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險企打造綜合性大金融平臺 保險銀行協同效應可期

  • 發佈時間:2016-03-07 08:46:34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打造“大金控”平臺成為越來越多金融機構追求的目標,處於上升期的保險業也不例外。

  從去年以來,大型險企與銀行互動正在明顯增加,除傳統平安模式外,近期中國人保和華夏銀行中國人壽和廣發銀行可以稱得上是“標桿”。

  分析認為,2016年經濟形式較為嚴峻,中國人壽收購廣發銀行或可看作行業前進的方向——綜合性大金融平臺或將成為保險公司爭相追逐的目標。目前已保險為核心發起的金控平臺總體數量仍不多,以中國平安和較快發展的安邦保險為首,但未來金控平臺的趨勢化有望進一步提升,大金融格局或將不再遙遠。 南方日報記者 郭家軒

  打造金控平臺趨勢進一步提升

  混業經營、綜合金融正是當下大勢所趨。中國人壽致力於綜合金融集團建設,一直以來均有收購銀行牌照的計劃,但進展較慢。

  早在2006年,國壽便以花旗集團財團成員之一的身份進駐廣發銀行,並擊退了分別以興業銀行和中國平安為首的兩個財團,最終分得廣發銀行20%的股份。與花旗集團、國家電網、中信信託並列為第一大股東。在參股銀行的同時,中國人壽也一直向銀行牌照發起衝擊。去年12月8日,中國人壽對外披露,擬斥資130億元參股郵儲銀行配發。

  此後中國人壽參與廣發銀行歷次增資,維持持股比例20%,此次終於成為廣發銀行第一大股東。至此,覬覦銀行牌照多年的壽險業老大哥中國人壽總算是圓夢了。不過,這還並不是終點,未來中國人壽預計還會在收購券商、信託等其他金融牌照方面有所動作,進而爭取打造綜合金融集團。

  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經濟形式較為嚴峻,中國人壽收購廣發銀行或可看作行業前進的方向——綜合性大金融平臺或將成為保險公司爭相追逐的目標。

  “一方面保險資金的配置需求旺盛,與銀行業務對接較為頻繁,另一方面保險與銀行作為金融的重要子板塊,強化合作後能夠互相發揮各自特長,以銀行擴大零售規模,以保險發揮投資優勢。”廣發證券分析師曹恒乾認為,目前已保險為核心發起的金控平臺總體數量仍不多,以中國平安和較快發展的安邦保險為首。但未來金控平臺的趨勢化有望進一步提升,大金融格局或將不再遙遠。

  保險銀行協同效應可期

  上周國壽發佈公告稱,以每股6.39元的價格,總計花費了233.12億元,收購花旗集團以及IBM Credit分別持有廣發銀行20%、3.686%的股份。算上之前中國人壽已持有廣發銀行20%的股份,本次股份轉讓交易完成後,中國人壽持股比例達到43.686%,成為廣發銀行單一最大股東。

  對於此次收購,中國人壽負責投資的副總裁楊徵指出,雖然目前行業資産品質普遍惡化,但另一方面,整體估值處於週期性低谷,也為中國人壽的戰略收購提供了良好窗口;從具體標的分析,廣發行過去5年綜合實力得到顯著提升,也具備未來加快發展的基礎。

  目前全國共有12家股份制銀行,其中未上市的銀行包括廣發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和渤海銀行。“和其他三家未上市的股份制銀行相比,廣發銀行在規模、業務發展、網點佈局、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具備明顯優勢。”楊徵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分析認為,本次收購將有望使廣發銀行與中國人壽在規模、客戶、業務等方面形成較大協同效應。對於中國人壽來説,收購廣發銀行能夠顯著提升其綜合競爭實力,有助於為客戶提供一體化、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對於廣發銀行來説,該行將受益於中國人壽在客戶資源、網點分佈、業務交叉銷售、品牌影響力、行業地位、融資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加速業務發展及不良資産化解步伐,盈利能力將逐步得到提升,形成正向迴圈。

  “廣發銀行在零售、小微等領域具有較強的差異化競爭力,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具備未來加快發展的基礎。”海通證券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孫婷也表示,廣發銀行與中國人壽在規模、客戶、業務等方面契合度較高,中國人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後,雙方將有機會從渠道共用、交叉銷售、中後臺運作整合等多個方面綜合協同發展,加強客戶粘性和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提高綜合競爭實力和風險抵禦能力。

  保險股權投資已成趨勢

  事實上,從去年以來,大型險企與銀行互動正在明顯增加,除傳統平安模式外,去年底中國人保和華夏銀行,和近期的中國人壽和廣發銀行可以稱得上是“標桿”。

  從持股情況來看,在2015年末,人保財險終於躋身為華夏銀行第二大股東,獲得華夏銀行19.99%的股權,與第一大股東首鋼總公司所持20.28%股權相差無幾。

  中國人壽持有廣發銀行43.686%的股權,從購買方式來看,主要是購買外資股東所持股份;從購買價格來看,購買華夏銀行股份相較于二級市場折價3.5%,購買廣發銀行PE/PB分別為10.9/1.01。

  通過近日中國人壽戰略並購廣發銀行來看,當前保險與銀行業務融合空間仍然很大。目前保險與銀行方面的合作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保險資金運用方面,通過銀行推動定存或者理財資金配置;二是保費方面,通過銀行銷售保險産品。

  數據顯示,中國人壽與廣發相關業務合作已較為成熟,2015年中期國壽在廣發銀行存款165.6億元,佔國壽總定存規模2.6%,從廣發銀行收取存款利息3.04億元,廣發銀行從國壽獲得保單代理手續費700萬,業務相互滲透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參考平安客戶遷徙效果,我們認為保險和銀行業務合作空間依然較大。”長江證券浦東君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股權投資也已成為險資的共同選擇,不過,不同險企路徑也有差異。以國壽為典範的大型險企將直接參與並購市場完成股權投資佈局,但中小險企或憑藉二級市場舉牌完成股權佈局。

  “股權類資産具有收益率優勢,同時目前險企長期股權投資佔比不足2%,我們認為股權投資將是2016年保險資金將重點拓展的方向。”浦東君指出,從收益率來看,綜合考慮PB和ROE情況,目前ROE位於15%-20%,PB估值1-2倍左右的資産對於險資具有較強吸引力,這些資産集中于金融、航空鐵路運輸、電力熱力、房地産等板塊,能夠為險企帶來的回報水準超過7.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