年新增加的指數,是對前一個指數的改進,加入了進口因素。這個指標來看,到2010年都處於快速上升中,其後呈現出比較大的波動性。
機械工業的國際比較。中國是21世紀以來世界範圍內機械産品國際競爭力提高最快的國家。從幾個指標比較來看,國際市場佔有率09年超過德國,2013年高出德國50%。貿易競爭力指數大幅度超過美國,並接近德國。2008年以後該指標有微弱下降,顯示比較優勢指數不僅超過美國,2013年還與德國持平。顯性貿易優勢指數大幅高於美國。
國際市場佔有率比較。日本、德國、美國、中國長期以來都是世界機械出口最大的四個國家。整體趨勢來看,德國比重變化不是很大,日本是下降的,美國也是下降的,中國是提高幅度非常大的。
貿易競爭力指數。目前排序沒有變化,日本最高,德國其次,中國第三,美國最末。但是2008年以後出現了不同的變動趨勢,日本由保持平穩走向了連續下降的狀態。
顯示比較優勢指數。這個指數表明機械裝備在日本、德國、中國都處於出口優勢産品地位。其中日本機械裝備在本國出口中的優勢地位更明顯,但是還是反映出不同的變化趨勢。
顯性貿易優勢指數。這個指數反映出的現狀和上一個指數相似,日本微弱下降,美國大幅度下降,德國短暫下降之後迅速恢復,中國則從2011年以後快速上升,有一個小幅的波動。
機械工業的國際分工。我們討論國際競爭力的時候,國際競爭力是國際分工的一個表現,是國際分工的各種情況在貿易方面的展示。首先看全球機械市場的情況,2008年以後全球機械增長緩慢,從最高點42.6%到2013年下降到34%,受世界機械市場的拖累中國機械産品出口大幅度的下降。中國機械出口的增長情況高於其他幾個主要的機械出口大國,表現在貿易競爭力方面我們的市場佔有率快速上升,但是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已經出現了下降。
中國機械工業的産業鏈分工地位。中國機械工業在國際産品內分工中處於加工組裝環節,進口零部件、出口産成品。中國機械産品進口和出口中,零部件佔進口的比重遠高於零部件佔出口的比重。零部件的生産優勢和組裝優勢,組裝優勢明顯高於生産優勢。這體現我們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進口零部件、出口産成品的狀況(圖),産成品來看,我們做了關於産品進口、出口單價的比較,以車床為例,中國的出口單價在全球各個貿易夥伴中平均是6000多美元,中國的進口單價包括從日本進口的單價16萬美元,從德國進口單價56萬美元,而美國進口的單價是7萬多美元,德國進口的單價是9萬多美元,這顯示出中國的國際産品國際競爭力處於比較低端的位置。
機械産品主要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主要貿易夥伴集中在美國、日本、德國,但除美國以外,中國的機械出口都表現為出口順差。機械産品在不同目標市場上的競爭力,中國的機械産品在主要目標市場都佔到了市場佔有率第一位,包括美國、日本、南韓、印度、印度、巴西。中國機械産品進口來源地分析,台灣、南韓、日本、德國、美國是中國機械進口主要的來源地。但從細分産品來看,這些國家進口量最大的除德國外都是一些中間投入品也就是機械零部件。影響機械工業競爭力的體制和政策因素。機械工業面臨著市場化發育滯後的要素和産品市場。存在著政府干預對於市場機制的扭曲。産業政策的實施途徑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未來趨勢。技術進步會向高性能、整合化、智慧化、資訊化方向推進。國際分工地位繼續提升,進入世界裝備製造業強國的行列,國際競爭力各項指標穩步提高。産業政策面臨轉型,朝向更多地激發出企業的內在能力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