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昨日發佈的2016年一季度長期保險業務臨時統計數據顯示,內地訪客購買的香港人壽新造保費佔比再創新高,佔第一季度香港新造個人業務總保費的34.2%。]
儘管風險提示、監管措施接踵而來,但內地投保人前赴後繼赴港購買保單的熱情似乎並未受到影響。
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昨日發佈的2016年一季度長期保險業務臨時統計數據顯示,內地訪客購買的香港人壽新造保費佔比再創新高,佔第一季度香港新造個人業務總保費的34.2%。
內地訪客保費節節攀升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香港保險市場向內地訪客發出的新造直接個人人壽業務保費為131.7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漲93.48%,幾乎翻番。而同期香港直接個人人壽業務的新造總保費為385.45億港元,同比漲幅僅為6.01%。
這意味著,內地赴港投保的新造保單很大程度上推高了香港個人人壽業務保費。第一季度內地訪客的新造直接個人人壽業務保費佔香港個人人壽業務新造總保費的比重已高達34.18%,再次超越了2015年度的24.18%,創下新高。
內地投保人赴港購買香港保單的熱情從2010年開始爆髮式增長。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整理,2006年到2010年之間,內地訪客的新造直接個人人壽業務保費走勢還屬於波動性發展,最高峰發生在2007年,為52.49億港元。
由於2007年資本市場蓬勃,內地訪客購買得最多的是投資相連保險,單是投資相連保險的躉繳保費,內地訪客就貢獻了32.52億港元。而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投資相連保險也遭遇了下滑,導致當年內地訪客的新造直接個人人壽業務保費迅速下落至32.63億港元,2009年再下探至29.69億港元,幾乎回到2006年的水準。這幾年內地訪客的保費佔比也一直在5%~6.5%之間移動。
但從2010年之後,內地訪客的新造直接個人人壽業務保費就呈現出了節節攀升的態勢。2010年,這一數字為43.81億港元;到2015年,這一數字已然上漲至316.44億港元,是2010年的7倍左右,佔比也一路從2010年的7.45%上升至24.18%,今年第一季度更是飆升至34.18%。
險種上來看,如果説2008年之前內地人買香港保單以投連險為主,那麼2010年之後他們更多地購買人壽及年金保險。數據顯示,在2016年一季度131.75億港元的內地訪客新造直接個人人壽業務保費中,人壽及年金保險有125.91億港元,投資相連保險僅有5.79億港元。
須警惕風險勿盲目跟風
“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內地客戶已經成為香港保險市場的重要客源,並且內地赴港投保的人數還有可能維持增長態勢。”廣發證券分析師曹恒乾在此前的研究報告中表示。
伴隨著近幾年的香港保險熱潮,香港保險與內地保險的比較也一直在“上演”。
“香港保險業發展了這麼多年,自然有其優點,而對於內地居民來説,香港保險並非‘完美’。由於監管、市場情況、理賠要求等情況的不同,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很難被直接比較,不能説香港保險一定是‘好’或者‘壞’,更多的應該看適合與否。”一名香港保險業內人士對本報表示。
和身邊投保過香港保單的投保人交流,得到答案最多的就是“保費便宜”、“保障全”、“收益高”。香港縱然在部分産品的保費上由於運用生命表、管理費用較低等因素而相對便宜,但內地保險産品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保障範圍方面,香港保單優勢早已不明顯。另外,和內地一樣,香港的收益演示中很大部分並非保證收益,且香港對於收益演示的規定較內地更為寬鬆,投保人對於收益演示中沒有保證的部分不能完全相信。
另一個香港保單在近期頗受歡迎的原因是,在人民幣貶值預期和A股表現不佳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一方面,一些投保人開始主動選擇配置外幣資産;另一方面,一些大額保單的層出不窮也和部分人利用香港保單這一途徑進行資産轉移有關。同時香港保單還有避債避稅的功能,因此受到不少高凈值人群歡迎。
“除了價格、保障這些‘老生常談’外,香港保單最吸引我的是,其醫療除了內地三甲醫院外也包含境外醫院,我們有移民考慮,這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而且香港保單可以選擇美元保單,方便之後的移民生活。”一名內地投保人表示。
但不可否認的是,熱潮之下一些投保人“盲目跟風”,在投保香港保單之前並沒有清楚了解所面對的風險。對此,保監會在4月末發出《關於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提示香港保單不受內地法律保護,存在匯率風險和外匯政策風險以及保單收益存在不確定性等多項風險。
由於看到了香港保單中蘊含的“商機”,非法銷售之事也開始萌芽。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香港保單”會跳出許多理財機構、諮詢公司網站,聲稱其可以進行香港保單的諮詢、銷售業務,還有一些保險仲介公司人員以及保險公司代理人也在私下推銷香港保單。
然而據記者了解,按照現行規定,如未獲得授權,香港保險業務員和保險經紀每人平均不可在內地直接銷售香港保險。同樣,內地的保險業務員與保險經紀人也不能代理香港保單。這些內地機構和個人的作業模式是通過與持牌的香港保險經紀公司或代理人合作,內地公司負責推介客戶並提供諮詢服務,最後負責與客戶在香港保險公司簽訂保單的則是香港持牌的保險經紀公司或代理人。因此,一些對香港保險的誇大宣傳、銷售誤導或致使投保人保單無效的情況也往往發生在這些沒有合法資格銷售香港保單的內地公司或個人身上。
對於非法銷售境外保單的行為,保監會已出重拳打擊。本報獨家報道,保監會近日向各保監局下發《關於加強對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産品行為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保監局在嚴厲打擊以“境內簽單、境內承保”方式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産品的同時,應高度關注通過“境內介紹、境外簽單、境外承保”方式變相到境內非法銷售保險産品的情況。
對於保險行銷員、保險仲介機構或保險公司存在組織或協助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産品行為的,應依法採取納入保險從業人員黑名單,給予行政處罰等方式,並追究仲介機構、保險公司主要負責人及相關管理人員的責任。
(責任編輯:郭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