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馬會成立一百三十週年 推全民公益事業發展
- 發佈時間:2014-11-19 11:51: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孫業文
與香港馬會的第一次接觸,是在今年國家體育總局舉行的以“相約動起來 健康中國人”為主題的香港馬會助力全民健身公益系列活動新聞發佈會上。當時全國人大常委、香港馬會董事范徐麗泰出席並致辭。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曉敏向香港馬會贈送“助力全民健身”牌匾,在香港馬會成立一百三十週年之際,雙方互相邁出的一小步,卻是實現了內地與香港之間共同推動全民健身運動事業發展的一大步。
近年來,體育運動逐漸成為推廣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和溝通世界、聯繫世界的重要橋梁。內地與香港馬會之間有了更多合作的項目和機會,借公益事業密切聯繫,推進著全民健身的長效化、機制化,也共同推動中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目標邁進。國務院支援全民體育事業發展相關政策的出臺,擴大了體育産品和服務的供給,推動體育産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促進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全面發展,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香港馬會一馬當先,老驥不老,志達四方,這匹千里馬,正奔跑于香港與內地之間,通過公益事業搭建著與內地之間體育文化交流新平臺,並以此促進著內地與香港民眾對中華悠久文化的認知認同。
賽馬,達則兼濟天下
提到香港馬會,許多人會從字面意思上認為它是一個營辦賽馬和博彩的機構。事實上,成立於1884年的香港賽馬會是香港一家非牟利的俱樂部組織。這家有著130年曆史的賽馬機構也備受香港各界尊崇。
作為香港唯一合法的博彩機構,其主要業務為會所經營、速度馬營運、六合彩彩票事務和足彩管理,後三者是主要營收來源。對於香港馬會來説,專注賽馬,是香港馬會能夠在過去的十年中,平均每年捐款超過十億港元的基本保證。“以商業之道做慈善之事,博彩做得好,慈善自然也做的多,更多人將受益。”香港馬會公司事務執行總監麥建華表示,做博彩和做慈善在馬會這裡能夠相得益彰,也使得香港馬會有更多的資本投入到公益事業。
樹立慈善機構新典範。賽馬及香港馬會廣泛滲透到香港社會的各個角落,馬會所有盈餘除了繳付稅項,便撥捐慈善,取于香港用於香港。馬會董事局主席陳祖澤曾經説過,“賽馬會作為香港特區政府博彩政策的執行人與夥伴,將博彩納入惟一合法的渠道;賽馬會沒有股東,所有收入用於貢獻社會。”香港馬會的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對社會財富進行了一種再分配,使賽馬在香港的意義早已超越娛樂層面,成為豐厚社會福利的重要基石。馬會在過去十年已捐出超過一百億港元,資助推行慈善和社會項目,更是以其獨特的慈善運營模式為內地慈善機構樹立了一個成功的典範。
推廣國際級馬術和速度賽馬運動。馬會多年來與內地開展過多方面的交流,除了在過往二十多年來挑選馬匹贈予有關單位,同時全力協助培訓各方面的配套人才,更于2008年為北京奧運馬術比賽項目成功打造優質比賽場地,并冀望內地馬術運動能健康發展。馬會曾撥款12億港元、動用大量人力和專業知識,以破紀錄的短短兩年時間,建成各界公認的一流比賽場地,並創造多個第一,協助國家在奧運歷史寫下光輝的一頁。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楊樹安的讚譽,更是肯定了馬會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馬術比賽重要貢獻機構”的功績。
協助國家及國際禁物檢測。馬會賽事化驗所是國際馬術運動聯合會認可的全球四所參考化驗所之一,亦為亞洲唯一一家參考化驗所,水準得到國際推崇。如2002年南韓釜山亞運會,香港馬會不單是亞運會的指定馬匹尿液和血液禁物檢測中心,更為備戰亞運的國家馬術隊作賽前預檢,至於北京2008年奧運會馬術項目,馬會亦肩負賽前或比賽期間的藥物鑒定測試任務,為推動國家馬術發展與世界接軌而努力。從1999年至今,連續11屆的“全國速度賽馬錦標賽”當中,其中九屆的賽事,就由馬會的化驗所進行違禁物質檢定測試。自2001年第九屆“全國運動會”至2009年一連三屆全運會中的馬術比賽,亦是由馬會為國家執行馬匹的藥物檢定測試任務。
香港馬會以其獨特的“非牟利”營運模式從最初的一傢俬人業餘賽馬俱樂部,一躍成為世界級體育和娛樂提供商、世界最大的慈善組織之一,除致力於提供世界級賽馬運動機娛樂之外,馬會受香港特區政府委託營運規範化速度賽馬業務,協助政府執行打擊各種非法賭博政策,也始終磐石不移地站穩著“負責任企業公民”的崗位,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在世界,香港馬會都享有著廣泛的讚譽。
賑災,彰顯血濃于水的深情
香港馬會備受政府的信賴和社會的認同,不僅因為其“非牟利”的運營理念及卓越的工作精神,更源於悠久的公益捐助傳統。馬會多年來致力推動社會融合,促進內地與香港的交流。香港馬會心繫家國,在出現重大天災時,撥款支援內地,提供緊急資助,賑災重建,並落實長遠發展項目,協助培養災後急需人才。
