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張茉楠:外匯儲備管理須有大國思維

  • 發佈時間:2014-08-12 07: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當前,中國儲備資産佔全球三分之一還強,管理儲備資産決不能局限于“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的“小國思維”,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從“金融小國”到“金融大國”進程中,儲備資産管理須有“大國思維”。

  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已達3.99萬億美元,如此鉅額儲備對中國經濟産生了重大影響,也面臨著種種困局。因此,從國家財富管理的角度出發,必須提高儲備資産的戰略使用。

  儲備資産在平衡國際收支、提高對外支付能力、穩定本幣匯率以及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過度積累的外匯儲備不僅嚴重影響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也導致外匯沖銷成本越來越大,特別是大量外儲沉澱于美債等低收益資産,産生重大的估值效應損失,已成為事關中國經濟和金融安全的最重要戰略命題之一。

  中國新一輪金融體制改革框架已經確立,對外匯儲備管理體制改革是繞不過去的關鍵環節。筆者認為未來國家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應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由一個金融部門的技術性操作轉向國家層面的戰略性操作;二是由主要投向金融等虛擬資産轉向為實體經濟及戰略轉型服務;三是由單一層次、單一目標、單一主體向多層次、多目標、多主體的外匯管理體系轉變,實現由“小國思維”向“大國思維”的轉換。

  從分流的角度探索和拓展外匯儲備的使用,可根據不同的需求,將我國外匯儲備劃分為三個層次:基礎性外匯儲備、戰略性外匯儲備以及收益性外匯儲備。各個層次均對應不同目標和相應規模,決策和管理主體也應適應多元化管理模式。通過測算,我國的最優外匯儲備規模在8000億~10000億美元左右,這部分外匯儲備應保持較高流動性,主要用於外債清償、貿易逆差時的進口支付、應對匯率異動、應對國際國內經濟和金融動蕩等。而對於超過最優外匯儲備部分,應在國家大戰略主導下,為支援實體經濟服務,並以戰略性和盈利性為首要目標進行長期性、戰略性或短期專業化投資。特別是外匯儲備需要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重大戰略進行有效對接。

  第一類戰略使用,通過外匯投資産業基金和外匯委託貸款平臺支援“走出去”。通過外匯投資産業基金,推動企業“走出去”進行各種直接投資或收購、兼併,可以支援高附加值設備和技術的購買和進口,也推動設立海外研發基地。利用外匯儲備支援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利用海外研發資源,使研發國際化,取得先進的自主智慧財産權,進而提高我國技術體系的創新能力,為擺脫産業“低端鎖定”創造條件;進一步拓展外匯儲備委託貸款平臺,支援企業海外投資,以及支援金融機構用於大型資源開發、大型基礎設施、大型先進製造業等項目。

  第二類建立多層次對外投資基金體系,對外儲池子分類、分區域管理。根據市場細分理論,按地理區域或按概念對海外市場進行細分。如可按區域把海外市場劃分為美洲市場、歐洲市場、亞洲市場、非洲市場等,按概念把海外市場劃分為BRICS市場、APEC市場、OPEC市場等,同時成立專門針對目標市場的國家投資機構,對定位的目標市場進行投資。這樣不僅可以加大對目標市場的專業研究,有效管理各自目標市場的投資風險,而且還可使承擔國家投資職能的各機構合理分工,實現國家層面的投資收益最大化。

  第三類通過資産證券化模式進行戰略融資。資産證券化這種方式借鑒了金融衍生産品中資産支援抵押證券(CDS)的做法,所不同的是,在這裡的證券發行抵押資産池,由國家的部分外匯儲備組成,以這個資産池為基礎發行債券、基金單位或信託憑證籌集人民幣資金,為國家戰略發展建設融資。

  第四類設立中國專項主權財富基金。近些年全球主權財富基金迅速崛起,並在全球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2年底,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的規模較上年增長8%達到5.2萬億美元,2013年增加至5.6萬億美元左右,2014年有望超過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總額。然而,與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的蓬勃發展相比,我國主權財富基金不但規模小,且只有中投一家,未來可研究設立新的主權財富基金。

  一是建立主權養老基金。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如何緩解養老基金體系的資金壓力,開闢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新渠道,並有效規避隱性債務風險,已經是中國經濟社會必須面對的重大現實問題。實際上,國外利用外匯儲備建立主權養老基金的嘗試已存在幾十年,目前已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主權養老基金。建議通過匯金公司或者成立類似匯金的其他金融機構,或單獨成立養老主權財富基金來進行全球範圍內的資産配置。

  二是建立能源資源財富基金。能源資源短缺是中國未來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面對日益突出的能源資源供需矛盾和國際能源資源格局的變化,未來中國必須充分利用全球能源資源,這是中國能源資源安全必須堅持的長期發展戰略,應成立能源資源財富基金,用於建立能源儲備,積極促進能源資源産業和金融資本對接,推動中國能源資源的海外並購、産業開發及能源資源保障等,真正讓外匯儲備在維護國家戰略利益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作者張茉楠,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