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6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及《2016年中國高職高專生就業報告》在北京發佈。報告對25萬2015屆大學畢業生進行跟蹤評價,同時對2012屆畢業生三年後就業情況進行分析。報告顯示,雖然經濟下行壓力大,但創業、深造確保了大學生就業率繼續保持穩定。
雖然大學生創業的比例逐年提高,但大學生畢業創業在三年後存活下來的比例僅為半數左右。同時,報告披露,近八成大學生的自主創業資金主要依靠父母、親友的投資或借貸,及個人積蓄。
此外,報告發佈了2015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內就業率最高和最低的本科專業名單,物流管理就業率最高,口腔醫學就業率最低。從就業率、就業滿意度、失業量等因素,報告分別列舉了就業好的“綠牌專業”和就業情況不好的“紅牌專業”,其中應用心理學、化學等專業被列入“紅牌專業”。
●收入
大學畢業生收入呈現上升趨勢
報告顯示,2015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平均月收入為3726元,比2014屆3487元增長了239元,比2013屆3250元增長了476元。其中,本科畢業生2015屆4042元比2014屆3773元增長了269元,比2013屆3560元增長了482元。高職高專畢業生2015屆3409元比2014屆3200元增長了209元,比2013屆2940元增長了469元。從近三屆的趨勢可以看出,大學畢業生半年後月收入呈現上升趨勢。
同時,“211”院校2015屆畢業生月收入4718元比2014屆4394元增長了324元,比2013屆4123元增長了595元;非“211”本科院校2015屆畢業生月收入3907元比2014屆3649元增長了258元,比2013屆3447元增長了460元。連續三屆呈現上升趨勢。
在2015屆本科學科門類中,畢業生畢業半年後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學4313元,最低的是醫學3462元。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月收入最高的行業類為“媒體、資訊及通信産業”4823元,其次是“電子電氣儀器設備及電腦製造業”4552元。
●就業
過半大學畢業生進入中小微企業
據報告顯示,大學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54%上升為2015屆的59%,而在國企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22%下降到2015屆的18%,在外企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11%下降到2015屆的9%。
此外,麥可思研究院副院長郭嬌介紹,30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業的就業大學生比例持續提升,3000人以上大型企業大學生就業率是下降的,不管本科還是高職都是這樣的趨勢。
數據顯示,從2013至2015屆的本科畢業生中,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27%下降到25%,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45%上升為50%。高職高專畢業生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56%上升為60%。這意味著中小微企業雇用了超過一半的大學畢業生。
此外,報告還顯示,大學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的就業比例上升。2013~2015屆大學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就業比例從2013屆的52%上升為2015屆的55%。其中,2013~2015屆本科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就業比例從2013屆的46%上升為2015屆的48%。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比例從58%上升為61%。
●創業
畢業直接創業三年後一半存活
報告中稱,2015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為91.7%,與往年持平。郭嬌介紹,分析大學生就業穩定的因素,自主創業是原因之一。郭嬌介紹,自主創業在過去三年持續提升,今年達到3%。“可能這個數字大家感覺有點小,但是相當於90%以上的就業率高的情況下每增長1個百分點都相當得有意義。”郭嬌説。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佈的普通本專科畢業生人數680.9萬估算,2015屆大學生中約有20.4萬人選擇創業。報告也指出,大學生創業三年的存活率僅一半。2012屆大學畢業生畢業時創業的比例為2%,其中畢業時創業三年後還存活的僅約1個百分點,也就是説存活率僅在一半左右。
在創業資金來源方面,報告指出,2015屆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資金主要依靠父母、親友投資或借貸和個人積蓄,本科生的比例為78%,高職高專學生的比例為75%,而來自商業性風險投資、政府資助的比例均較小,還不到5%。
同時,報告對大學生創業的結構進行分析,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自主創業主要集中在教育産業(21.1%),其後是零售商業(12.8%)、媒體資訊及通信産業(11.6%)。2015屆高職高專創業主要集中在零售商業(13.2%)。
對於大學生創業的回報,報告也披露,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自主創業人群的平均月收入為5131元,比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平均月收入4042元高1089元。
●專業
物流管理專業就業率最高
馬上就進入高校招生錄取季,什麼專業的就業情況好,是廣大考生關心的問題。報告披露了2015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最高的和最低的十個專業,其中物流管理專業的就業率為96.6%,就業率最高;而口腔醫學的就業率僅為83.4%,為最低。
根據失業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報告評出了2016年本科生就業的綠牌專業和紅牌專業。綠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分別有軟體工程、網路工程、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審計學、廣告學、車輛工程等。應用心理學、化學、音樂表演、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美術學被評為紅牌專業。
從行業上分析,報告指出,2015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增加較多的行業類有“教育業”(增加3.6個百分點)、“醫療和社會護理服務業”(增加2.8個百分點)、“媒體、資訊及通信産業”(增加1.8個百分點)。
專家聲音
高等教育脫節將導致就業越來越難
在今年一季度人社部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李忠介紹,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我國目前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其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也在紮實推進。
長期研究就業問題的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表示,《2016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系統全面反映了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問題。“從我們掌握的就業率和就業品質兩項指數看,這兩個指數都是向上走的,薪酬在提高、就業滿意度也在提高。”莫榮説。
同時,莫榮提出,大學培養的專業問題也成為就業的一個難點。“我們覺得非常有意思的是,高校畢業生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大家知道去幹什麼嗎?去技工學校學習半年,大家知道,技工學校過去是農民工學的,學習半年以後反而他的就業情況非常好,這反映出我們教育脫節非常之大。”莫榮表示,如果不在高等教育方面解決問題,就業的問題就會越來越難。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光禮表示,目前人才短缺和大學生就業難同時並存,“我們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或者理想中的工作,我們的大學好像培養了大批社會不需要的人才。”
對此,周光禮認為,大學教育改革必須堅持能力導向的大學教育改革。如今的大學畢業生面臨著知識快速增長和職業頻繁地轉化,這意味著我們大學教育的重點不在於教給學生一些知識,而是培養學生在職業之間轉化的一種能力。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