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投資理財老年人不全為了錢 更為了告別單調生活

  • 發佈時間:2015-05-14 15:23: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儘管以中國大媽為代表的中老年人漸漸成為散戶投資理財市場的主力軍,然而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有些天天找理財經理問長問短的大媽其實並不是為了錢。在她們眼中,理財活動與旅遊、跳廣場舞頗有相同之處,不過是充實晚年生活的一種方式而已。

  圖省錢 投資考察當旅遊

  剛從珠海回來的李阿姨這幾天自嘲為“宅女”。“她們都説我曬黑了,先在家養幾天再出門吧。”雖然臉被曬得黝黑,但李阿姨的精神和心情非常好,連説話嗓門都變大了。

  這趟去珠海,她“考察”了一個度假村改造項目。投資公司安排他們這些有可能投資的客戶住在珠海最好的酒店,每天供應海鮮大餐,帶他們去與澳門一街之隔的商業區購物,免費參觀海洋館。七天行程中,只有一天前往位於珠海郊區的項目所在地考察,其餘幾天都在遊山玩水。最後一天,公司安排了盛大的露天晚宴,歌唱家李谷一也前來助興。最重要的是,此行並沒有花李阿姨一分錢,享受到的待遇卻絕對是VIP級別。

  參與投資三年來,腿腳利落的李阿姨跟著一家家投資公司幾乎走遍了祖國大江南北。從山東的金礦到寧夏的葡萄酒莊園,從內蒙古的煤場到浙江新開發的古城,從東北的黑枸杞種植園到廣州的海鮮批發市場,用她的話説,“前半輩子沒聽説過的、沒見過的,這幾年都見識了”。

  毋庸贅言,投資公司看中的是李阿姨手中的閒錢,如此盡心招待無非是希望她為項目投資。而李阿姨在吃過幾次虧之後,也懂得不是每個項目都能賺錢,運氣不好就變成了“填餡”的冤大頭。“反正玩完之後他們不能強迫我投資。”

  圖慰藉 業務員當兒子

  半年前,王阿姨小區樓下新開張一家理財公司。起初,對投資理財一竅不通的王阿姨一聽業務員説什麼高收益率、債權轉讓、抵押擔保之類的行銷術語就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他説的那些我根本聽不懂,也不感興趣。”

  然而理財公司的門臉就在王阿姨小區門口,她每天買菜、遛彎兒必然路過他們的攤位。每次看到王阿姨,業務員便阿姨長、阿姨短地叫得非常熱情,王阿姨也只好衝他們點點頭。小區沒有電梯,一次她買的菜太多,正在為怎麼把小拉車搬上樓發愁。一位眼尖的業務員發現了,主動跑過來幫她把東西搬到家門口。這讓王阿姨對業務員産生了好感。

  日子長了,業務員與王阿姨越來越熟。臨時存放點東西啦、不會發微信啦、打麻將缺人手啦,只要她開口,業務員幾乎有求必應。王阿姨的兒子遠在加拿大,老伴也已經去世,除每年夏天去兒子家住個把月之外,大多數時候她都見不到獨生子。年過七旬的她特別希望有年輕人陪她聊天。於是每天下樓曬太陽跟業務員聊聊家長裏短,成了王阿姨最開心的時刻。

  如今,被情感行銷的王阿姨已經是這家小公司的忠實客戶。儘管她對所購買産品的風險完全不了解,但她覺得,樓下那些可愛的年輕人一定不會騙她。

  圖健康 看K線當健腦

  62歲的劉老師是大學退休老師。一輩子不愛財的她,到晚年卻對投資理財産生了興趣,別人炒股她也炒,別人拉她去聽投資産品推介會,她也來者不拒。面對女兒的提醒,劉老師嘿嘿一笑:“你們放心,我心裏有譜。退休後總待在家腦子都不轉了,聽聽會、算算賬、關心一下國家大事,能預防老年癡呆。”

  2015年股市牛氣沖天,劉老師也去證券公司開了戶。“只投了5萬元,不指望它賺錢,就是覺得炒股需要動腦筋,很有意思。”劉老師最近買的幾隻股票都被套牢了,她也不著急。“我就放在那,每天查一下,也沒想過要解套,反正炒股並不影響我的生活。”證券公司營業廳離劉老師家不遠,她隔三差五就走路去營業廳轉一圈,既了解市場資訊還鍛鍊了腿腳。

  劉老師雖然炒股,但並不癡迷。每天早上,她遛狗、買菜,上午沒事就打開電腦看看大盤。如此年紀還能操作電腦,一直是劉老師最引以為傲的事。“這兩年眼睛不行了,不能總盯著電腦,看一個小時就得幹點別的。”午飯後她要睡一會兒,下午去公園唱歌,然後給女兒女婿做晚飯。晚飯時邊吃邊看新聞聯播。“我生活很規律,炒股也有自己的節奏,從不聽別人瞎議論,亂買亂賣。”在劉老師看來,炒股不過是平淡生活的一種調劑,是保持大腦接受外界刺激的一種途徑,只要控制好投資金額,就不會有太大風險。

  圖新鮮 探班劇組當時髦

  儘管已經時隔很久,張先生與朋友閒聊時,仍忍不住津津樂道與電影演員林永健一起吃盒飯的經歷。

  去年3月,年近六旬的張先生開始關注一個新上線的P2P平臺。他發現該平臺有個項目很有意思,叫“娛樂幫”。項目融資方是一家專做影視劇後期宣傳的公司。參與“娛樂幫”的用戶只要投100元便可成為某部影視劇的投資人,不僅能拿到半年期、年化14.5%的高收益,還能獲得電影首映式、探班、明星簽名等多項權益。張先生陸續投資2萬元,獲得了去所投影片《大器》劇組探班的機會。

  探班那天,P2P公司派專車將投資人一一接到位於京郊的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基地。張先生等人先參觀了外景地,又跟隨劇組來到攝影棚。影片講述的是研發“兩彈一星”的故事。中午休息時,一群投資人跟主演、副導演等劇組人員邊吃邊聊。“人家(林永健)是大明星,咱只是小投資人,可人家對咱還挺客氣,一塊兒聊天侃大山。”張先生感嘆,“別看這些演員、導演電視上挺風光,拍戲的時候真辛苦。”一個月後,該P2P公司又組織張先生等人觀看電影首映式。

  張先生一輩子喜歡嘗試新鮮事物。他很清楚,作為影視産業的門外漢,投資人探班和看片只能簡單了解製作流程,究竟這部戲是賠是賺,他也看不出門道。“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搞的東西都挺時髦、挺好玩。咱稍微投點錢,就能參加這些活動,感覺挺值的。”

  專家點評

  多關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華京心理事業部副主任陳中正指出,人年紀越大,情感上越期待關注。而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讓子女們無法分配更多的時間去關注父母的情感需求。老年人參與投資理財活動,被情感行銷也好,追求新鮮刺激也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晚年生活單調寂寞。但是投資不同於其他娛樂消遣,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經濟損失。“老年人的收入本來就不多,一定不要被花裏胡哨的附加服務吸引,忽視投資背後的巨大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