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北油所會員被指涉嫌“對賭” 平台下面有陷阱?

  • 發佈時間:2016-03-28 10: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繼投資者絡繹不絕至杭州市西湖區金融辦投訴浙江新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之後(詳見本報2016年3月21日報道《700多投資者投訴 新華大宗交易品種再現“關停”》),北京石油交易所(以下簡稱“北油所”)和齊魯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魯交易所”)也被央視曝光原油現貨交易問題。

  另據記者調查了解,在原油現貨交易上,投資者被騙在平臺開戶,併發生鉅額虧損的事件並非個案。而投資者對北油所旗下會員單位的維權行動也早在去年開始,且持續至今。

  3月25日,北油所回復《中國經營報》記者稱, 近期相關媒體報道個別會員單位違規情況後,北油所高度重視,已于3月22日開始,派出稽核工作組對世行國際等重點涉事單位開展全面現場稽核。3月24日向全體會員下發《關於啟動會員單位稽核工作的通知》。下一步,北油所將結合稽核檢查結果,對違規會員單位依法、依規、依約作出嚴肅處理。

  涉嫌“對賭”

  日前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以“平台下面有陷阱”為題,揭露北油所旗下會員單位北京世行國際石油化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世行”)存在欺詐、誘使投資者追加投資金額,從而從中獲利行為。

  根據北油所官網上的資訊,北油所的石油現貨即期交易有4個主力合約,即93#汽油500升、10噸、50噸和100噸,分別對應5倍、25倍、40倍和40倍的杠桿。

  投資者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北油所會員單位稱,北油所以國際原油市場價格為基礎,綜合國內價格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來報價。在整個交易流程中,客戶可以做多亦可做空,雙向買賣,無任何實物交收。在可24小時交易的原油現貨交易系統裏,每天電子盤面的指數點位波動大致在200到300個點。

  根據央視報道, 2014年,北油所進行過産品升級,當時上線的品種是成品油,其交易模式是做市商機制。在上述交易中,會員單位必須要強制和客戶做對賭。投資者開設了交易賬戶之後,就在北油所做它的成品油交易。但是這個交易並沒有進入市場當中,而是直接與投資者開設賬戶時的會員單位進行成交。

  “這是會員單位和投資人之間通過北油所進行的對賭交易。”中國期貨市場創始人之一、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常清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一針見血地指明問題核心。

  國都期貨研究所所長佟玲也告訴記者:“期貨交易市場的會員必須是持牌機構,而北油所此類會員僅為企業法人,不具備從事期貨業務的資質。會員在開展業務過程中,並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經紀業務,更像是一種賭局和詐騙行為。”

  3月23日,北油所和齊魯交易所一齊發聲回應央視曝光的相關問題,並對“欺騙並誘使投資者追加投資金額”一事進行了澄清。

  北油所在公告中稱,國內交易場所的部分會員機構確實存在一些誇大盈利和惡意行銷的情況,各地方均在建立清算中心、省級行業協會規範交易場所的發展並協調解決一些行業問題和客訴問題。

  北油所表示,將對央視曝光事件進行調查,如情況屬實,一定依法、依規、依約對相關責任單位和個人作出嚴肅處理。

  齊魯交易所也做出了公開的正面回應。公告中,齊魯交易所稱,其與北京世行無任何合作關係,其更不是齊魯交易所旗下會員單位。公告還明確強調齊魯交易所經營的是現貨,從未經營過“成品油”和“原油”産品。

  維權艱難

  記者搜索到的數據顯示,2014年年底,山東一位投資者就開始在網上投訴北油所類似違規情況。2015年5月,網路開始出現投資者集體維權的帖子。

  “北油所事件”曝光後,《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上部分投資者,了解維權情況。

  山東投資者王啟(化名)告訴記者,2014年,他在北京金澤萬家商品經營有限公司(北油所0011號會員單位,以下簡稱“金澤萬家”)開設交易賬戶進行原油現貨投資,總共投了70萬元。

  “我可能是最早組織集體維權的一批人,網上大部分反映情況的材料都是我寫的。”王啟稱。

  2015年年初,王啟就開始組織投資者維權,包括建立QQ群,在各種論壇貼吧寫材料。僅王啟組建的群裏,就有400多人,涉及73家會員單位。”其後,有投資者到北京市與河北省廊坊市交界的那個區法院提起訴訟。

  “去年5月,第一次開庭時,我去旁聽過。此後我分別給北京市金融局、證監會打電話反映情況。”據王啟説,“在北京市金融局牽頭下,我們曾就事件的責任定性、補償協商等多項事宜與北油所方面派來的一位經理談判,其後,經北油所聯絡,我們還與會員單位進行過談判。”

  2015年7月13日,王啟和近300多名投資者第二次到北京與北油所談判。這批投資者涉及北油所的30多個會員單位,虧損總金額大約在1億元左右。

  “談判的結果並不理想。北油所前述經理當時很強硬,稱要談的話,必須有一個前提:要承認北油所沒問題”。

  王啟認為,北油所及相關會員單位的問題之所以托到現在曝光,主要原因是“當初雙方協商解決的並不徹底。”

  據王啟透露,北油所與會員單位在與投資者談判過程中,對投資者的賠償並沒有標準,而是按照投資者掌握的證據多少來定賠償標準。如果維權者手裏掌握的證據重要,賠償就會多一些。

  王啟粗略估算,大概有三成左右的投資者在談判現場同意協商解決,但由於每個投資者都被分散開,單獨與對方談判,所以,最終獲得賠償的人數與賠償金額他也並不掌握。據王啟説,北油所及會員單位承諾給他賠償,但是截至記者發稿日,賠償還未到手。

  缺乏監督

  常清認為,在被曝光的“現貨石油交易”事件中,北油所會員單位的定位是監管層需要重視的問題。

  “未來現貨交易所的會員單位要看定位,假如是代理,就一定不能對賭交易。如果是對賭交易,就一定要到場內結算。”常清表示,目前交易規則一定要根據市場發展規律制定。交易交割規則更要法制化、市場化、公開化。

  近年來,打著現貨名義實際操作非法期貨的交易平臺層出不窮。據常清估算,全國至少有1000多家非法交易平臺。而且,交易品種也不斷更換。從早期的黃金、白銀到現在的原油、瀝青等。雖然幾經清理整頓,但屢禁不止。

  “目前市場上有些頗為流行的文化交易所也屬於此類,一定要進行嚴打,然後再由政府合理引導。”

  對於已經曝光的違規事件,究竟應該追究誰的監管責任呢?常清建議,“誰審批,誰負責。”

  “國內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之所以迅速發展,主要還是實體經濟有需求。國外市場沒有把期貨和現貨交易分割監管,而國內市場比較獨特,證監會只管期貨。所以,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就缺乏有效監管。”常清強調,對於品種比較集中的大宗商品交易必須有監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