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日量化寬鬆“同途殊歸” 復蘇差距大

  • 發佈時間:2014-10-23 09:39:1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如果不出意外,美聯儲將在本月底的議息會議上給量化寬鬆(QE)畫上句號。雖然程度各不相同,外界基本都承認這一超常規貨幣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復蘇成績居功至偉。然而,量寬的“神話”在越過浩瀚的太平洋後卻消失了,以大規模貨幣擴張為首的“安倍經濟學”如今越來越顯露出“強弩之末”的疲態。美國可以,日本為什麼不行,難道日本終將在失落20年後,再繼續沉淪嗎?

  美日復蘇差距大

  2008年9月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伯南克執掌下的美聯儲在維持近乎零利率的同時,先後出臺三輪量寬計劃,通過大筆購入國債向市場投入大量貨幣,成功刺激了民間消費和投資,帶動經濟強勢復蘇。

  首先是經濟增長強勁,二季度美國經濟同比增長了4.6%,環比增長2.6%,外界普遍預計三季度經濟將增長至少3%。就業市場逐漸收復失地,9月非農就業人數激增24.8萬,失業率降至5.9%,創六年來最低,通脹目標接近實現。在此背景之下,美聯儲暗示將於本月底的議息會議上撤銷量寬計劃,並將於明年中開始加息,逐漸實現貨幣政策常態化。

  日本方面,雖然早在本世紀初就曾推出量寬計劃,但真正大刀闊斧的貨幣刺激還是開始於安倍2012年底開始的第二輪執政之後。作為“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貨幣刺激被安倍視為將日本拉出通縮泥淖、實現日元貶值、拉動出口、開啟經濟復蘇的關鍵一招。

  貨幣刺激的確産生了一定效果。2013年一季度——安倍任內的第一個季度經濟強勁增長了4.6%,今年一季度也曾實現6.1%的驚人增長。

  然而,大多數時間內日本經濟增長仍在低位運作,2013年全年GDP增長了1.6%,今年二季度GDP甚至同比大幅萎縮了7.1%。此外,通脹形勢雖有所好轉,但卻是拜今年4月上調消費稅所賜。扣除這一政策效應,8月通脹率僅1.1%,遠低於2%的目標值。

  QE偏愛美國:科技引領增長

  雖然三季度經濟數據尚未公佈,但美日經濟復蘇的勢態高下立判。在美聯儲已經退出量寬計劃、謀劃加息的時候,在對日本經濟已喪失信心市場面前,日本央行卻需要反覆保證寬鬆政策“仍將維持較長時間”。同樣實施了超常規貨幣政策刺激,美國為何能夠實現強勢復蘇,日本的復蘇道路為何如此坎坷呢?

  專家認為,要回答QE在美日命運殊途的原因,首先要看到美日兩國金融與經濟危機在性質上的區別,不同的危機性質決定了QE實施的環境和“醫治”對象的差別,從而決定了QE能否充分發揮其理論效應。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可喜認為,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以及經濟危機,在日本則屬於結構性危機,但對於美國來説,更多是屬於週期性危機。由於日本國內土地和勞動力等成本高,企業紛紛選擇走出國門,導致國內設備投資乏力;而小企業則在經濟蕭條中苦苦掙扎,無力投資建廠,對資金需求不足,這就導致單純的貨幣寬鬆政策難以奏效。

  首都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謝太峰也認為,QE之所以在美國能夠促使經濟復蘇,與美國經濟結構的因素密不可分,第一,由於科技對經濟的貢獻度很高,經濟增長品質很高,因而在遭受危機後自我修復能力較強;第二,民間消費佔GDP比重達70%以上,QE和低利率政策通過刺激消費能迅速帶動經濟增長;第三,超常規貨幣政策實施後美元出現下跌,對刺激出口有一定幫助。

  QE冷落日本:經濟結構畸形

  對於日本來説,經濟結構的畸形限制了量寬政策的效果。謝太峰強調,日本超常規貨幣政策之所以效果不佳與其經濟結構有關。第一,1985年後日元緩慢但長期的升值對日本的競爭力造成很大打擊,短期之內難以恢復;其次,日本是個島國,對外貿易依賴更大,經濟“大進大出”特徵明顯,因而也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影響更大。此外,不可忽視的是,日本在2011年還曾遭受大地震、海嘯和核泄漏三重災難影響。

  “安倍經濟學”大規模貨幣投放目的就是希望打壓日元以拉動出口,然而事與願違,出口增長無力,進口由於日元購買力的降低而增加,導致貿易赤字持續上升。今年上半財年(4-9月),日本貿易逆差額同比攀升8.6%至5.4271萬億日元,創有記錄以來最高。“日元貶值以拉動出口的發展模式已經被事實打破”,張可喜説。

  謝太峰説,QE在美日復蘇中表現不一給我們的啟示是,要努力實現科技引領下的經濟增長。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科技革命中,日本被美國遠遠甩在後面,新力相對於蘋果的衰落就是例子。雖然科技的投資週期長,但科技引領未來,科技引領的經濟在遭遇危機之後,自我恢復能力也更強。

  “日本經濟問題的根源在於創新能力薄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梁雲祥認為,在上世紀90年代新一輪科技革命中落伍了,這需要進行長期的經濟結構調整,而非一時的貨幣和財政刺激,因此“安倍經濟學”的重中之重在於第三支箭。但是結構改革難度太大,一時也難以見效,因此“安倍經濟學”才會被外界“看衰”。

  QE在誕生之後便飽受爭議,但它既不是惡魔也不是天使。美日經濟復蘇差距告訴世人,理論上威力強大的QE,能否發揮其最大效用取決於經濟背景和經濟結構。單純印鈔票只是暫時遮掩了矛盾,對於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國家來説,激情與堅韌同樣重要。(韓哲 趙毅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