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香港保險優勢雖多 但要警惕後續風險

  • 發佈時間:2015-11-23 06:31:46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郭家軒 張棟  責任編輯:郭偉瑩

  近年來內地消費者赴港購保險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如此火爆的趨勢還是以前未有過的。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統計,內地訪客在2015年上半年新造保單費總額約合114億元人民幣,佔到香港個人業務總保費的20.2%。相比6年前而言,這一數字增長了8倍。

  香港保單“內地”暢銷自有其合理性,不過,赴港購保險也會相應帶來法律和匯率風險。專家建議,赴港購買保險理賠多是在10年或20年以後,建議內地消費者還是要權衡利弊,從自身需求出發,提前深入了解香港保單利弊,做好保險計劃,切忌盲從大流,草率赴港購保險。

  香港重疾險更具優勢 內地赴港購買案例增多

  “實在是太火爆了,在保險公司門口排隊買保險,感覺就像在菜市場一樣。”上週末剛從香港回來的廣州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為了給孩子買一份保險,她整整在香港一家保險公司門口排了一下午隊,“基本上都是內地人在排隊”。

  近年來,內地消費者赴港購買保險的案例數不勝數,且還在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10年內地客戶到香港投保金額為44億港幣,2014年就達到244億港幣,今年上半年達到160億港幣左右,預估今年會超過300億港幣。

  眾所週知,香港保險主要有費率低、收益高、覆蓋廣、理賠條款寬鬆等優勢。不過,很多內地消費者並不清楚,由於險種不同,並非任一險種都具備這些特點。

  一般來説,香港重疾險更具有這方面優勢。“我以前對比過內地號稱最划算的某保險重疾險,從短期看,儘管所交保費價格不相上下,但香港這種長期險回報率更高。”劉女士説。

  劉女士所言不無道理。首先,在香港買重大疾病險的費率要比內地低兩至三成,同時産品保障範圍更廣。

  “香港重疾保險基本為50種以上疾病提供保障,範圍最廣的産品甚至能夠達到120種,還提供對原位癌、艾滋病等疾病的保障,這些疾病是不在內地保險産品保障範圍內的。”慧澤保險副總經理王薇告訴記者,而且,既往症在內地保險公司也是不予承保的,但是香港的保險公司會詳細考察客戶的醫療報告,或者在香港再做一次體檢,然後根據客戶的具體狀況“酌情承保”。

  一位香港保險公司經紀人告訴記者,有的客戶某一類疾病已經治愈兩年,在香港也可以向保險公司重新投保,而國內的保險産品就滿足不到這樣的需求。

  而且,這類險種的保障額度也較高。據了解,國內重疾保險一般能達到200萬人民幣,但香港的重疾保險可以達到1000萬港幣,相當於人民幣800萬的保額。“如果是香港本地居民,可以買到2000萬港幣的保額。”上述保險經紀人稱。

  事實上,近年來前往香港購買保險的內地客戶往往青睞的也多是保障類的重疾保險。受訪的多位香港保險經紀人表示,除重疾險外,還有儲蓄分紅型保險和資産投資類的投資連結保險産品也比較受歡迎。“因為香港投資回報率較內地更高,但是今年以來投資連結産品銷售量有所下降,因為香港在政策面做了一些調整,因此目前來説主要以前兩種為主。”前述保險經紀人告訴記者。

  在眾多香港保險公司中,哪些更受內地消費者追捧呢?據記者了解,英國保誠、美國AIA,法國安盛以及香港友邦是國內客戶選擇較多的四家公司。其中,近兩年內地客戶購買較多的則是友邦、保誠的保險産品。

  以保誠推出的一款“危疾終生”的重疾保險産品來看,該險種保障範圍有52種,還對17項疾病預賠,加起來有69種,保費比國內優惠30%—40%。最主要的是它的分紅保單現金紅價值高,投保年齡是出生15天到65歲。另外,繳費首10年內附贈35%保額,相當於保費更加便宜,還對等6種疾病增加20%額外保額,這樣對於客戶來講就有更多優惠。

