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2015陸家嘴論壇 > 正文

字號:  

存款保險制度如期而至 中小金融機構面臨大考

  • 發佈時間:2015-06-25 07:32:27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作為利率市場化前哨戰的《存款保險條例》于5月1日正式施行。其對當前中國整體金融格局的改變目前尚未可知,但其對中小金融機構流動性的影響卻已初見端倪,無論如何存款保險條例的實施已標誌著利率市場化的腳步漸行漸近。業務結構相對單一的中小金融機構如何應對存款保險制度帶來的衝擊已經成為無法回避的現實。

  存款保險制度對中小金融機構的影響

  存款保險制度推出可能對存款業務的影響有以下幾點:一是存款保險機構實行賠償上限制度,限額外的存款將是比例賠償,將導致大額存款人(法人)選擇風險更低的銀行;二是小額存款人在收益差別不大的情況下,理性的選擇必然是存款轉移到風險相對較小的大型國有銀行;三是銀行“大而不倒”的觀念促使資金向風險較小的國有商業銀行轉移;四是加快部分大額存款資金向債券、股票、網路理財産品等金融産品上的分流速度。以上情況將改變存款結構,趨向定期化和長期化。從逐步實施的利率市場化來看,銀行的存款結構將發生兩個較為明顯的變化,一方面存款負債比重降低,非存款類資金比重逐步上升,主動負債將成為銀行的重要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存款中定期存款的比重上升,而低成本的活期存款比重將明顯下降。而近年來流行的網際網路金融産品和理財産品的迅猛發展也擠佔了流動性較強的活期存款,預計存款保險制度出臺後,活期存款的理財化和定期化趨勢將成為常態。為掌握微觀市場動態變化,興化農商行自2014年起就開始重點觀測50萬元以上存款變化情況。2014年2月末,該行存款餘額在50萬元以上對公客戶數為510戶,對私客戶數為2267戶;2015年2月末,該行存款餘額在50萬元以上對公客戶數為472戶,對私客戶數為3018戶。如果僅從數據分析,50萬元以上的存款戶依舊保持增長。但結構分析發現,對公存款戶在對存款保險制度公開徵詢意見期間有了明顯的下降,而個人儲蓄客戶數量依舊保持增長。據此推論存款保險條例的實施總體上對貸款規模,流動性方面預計將不會産生明顯影響,相反的存款結構的定期化與長期化更有利於商業銀行長期來的“存短用長”,降低由此産生的隱性流動性風險。

  面對可能出現的存款波動,商業銀行採取的措施基本上包含以下幾點。一是提升存款利率,以央行最近一次降息為例,地方性金融機構紛紛第一時間就將存款利率上浮30%,一年期存款利率“一浮到頂”3.25%與工、農、中、建等大型銀行一年期利率依舊2.75%以及浦發、中信、民生等中型銀行一年期利率3%形成鮮明對比,相信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中小金融機構的存款利率保持在相對高位將成為常態;二是推出新産品方面,傳統的農村金融機構負債類産品較少,理財産品單一且受省聯社的制約。然而不斷涌現的“寶寶”類産品,理財産品都在不斷蠶食存款市場,新的負債類産品特別是存貸組合類産品可能在近年不斷推出,用於守住維護存款陣地;三是提供差異化服務,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對客戶細分工作多年來都存在一定的缺失。如何維護不同級別的客戶常常沒有一定的標準,在存款制度出臺後,相信這種差異化服務的理念將得到鞏固,甚至會推出高凈價值的私人銀行服務。

  中小金融機構應對的路徑選擇

  (一)搶佔輿論先機,引導公眾正確認知

  存款保險制度實施後,農村金融機構應迅速做好輿論宣傳,引導社會輿論正確認識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對穩定金融秩序、保護存款人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和意義,防止存款保險制度的利空面被過分解讀後造成的負面衝擊。

  (二)理性存款定價,立足穩健可持續發展

  隨著存款利率的逐步放開,中小金融機構應建立較為靈活的存款定價體系,根據自身需要,主動動態調整利率,在負債成本管理上有所突破。

  (三)強化內功修煉,提升風險免疫能力

  存款保險費率的高低主要因素是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指標,如何能夠享受較低的保險費率需做好以下幾點:一是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決策科學,制衡有效,監督有力、正向激勵的公司化治理機制。二是加強資本管理,應用經濟資本管理辦法,優化資産配置,科學合理定價,抑制規模上的衝動,走資本節約型道路。三是建立持續有效的資本充足體制,控制現金分紅,保持資本充足率的達標。四是持續提升資産品質,加強不良貸款清收處置工作,提升風險撥備水準,夯實家底,保持風險監管指標的全面達標。五是強化流動性管理,合理配置資産負債結構,降低資産負債錯配風險,有效防範各類流動性風險,六是改善內控管理,提升風險管理水準,防範各類操作風險和聲譽風險。這樣就能提高監管等級,享受低保險費率。

  (四)優化存款結構,調整存款行銷側重點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由於鄉鎮網點的優勢,存在穩定的儲蓄存款市場份額的同時,要大力加強對公存款和批量式的大額存款比重,通過金融創新,大力發展對公業務,挖掘批發性存款,盡力改善存款結構,降低存款保險理賠範圍內的存款佔比,以此減輕存款保險制度帶來的保費支出。

  (五)提升服務品質,提高中間業務的佔比

  存款保險制度建立後,傳統銀行的存貸息差收入佔比將不斷下降,而提高非貸款利息收入佔比將是必然選擇。農村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提高中間業務收入比重,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緩解因存貸款息差收窄而對整體盈利能力産生的衝擊。通過提升服務品質,提供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增加客戶的依賴感和粘性,帶動存款業務和相關增值業務的發展。提升多元化的經營能力,大力發展資産管理、財務諮詢、投資銀行等低資本低資源消耗的業務。要順應利率市場化加速的行業形勢,加快銀行理財産品從預期收益率形式逐步轉向資産管理業務形式,從固定收益類型轉向資産證券化、結構化産品類型,使銀行理財業務與其他資産管理業務一樣,成為銀行資産配置和為客戶創造收益的重要手段。

  (作者係興化農村商業銀行董事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