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周明陽:“電老虎發威”用法治破除“特權思維”

  • 發佈時間:2014-11-20 09: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由於電力等行業處於相對壟斷地位,掌握著諸多關係國計民生領域的資源,因此其企業經營的“權利”有時會異化成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權力”。其實,為用戶供電不是權力而是義務;濫用職權不僅是疏忽瀆職,更是違法犯罪,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日前,一則“電老虎發威”的新聞觸動了公眾的神經:河南某基層供電所所長酒後與當地KTV發生衝突,報復性拉閘限電導致全城近半區域長時間無電可用。事件一齣,國家電網鶴壁公司對相關人員做出處理,並公開向社會道歉。

  該所長一句“讓你們知道知道電老虎的厲害”,雖是“借酒耍瘋”,但言行中流露的特權思維仍令人咂舌。表面看,這或許只是少數個人的偶然行為:部分基層職工自身素質不高、缺乏服務意識,再加上企業管理不健全、監督不夠到位,才導致出現了這種霸道行為。然而,此事也並非一個“偶然”能夠解釋,而是有著其現實土壤。

  憑一人之力便令半座城停電的電管所長不僅“想得到”,而且“做得到”,説到底是其手中握有一定的公權力。按理説,社會中只有政府部門才應掌握公權力,企業則以服務社會和消費者為手段,以實現經濟效益為目標。但由於電力等行業處於相對壟斷地位,掌握著諸多關係國計民生領域的資源,因此其企業經營的“權利”有時會異化成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權力”。這既反映出企業壟斷會給市場帶來的危害,也反映出我國國有企業改革仍然處於進行時。

  當前,包括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內的新一輪國企改革已拉開大幕。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是改革的重要任務。具體來説,一方面要更好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準確界定國企功能,健全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以此打破特權思維得以生存的經濟土壤。另一方面,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嚴格依法辦事。事實上,我國法律對關乎國計民生的許多行業都有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就規定,電力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可見,為用戶供電不是權力而是義務;濫用職權不僅是疏忽瀆職,更是違法犯罪。只有更好落實這些法律要求,對各類違法行為予以嚴懲,才能剷除特權思維得以存在的社會土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