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兩大風險並存 保監會叫停不滿1年存續期保險

  • 發佈時間:2016-03-21 07:38:4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2015年人身保險業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凈流入8539億元,年末整體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96%,中短存續期産品風險總體可控

  3月18日,保監會下發《關於規範中短存續期産品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人身保險公司對存續期限不滿1年的中短存續期産品立即停售,存續期限在1年以上且不滿3年的中短存續期産品的銷售規模在3年內按照總體限額的90%、70%、50%逐年縮減,3年後控制在總體限額的50%以內。

  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中短存續期産品風險總體可控,但由於各公司發展策略的不同,經營管理水準的差異,個別公司在發展中短存續期産品時較為激進,存在資産負債不匹配與現金流不足的潛在風險。

  某壽險公司人士認為,《通知》的下發很及時,新規利於行業回歸保險的保障功能,引導行業調整業務結構,發展長期業務。同時,由於一些中小壽險公司的中短存續期保費佔比較大,所以新規對中小壽險公司,尤其是對近兩年依靠中短存續期保費迅速做大的中小壽險公司影響較大。

  不滿3年擴大至不滿5年

  結合中短存續期産品的發展現狀和主要風險,保監會進一步強化了對中短存續期産品的監管力度,並在四個方面對中短存續期産品監管規則進行了修訂。

  一是對中短存續期産品進行了定義。與原有的高現價産品的定義相比,中短存續期産品的實際存續期間由不滿3年擴大至不滿5年,引導行業調整業務結構,發展長期業務。

  二是規模管控的基準與投入資本和凈資産掛鉤。要求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産品年度保費收入應控制在公司投入資本和凈資産較大者的2倍以內,切實防範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風險。

  三是對不同存續期限的中短存續期産品的銷售提出不同要求。存續期限不滿1年的中短存續期産品應立即停售,存續期限在1年以上且不滿3年的中短存續期産品的銷售規模在3年內按照總體限額的90%、70%、50%逐年縮減,3年後控制在總體限額的50%以內,強化了對資産負債錯配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管控。

  四是對超過規模限制的公司採取嚴厲的監管措施。保險公司銷售中短存續期産品規模超過限額的,應立即停止銷售中短存續期産品,並向中國保監會報告,中國保監會將對其採取停止開展新業務等監管措施,以強化對中短存續期産品的規模管控。對於在通知實施之日時中短存續期産品銷售規模已經超過限額的保險公司,可以寬限其在3個月內通過增資等方式,確保其中短存續期産品的保費規模重新滿足限額要求。

  中短存續期風險總體可控

  根據保監會披露的數據, 2015年人身保險業全行業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凈流入8539億元,年末整體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96%,中短存續期産品風險總體可控。但由於各公司發展策略的不同,經營管理水準的差異,個別公司在發展中短存續期産品時較為激進,存在兩大潛在風險。

  一是資産負債不匹配風險。在銀保渠道或網際網路渠道,個別中小公司投資于中長期資産博取高收益,而銷售的中短存續期産品實際存續期限只有1年或2年,存在“短錢長投”風險隱患。

  二是現金流不足風險。當資本市場不景氣時,部分中短存續期産品收益可能低於同期定期存款或理財産品,對客戶吸引力下降,一方面新單保費收入可能下降,另一方面存量業務退保可能上升,容易給公司帶來現金流不足風險。

  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通知》的發佈,將有利於人身保險公司不斷調整和優化業務結構,進一步發展風險保障類産品,理性發展中短存續期産品,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有利於人身保險公司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加強資本規劃和管理,促進全行業進一步轉型升級,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利於人身保險業為資本市場、實體經濟以及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增資+業務結構調整

  《通知》規定,自2016年1月1日起,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産品年度保費收入應控制在公司最近季度末投入資本和凈資産較大者的2倍以內。保險公司銷售中短存續期産品的,應保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且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於100%或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於50%時,應立即停止銷售中短存續期産品。

  上述險企人士表示,對上述保險公司資本要求的規定,一方面將使中小保險公司通過各類方式增加資本金;另一方面,中小保險公司必然會優化保費結構,逐漸壓縮中短存續期保費佔比。

  事實上,在中短存續期産品新規漸修漸進的過程中,市場已經意識到了未來通過短期限、高收益産品擴大規模將越來越難。因此,不少險企在新規沒有實施之前的1月份大力發展中短期存續期産品,數據顯示,1月份壽險業銀保保費的同比增速創下了自2006年該項數據統計以來的最高值。

  同時,今年以來,已經有8家保險公司合計進行了9次增資,其中以中小型保險公司佔絕大多數,包括珠江人壽、天安人壽、信泰人壽、天安財險、中國人壽保險(海外)、渤海財險、前海人壽以及利安人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