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張茉楠:2014APEC最大猜想 亞太自貿區

  • 發佈時間:2014-11-06 08:34:17  來源:中國網  作者:張茉楠  責任編輯:王斌

  (作者:張茉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

  2014APEC峰會的核心議題已經敲定:重點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這對於已經運作25年的APEC而言將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進展緩慢,甚至陷入僵局。而區域、次區域合作和自貿區談判,正以前所未有的勢頭迅猛發展,區域性FTA已經成為世界貿易自由化的風向標。由於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多邊貿易體系面臨困境,區域性與跨區域性、雙邊與諸邊的貿易談判逐漸成為全球新主流和新趨勢,正並衝擊著WTO、APEC等傳統貿易框架,全球正展開新的貿易規則之爭。

  區域FTA浪潮,亞太為甚。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截至2013年,亞洲地區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從2002年的36個增至109個,另有148個自由貿易協定正在談判之中,兩者相加達到257個,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區FTA發展勢頭,佔到整個區域貿易的70%以上。

  區域FTA的盛行當然有其現實基礎。在WTO談判進展艱難,APE C自身貿易投資自由化推進緩慢的背景之下,APEC成員間FTA大量涌現,各經濟體逐漸轉向小多邊貿易自由化。GATT(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第24條以及GATS(服務貿易總協定)第5條曾明確規定WTO對自貿區建設的態度,是自貿區與WTO多邊體系共存的基礎。然而,GATT第24條本身的缺陷因有效規制的缺失,讓FTAs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和侵蝕了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以及多邊體系框架。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各類FTA紛繁複雜,各自分立。

  第一類是美國主導高標準TPP談判,目前TPP談判國擴大到12個,經濟總量佔全球40%,貿易額佔全球三成以上,但由於包括了服務貿易以及原産地規則、貿易救濟、技術貿易壁壘、競爭政策、動植物檢疫、智慧財産權、政府採購、臨時入境、透明度、糾紛解決等廣泛內容,對於大多數參與國而言依舊是可望而不可及。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二大進口國、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資接受國、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的中國被排斥在外,任何沒有中國參與的區域性和全球性經濟合作都難以有所作為。

  第二類是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為代表包括東盟10 國,以及中國、印度、日本、南韓、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但由於並不包括最大經濟體美國,因此,更高級別的國際貿易規則也恐怕難以真正實現。

  第三類以東盟為主的FTA。東盟自貿區是亞洲較早的FTA,目前已經通過四個主要協議加速經濟一體化進程,分別為1992年東盟自貿區關稅優惠協議方案(CEPT-FATA)、1995年東盟服務框架協議(AFAS)、1996年東盟産業合作方案(AICO)、1998年東盟投資領域框架協議(AIA)。

  然而,綜合以上這三類FAT的分析能夠看到,由於各自貿區原産地規則不同,同一種産品來自不同區域和國家關稅不同,安全標準、環保標準、市場準入標準不同等難免要加大各國外貿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並不利於全球貿易效率的提高和公平競爭,因此整合亞太區域FTA,促進亞太貿一體化迫在眉睫。

  一直以來,在促進貿易全球化、自由化立場上,中國始終堅持以多邊貿易為主,區域貿易安排為輔的立場。各類型的自貿區,秉持開放、透明、非歧視的原則,朝著統一的多邊規則而努力,實現各個自貿區的有機重合,如果各行其是、相互排斥,搞歧視性和排他性,將偏離融合趨勢,造成全球價值鏈和多邊規則的碎片化,也可能導致貿易保護主義,各種保護主義的抬頭,這是貿易全球化的倒退。

  另一方面,價值鏈是亞洲區域貿易整合,推進貿易一體化的基礎。近幾年,全球經濟中心逐步“東移”,貿易規模迅速擴大。數據顯示,過去10年中亞洲對歐美出口所佔比重明顯下降,但區內貿易比重大幅上升,區內貿易更為緊密,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價值鏈和“新的雁陣模式”。統計依存度指數等均不斷攀升。目前亞太地區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貿易總量約佔世界貿易總量的46%,區內貿易比重高達67%。2000年以來,中國同周邊國家的貿易額從1000多億美元增至1.3萬億美元,已成為眾多周邊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重要投資來源地。目前,中國與周邊國家貿易額已超過中國與歐洲、美國的貿易額之和。

  在亞洲空前的發展大潮中,中國的拉動作用越來越突出,未來5年,中國將釋放64萬億元購買力,有望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進口市場和增長最快的進口市場。中國與亞太地區貿易、産業分工深化導致已形成緊密的價值鏈、産業鏈、供應鏈,建設亞太自貿區、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該地區各成員的共同利益所在。

  APEC是亞太自貿區的基礎,探索APEC的未來前景和出路是核心議題。目前, APEC貿易部長會議已經批准了《促進亞太地區全球價值鏈發展戰略藍圖》和《全球價值鏈中的APEC貿易增加值核算戰略框架》;通過了《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路倡議》、《建立APEC供應鏈聯盟倡議》,同意推動建設亞太綠色供應鏈網路,致力於提升亞太地區貿易便利化水準,這在一定意義上不僅整合了現有亞太區域內的FTA標準,也有望在更大範圍內促進亞太貿易乃至全球貿易的融合,真正推動新一輪貿易全球化和自由化發展。 (中國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