  購保險必須親赴香港 後續警惕法律和監管

  整體來看,香港保險公司採取嚴格核保,寬鬆理賠經營理念,具有較高理賠成功率。王薇告訴記者,香港保單有一個“不可爭議”條款,規定保險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佈生效兩年以上的壽險保單“作廢”。“簡單來説,保險公司以投保人隱瞞、漏報、誤告等理由予以抗辯的期限是兩年,超過兩年保險公司便不得以此為由拒付賠償金。”

  香港保險業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嚴進寬出。“很多客戶會比較擔心理賠,理賠的時候客戶不必去香港,客戶只需要把相關的資料寄送給保險公司,或者寄送給經紀人,或者是代理人,保險公司審核之後就會給客戶理賠。”王薇表示,比如説國內的三甲醫院都是香港的保險公司所認可的,也包括一些私立醫院。以重疾為例,只要確診,客戶就可以申請賠付。如果購買的是健康醫療性的産品,客戶有住院醫療,那麼客戶就需要有住院醫療等相關的單證向保險公司申請賠付。

  不過,如此大的誘惑帶來的不僅是香港保費的內地佔比份額快速增加,對於投保人來講,高額保障背後已存在多重隱患。

  對於不少內地客戶都較為關注的購買香港保單是否合法合規的問題,記者從廣東保監局了解到,按照我國當前的法規,內地居民赴港期間向香港保險公司購買保險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內地投保或在內地填寫投保書、繳納保費,再由推銷人員將投保單、保費攜帶到香港的保險公司簽發保單的行為則屬於違法行為。內地消費者必須親自到香港,並持有當天的入境記錄,這樣才能在香港的保險公司簽單和付費。

  “由於香港和內地法律環境不一樣,大部分的國內客戶對香港的法律法規不是特別了解和熟悉,而且在香港請律師的費用比較貴。”王薇指出,再加上香港這幾年也在不斷完善相關的監管制度,法律風險和監管風險都會影響後續保險理賠等服務。

  業內人士表示,在香港簽訂保單會按照香港法律規定來執行,涉及到法律適用問題,包括糾紛解決,香港和內地的法律體系不同,內地客戶需要適應;一旦發生理賠糾紛,投保人就可能遭遇境外訴訟,會付出高額成本和諸多不便。

  還需關注貶值風險。內地客戶赴香港買保險,如果是長期儲蓄型且以港幣和美元計價的保單,匯率風險則較大。長期來看,香港保單未必有其聲稱的高收益。因此,投保時應注意是以港幣結算還是人民幣結算。

  另外,在內地,保險業有保險保障基金,如果有保險公司依法破産,其有效資産又無法賠償所有保單損失時,這筆保障基金就能使保單持有人的損失低於保額的10%。如果在境外購買,一旦保險公司破産,投保人很可能血本無歸。不過,為免除投保人的後顧之憂,目前的香港保險法規也對此作出規範,即在保險公司出現償付能力不足被合法破産後,有關部門將對其進行清盤,投保人可以通過登記債權獲得一定補償。

  -小貼士

  內地人士赴港購買保險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1.購買正規的香港保險需投保人親自來港,如果是父母為不滿18歲的兒女投保,孩子無需來港;

  2.投保時除了旅行證件外,還需要攜帶身份證,父母為孩子投保則需要攜帶孩子的出生證;

  3.投保人投保申請須由保險公司查驗,備案投保人的有關身份證件和入境證明等文件,以確保投保人購買保單之日在香港,從而保證保單的合法性;

  4.在確定可以有效投保的基礎上,投保人在保險代理人的幫助下,如實填寫保險申請書以及相關文件;

  5.在簽訂保險合同時,投保人須在香港銀行辦理一張銀行卡,存進繳納保費所需的款項。今後每年繳費時可以通過銀行進行轉賬,但需要一定的手續費。

  此外,建議內地居民赴港投保前在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核實保險經紀公司和保險公司的資質,並確認保險代理人的資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