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保險規模4年漲26倍 生態圈擴圍現三大趨勢
- 發佈時間:2015-11-20 09:03:45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郭偉瑩
編者按:在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潮流中,與銀行、證券等其他金融行業相比,保險業的步伐邁得更快。以往為搶風頭而推出的奇葩保險産品已逐步淡出。保險機構的精準行銷已經從嘗試到初步見效,JBAT四大巨頭虎視眈眈,保險生態圈擴圍展現新趨勢。網際網路新技術的運用對信託業態的改變同樣不容小覷。有人預測,風生水起的網際網路金融一詞十年後將消亡。如果這一天真的到來,我們將迎來金融業真正的春天。
2015年,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産品誕生。而與銀行、證券等其他金融行業相比,保險業與網際網路的結合更早,融合的形式更多,獲得的收益也會更多。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4年,網際網路保險規模提升26倍。
未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物聯網的盛行以及大數據的興起,網際網路與保險業的結合將産生更深遠的影響,“網際網路+”保險業出現三大發展趨勢。
大數據讓保險更精準
在淘寶上瀏覽過的産品,會在不經意間再次晃蕩在你瀏覽的其他頁面中,這已不是什麼稀罕事,這就是當下熱門的所謂精準行銷。
在保險業,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保險公司的精準行銷已經從嘗試到初步見效,精準行銷的渠道已經從網際網路新渠道擴展到其他傳統渠道。通過精準行銷,保險公司正在讓大數據成為紅利,進而變現可期。
傳統保險模式運作下,保險公司評估消費者的風險因素只有性別、年齡等簡單維度,這也導致部分保險産品定價保守,且産品同質化。而在大數據時代,風險特徵的描述數據極大豐富,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大數據摸索更全面的風險特徵,産品細分和個性化設計成為可能,並精細化風險管理和成本管控。
保險公司對於數據有本能的訴求,但簡單獲取數據違背商業原則,因此對數據的利用一般並不來自直接共用,而是與擁有用戶大數據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之間進行數據合作,這在業內已經有了案例。通過大數據方案,某險企電商運用相關模型挖掘成功購買保險産品的高價值客戶,分析高價值客戶的客群特徵,包括基本用戶畫像和上網行為等,並依此在全網擴充目標客群,最後做線上精準行銷的廣告投放。上線後的真實效果是,實驗組廣告點擊率比對照組提升了361%。
這種利用網際網路思維進行的精準行銷已經不僅局限于網際網路業務,更被嘗試于傳統渠道。
比如,太平人壽依託大數據技術構建精準行銷體系,在銀保渠道聯合工行、建行、浦發銀行開展精準行銷項目,通過對客戶管理系統的數據分析,更準確定位目標客戶,找準客戶需求,匹配更具有針對性的産品和服務行銷,取得了簽單成功率、件均保費、新業務價值等指標的明顯提升。
同時,大數據也有助於保險公司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精準定價。保險公司能夠通過可穿戴設備、移動醫療、車載設備等更多方式收集海量數據,依託大數據技術,刻畫出更加真實、直接的客戶風險,使基於用戶健康資訊和習慣的個性化精準定價模式成為可能。
網際網路資本與保險業融合
網際網路與保險的交集大致始於2012年年中,當時淘寶網和京東商城兩大電商平臺蓄力保險頻道,吸引了平安、人保、太保、泰康等諸多創新業務領先的險企入駐,當時某小型壽險公司更是以“3天1億元”的銷售業績,刷新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10年來的首個單團紀錄,讓整個保險業走在了網路金融的前列。
2013年11月,眾安保險誕生,因為是由三位馬姓大佬執掌的阿裏、平安和騰訊牽頭出資設立,這家公司尚未成立就引發了業內的強烈關注。如今,兩年時間過去了,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已經不只一家。
2014年我國網際網路保險保費收入859億元,同比增長195%,我國網際網路保險迎來了高速發展,同時,網際網路保險呈現出銷售渠道多樣化、場景化,網際網路産品也越發豐富起來。
如今,2015年,網際網路和保險的融合更體現在兩種資本與兩種領域的相互滲透上。
在網際網路JBAT四大巨頭中,阿裏和騰訊此前已聯手投資設立了眾安保險,今年又被傳出均在申請壽險牌照,阿裏也實現了對國泰産險的控股,京東近日也宣佈將在四川成立京東網際網路財險公司。他們,已經作為一隻站在保險圈的最新資本力量,宣告著保險業對於他們或投資或佈局的價值。
另外,險資也在佈局網際網路。一種形式就是網際網路金融業務,這是最普遍的;一種形式是電商平臺,這在國壽、太保等大型險企身上有著統一體現;還有一種形式是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如平安、陽光等佈局P2P平臺等。這些形式都多少與金融保險業務相關,還有一大類投資與新興的産業相關,如國壽、平安等投資打車軟體Uber等,也體現了險資分羹朝陽産業的願望。
靠保險拓展上下游産業
網際網路重塑的還包括保險生態圈。隨著新技術和新環境的到來,網際網路保險生態圈,被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提及。
網際網路巨頭做金融,靠的是日常生活方式作為入口,然後再提供一些金融服務,最終進入金融産業。而保險企業在內的金融機構,現在則是希望通過金融服務作為起始點搭載到網際網路裏去,比如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最領先的平安,開發平安好車、平安好房等,都是想通過金融服務延伸到生活服務。
這兩種方式可謂殊途同歸,都是要建立一個閉合的生態圈,提供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全方位服務和各類金融理財服務,將客戶牢牢把握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一種方式是做保險上下游的産業鏈的整合和延伸。比如,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滲透,壽險業將通過集中醫、藥、健康、養老、投資等在內的關聯産業和客戶,整合衍生産品和相關增值服務,最終形成一個網際網路保險的生態圈;另一種方式是提供包攬客戶醫食住行玩的所有基礎服務,滿足客戶日常生活所想所需,全方位體現並成就客戶價值,讓客戶認知到保險企業具有的巨大價值和能量,從而建立起信任感與忠誠感。這種全方位的“生態圈”為客戶提供了一種良好的消費體驗,從傳統圍繞保單“物”的經營轉變為關注客戶本身“人”的經營。
保險行業一直在探討用什麼樣的方式作為轉型發展的新入口,網際網路時代對人們思維、消費等多維度行為習慣的顛覆性改變,表明未來幾十年僅依靠保險本身已不太可行了,其他金融形態、其他生活産品平臺是不是可以作為保險的新入口?倒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