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彩票 > 正文

字號:  

銀行職員集資2400萬買彩票 無力還債自首

  • 發佈時間:2014-11-19 08:41:14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咸寧市溫泉城區一家銀行網點的女職員張某,沉迷于買彩票,妄想“一票走紅”——中大獎,把全部收入用於買彩票的她,仍覺得不夠,為了籌得購買彩票的資金,她竟然借銀行職員身份,以銀行內部高息存款或者朋友做生意需要資金週轉等為由,許諾高額回報,向26人非法集資2400多萬元。非法集資來的2400余萬元除了支付利息和還款外,大部分被張某用來購買了彩票,但期待的大獎卻始終未能出現。

  昨日,記者獲悉,張某因涉嫌非法集資詐騙已被檢方批捕。

  非法集資2400萬用於購彩

  張某今年42歲,是一家銀行咸寧分行下屬網點的女職員,日子過得頗為殷實。

  購買彩票多年,張某也偶爾中過幾次小獎。起初,她只是用工資收入購買,後來看到鉅額大獎頻頻中出,她也想一夜暴富。張某堅信投注越大,中獎的額度和幾率越高,總有一天她也能夠中大獎。

  彩票越買越多,她的工資已難以支付每月購買彩票的費用。為了籌錢買彩票,張某動起了“歪心思”:她看到銀行有多種理財項目,便以銀行內部高息存款為由,以高額回報為餌,向其客戶和朋友借錢,因為張某的銀行職員身份,很多人絲毫沒有懷疑。

  另外,她還以朋友開公司差週轉資金為由,向認識的老闆借錢,並承諾給予高額回報,不過這些集資來的錢大多被她買了彩票。

  今年53歲的李某是一公司的老闆,與張某是朋友關係。2013年下半年,張某告訴他,其所在的銀行有個內部的高息存款,錢由自己銀行管控,月息2.5分。對於張某的話,李某信以為真。今年1月,李某通過自己的銀行卡轉給張某60萬元,張某給他出具了借條。

  今年8月,張某又給他打電話説,其朋友開了一個公司,在辦理工商註冊,到銀行開設個賬戶需要存進一筆資金,可以給予高息回報。想到張某是銀行職員,李某便安排公司會計轉給張某200萬元,張某給他出具了借條,並按時通過銀行轉款支付了7萬多元的利息。

  按照借款歸還的時間,張某早應該還款,但是直到9月中旬,在李某多次催款下,張某才歸還了20萬元本金。

  據張某交待,自2012年起,她先後向26人集資了2400多萬元錢,除了支付利息和還款,其餘大部分錢款全部被她用來購買了彩票。

  無力還債只得向警方自首

  張某交待,因自己是銀行職員,很容易贏取受害人的信任,並能輕鬆騙得高額資金。

  針對不同的集資對象,張某籌錢的理由也不一樣,但都以高額回報作誘餌:有的是以朋友做生意急需資金,以高息由她出面借款;有的是以朋友做工程招投標急需短期資金,以高息從民間借款;有的是以銀行有高息內部存款為由借款。

  記者了解到,張某所借款的26人中,最少的金額為10萬元,最多的高達370萬元。

  然而,令張某頗為懊惱的是,大筆大筆的錢投進去買了彩票,卻沒有任何大獎進入口袋。

  看到這樣的結果,張某傻了眼,因為集資來的錢除了被用於償還集資款外,還有一部分被用做支付集資款的利息,但錢幾乎都被用光了。手裏沒了錢,高額利息再也支付不下去後,9月24日上午,深知自己已無力償還鉅額欠款的張某選擇了自殺。

  她的異常很快被家人發現,在家人的勸説下,她放棄自殺,選擇向警方自首,隨後警方將其刑事拘留。

  “追號”大獎在自首後開出

  張某交待,她購買彩票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溫泉一家彩票店購買,大約花了500多萬元,一種是在網上購買,花了1000多萬元。

  她説,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她開始“追號”,每天要花二三萬元購買彩票,結果一直未中。

  記者來到張某購買彩票的彩票店,店員介紹,張某是一名老彩迷,2006年開始,她就在這家彩票店購買彩票。“起初她每期只購買幾百元,從2012年開始,每天都購買了一二萬元的彩票。聽説她在我們店買了500多萬元的彩票,但總共只中過約80萬元的獎。”

  頗為諷刺的是,張某購買彩票一直追的號碼,就在她向警方自首後的第13天,這個號碼中獎,單注最高獎金10萬元,“以往她每期都會下1000注,假設她繼續追的話,總獎金將過億元。”彩票店店員介紹説。

  昨日,記者從檢方了解到,張某非法集資2400多萬元用來購買彩票,其行為已涉嫌集資詐騙罪。等待她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