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償二代明年實施 舉牌大戶前海中融國華首季不達標

  • 發佈時間:2015-12-30 09:34:55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周亮  責任編輯:郭偉瑩

  險企炒股“緊箍咒”:償二代下季實施

  今年首季償二代不達標的前海人壽、中融人壽、國華人壽均是舉牌大戶

  昨日保監會召開的保險資産負債管理風險防範工作會議,再度給險企舉牌潮施壓。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列出的保險業應該防範五大類風險中,股票市場的系統性波動位列首類。而主管投資的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更表示,部分舉牌上市公司股票的保險公司面臨集中度和流動性風險,少數控股股東或內部控制人把保險公司定位融資平臺。

  而更為明確的是,險企炒股“緊箍咒”償二代明確2016年首季執行,由於投資股市的所有風險因子均上升,險企炒股將消耗更多資本金。而今年首季償二代不達標的前海人壽、中融人壽、國華人壽均是舉牌大戶。

  保監會怒斥舉牌風險

  在昨日的會議上,風險被提至最高的位置。項俊波指出,保險行業風險總體可控。全行業防範和抵禦風險能力顯著增強。今年1-11月,全國保費收入2.2萬億元,行業利潤2685億元。截至11月底,保險業總資産12.1萬億元,保險業凈資産1.6萬億元。保險業發展達到歷史最好水準,極大增強了行業抵禦風險的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保監會今年持續進行風險排查和壓力測試。項俊波對行業可能出現的重點風險,自上而下開展全方位的風險排查,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現金流等開展壓力測試,基本摸清了風險底數。項俊波稱,2016年償二代將正式實施,新的監管指標更加體現風險導向,部分公司將面臨償付能力降低的風險。低利率市場環境下,債務信用風險、資産負債錯配、資本市場波動、利率下行等風險因素將給保險投資收益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滿期給付和退保高位運作,將對一些公司的流動性造成不利影響。部分領域、個別機構仍然案件多發,非法集資等案件風險依然突出。

  陳文輝在會上指出,保險資産負債管理面臨著資本市場波動風險加大等風險和問題。一些投資較為激進的保險公司面臨償付能力不足的考驗,部分舉牌上市公司股票的保險公司面臨集中度和流動性風險。陳文輝稱,少數控股股東或內部控制人把保險公司定位融資平臺,利用信託計劃等各種方式,作為通道為相關企業融資,進行不正當利益輸送,凸顯出投資管理能力不足。

  下一步,保監會將加強部門間監管協調,形成監督合力;促進保險資産負債審慎監管從軟約束向硬約束轉變;發揮償付能力資本約束作用;繼續深化資金運用改革和創新;加快推進監管基礎設施建設。

  償二代標準不達標險企更多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講話時宣佈,償二代將於2016年一季度正式實施。償二代實施後,監管層對一家保險機構的最終評價指標,是風險綜合評級。這是由償付能力充足率的達標度和穩定性得出一個分數,難以量化為資本的四大風險轉化為一個分數,兩個分數各佔一半權重得出最終評級(A-D)。而保險機構上述指標的資訊披露真實度和完整性,以及聲譽等也將影響到綜合評級情況。也就是説,一方面,未來一家機構可以通過提高其風控能力,減少最低資本要求來提高其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再是增資、發債和分保等傳統途徑。不過,由於償二代投資股市的所有風險因子較償一代均上升,險企炒股將消耗更多資本金。

  保監會在10月中旬發佈《關於2015年上半年償付能力監管工作情況的通報》中也顯示,按照償一代標準,二季度末只有1家人身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與2014年末持平,且其他達標公司償付能力均處於充足II類(償付能力充足率大於150%)。但是,如果按照能更全面、科學、敏感地反映風險的償二代標準,二季度末財産險、人身險、再保險公司整體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86%、259%、430%;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的公司共有11家,其中財産險、人身險和再保險公司分別有4家、6家和1家。與償一代相比,償二代標準下二季度不達標公司數量顯著增加,但與一季度末相比,不達標公司減少了兩家。

  此前,媒體曾披露首季償二代不達標的7家壽險企業,分別為華夏人壽、前海人壽、中融人壽、崑崙健康、農銀人壽、國華人壽、中德安聯。這其中,前海人壽、中融人壽、國華人壽均為舉牌大戶。

  險企舉牌股再遭拋售

  險資舉牌股,昨午後拋盤加大,事實上,昨日午間,部分媒體陸續透露保監會的監管內容,可以預見監管措施升級防範風險,不少資金在午後開始拋出險企舉牌股。寶能係舉牌的韶能股份下跌4.3%,其在午後被資金拋售加大,該股資金凈拋售了1.82億元。金融街南玻A大商股份中炬高新等都被資金拋售。

  進入12月以來,一批舉牌概念股出現大幅上漲,有的甚至接連漲停,隨之而來的財富效應令人側目。而引發這波火爆行情的“始作俑者”就是保險資金。據同花順的統計,6月11日至12月11日,共有26家公司發佈公告宣佈被險資“舉牌”,這些險資包括安邦保險、前海人壽、陽光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國華人壽、上海人壽、君康人壽、百年人壽等。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險資運用中,投資股票和基金佔比已經提升至14%。監管收緊預期近期開始充斥市場。而保險舉牌概念股已經開始出現死火的現象。分析師稱,這一次的反彈主要是險資搞起來的,若保險公司這個最大的市場主力被拴死了,A股短線前景堪憂。

  平安證券保險分析師繳文超預測稱,2015年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預計全年將在7%左右的水準,因此有利於明年保費的增長。但是,2015年,行業保戶投資款和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均實現快速增長,2016年這一趨勢將維持,但是監管的趨嚴和較高的成本端限制,保費增速將有所放緩。

量子通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博創科技 49.61 10.00%
2 神州資訊 17.19 3.87%
3 科華恒盛 28.56 3.29%
4 盛洋科技 11.95 2.75%
5 綜藝股份 7.33 2.5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百利電氣 5.86 -3.62%
2 天海防務 7.20 -1.37%
3 銀輪股份 9.17 -1.19%
4 凱樂科技 32.56 -1.03%
5 浙江東方 21.41 -0.9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