同抗水災,共禦風雪。九十年代,內地發生多次嚴重水災,香港馬會即時回應,撥款支援內地。1991年及1994年分別捐出一千五百萬港元,幫助華東及華南一帶受水禍侵害的群眾。馬會在1996年及1998年,還分別捐出二千萬港元及三千萬港元,賑濟華東華南和長江水災的災民。2008年初,全國20個省市遭受30年來最嚴重的雪災侵襲,受災人數超逾一億,災情嚴重,馬會及時緊急撥款一千萬港元,為災民提供食物、禦寒衣物及其他緊急日用品,疏解災情。適逢農曆新年,馬會更發動“暖心紅包賑雪災”的籌款活動,呼籲全港市民將紅包捐到馬會設立的善款收集箱。所有經馬會渠道收集的善款,馬會亦會作出等額捐助,令善款數字雙倍遞增。籌款活動共籌得三百五十九萬港元,為感謝香港市民的支援,馬會決定全數捐出早前承諾的等額捐款上限二千萬港元。連同緊急捐款,馬會共捐出超三千三百萬港元,這一舉動也體現了香港與內地百姓互助互勉的精神。
地震之中顯大愛。2008年5月,四川發生八級大地震,災情嚴峻,香港馬會撥出緊急捐款三千萬港元給中國紅十字會,協助救災工作,同時還凝聚公眾力量,推行“全民關愛抗震救災”籌款活動,在各場外投注處、馬場及會所設立捐款箱收集善款,為四川省災民籌得超過九百五十萬港元。另外,馬會再承諾撥備十億港元,協助四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憑藉馬會籌劃大型工程及各類社區項目的豐富經驗,期望能儘早為災民重建家園。2010年4月青海發生大地震,馬會隨即撥出二百萬港元緊急捐款,並將4月21日當晚跑馬賽事的經營盈餘,即一千五百三十六萬港元,全數捐出以賑濟災民。馬會發起“情寄玉樹,八方支援”的籌款活動,在馬會設施設置籌款收集箱,呼籲市民捐款。短短五天的時間,馬會籌捐活動共為青海地震災民捐款逾一千八百三十萬港元。
災難面前,無香港內地之分。隨著香港和內地聯繫日益頻繁,香港馬會也更多地向內地伸出援手。香港馬會獲國家民政部頒發的2008年度“中華慈善獎”特別貢獻獎,表揚馬會在慈善工作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特別是在2008年年初內地發生的嚴重雪災及當年5月四川八級大地震救災工作中作出的努力。這也是中國政府在慈善方面的最高獎項,表彰在慈善事業領域,為中國慈善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機構和慈善項目。此外,2010年國家民政部向香港馬會頒發捐贈證書,表揚馬會對青海地震災民的支援。
社體,“馬背慈善”的新嘗試
全民健身利國利民。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充分調動一切力量,大力推動《全民健身條例》和《全民健身計劃》廣泛深入實施。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國家體育總局與香港馬會達成了捐資助力全民健身的合作共識和活動方案。在“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宗旨的指導下,香港馬會也在積極參與香港和內地多個領域的公益慈善事業。今年舉辦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公益服務西部行活動是香港馬會和中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的首次合作。在國家體育總局社體指導中心、香港馬會及北京恒健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努力下,確定以“相約動起來 健康中國人”為主題,共同推動內地公益體育事業的發展。
貼合百姓視角,突顯馬會公益新形象。此次活動以西部地區和青少年為重點,通過開展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全民健身志願服務和體育交流等方面內容,推動西部地區全民健身運動事業的發展。本次香港馬會助力全民健身—社會體育指導員公益服務西部行活動共涉及12省,27個市,40個區縣,7個村鎮。活動累計參與人數18000人,在18個培訓項目中,共計培訓7115人。社會體育指導員代表與當地群眾開展廣場操、扇子操、體育舞蹈、八棱手絹、柔力球等大眾喜聞樂見又深受群眾喜愛的健身項目,起到了全民健身的積極意義。社會體育指導員公益西部行還廣泛結合活動舉辦地當地具有特色的活動項目進行展示,在西藏站,具有濃郁的藏族風情的鍋莊舞更是讓參加此次活動的成員讚不絕口。社會體育指導員公益西部行在推動全民健身運動開展的同時,也進一步樹立了香港馬會“以商業之道做慈善之事”的典範,對於內地慈善機構的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同心協力,內地香港共圓健康夢。為了進一步充分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促進我國西部地區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促進內地香港青少年體育的交流,香港馬會與中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合作舉辦“相約動起來 健康中國人”內地香港共圓健康夢系列活動。正是通過這樣民間性的體育文化交流,潛移默化地加深了香港與內地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潤物無聲地起到了加深彼此情感交流的作用。
西部地區隨著經濟發展的深入,群眾體育需求逐漸增大,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為群眾發展的直接推動者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社會體育指導員以及健身群眾的再教育以擴大群眾體育健身意義非凡。香港馬會的融入,為這項全民健身體育事業助力,更是打造了一個香港與內地之間攜手推動全民公益事業的成功範例。經歷一百三十年的香港馬會,依然顯露著蓬勃發展的朝氣和魄力。它作為商業與慈善完美結合的典範,也將潛在地為內地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