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係電商慢熱 “網際網路+”代理人互補式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9-08 08:04:16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保險公司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覬覦之心由來已久。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絕大多數保險公司均已成立電商部門,通過官網直銷或第三方平臺代銷的方式發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同時,中國太保、太平保險、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華聯合財險和大地保險等公司設有獨立的電商公司。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日前獲悉,人保財險、富德生命人壽亦對申請成立電商公司有所考慮。

  一位保險公司電商部門負責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險公司的電商公司隊伍會逐漸擴容,現在除實力較強的保險公司一步到位外,其餘保險公司的態度相對謹慎,大多通過成立電商部門,運用官網、APP和第三方平臺等方式介入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究其原因,“其實,各家公司都在等待時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是未來的藍海,但現在處於方興未艾的發展階段,保險公司大舉進軍成本過高,並不划算。各家保險公司都是在儲備人才、技術和資源等,以備能夠隨時投入戰鬥。”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發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對保險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險公司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可以解放代理人隊伍,降低保險公司人力成本。不過,從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發展現狀來看,其佔比仍然較小,客戶消費習慣一時難以改變,而個險的含金量又較高,同時業內正在調整以銀保為主的業務結構,因此一些保險公司也在同步壯大代理人隊伍,實現互補式發展,學會用多條腿走路。”

  成立電商公司時機並不成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下稱“中保協”)獲悉,今年上半年,中保協的67家財産險會員公司中,共40家公司開展了網際網路財産保險業務,新增7家公司;整個行業有75%的人身保險公司開展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較上年底增加4家公司,總數達到56家公司。

  不過,一位保險公司網際網路業務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雖然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數量逐步增加,但並不意味著保險公司希望通過成立電商子公司的方式來發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對於原因,該負責人表示,“除監管層審批的原因外,一是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佔比較小,二是成立電商公司的成本較高。”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網際網路保險市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816億元,與上年網際網路保險全年總保費水準接近,佔行業總保費的比例上升至4.7%,但保費規模依然有限。

  開心保執行董事李傑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階段,保險公司通過成立電商公司的方式來發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成本較高,而且缺乏成熟的客戶流量引入機制,銷量難以保證,因此保險公司更多的是選擇通過官網、官微、APP以及第三方平臺等方式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進行漸進式的探索,這樣保險公司既能夠降低運營和推廣成本,保證銷量,又能夠為未來在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上的發展積累經驗、技術和資源。”

  以中保協財産險會員公司為例,今年上半年,中保協財産險會員公司通過第三方網站合作的網際網路業務保費規模累計約24.46億元,佔比6.73%,較上年末增加1.26個百分點;通過移動終端(APP、WAP和微信等方式)共實現網際網路保費約27.38億元,佔比7.54%,較上年末增加3.52個百分點。

  前述一位保險公司網際網路業務負責人認為,“現在客戶並沒有充分形成網際網路保險的消費習慣,保險公司通過網際網路更多的是銷售理財型保險、短險或贈險,等到市場發展更加成熟時,保險公司的電商公司才會陸續涌現,保險公司也會將壽險、重疾險、分紅險、醫療險和養老險等搬到平臺上來。”

  網際網路和代理人優勢互補

  人保健康副總裁董清秀表示,“網際網路渠道興起對個人代理渠道有一定衝擊,但並不會完全取代。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保險産品種類眾多,有的保險産品較為複雜,普通民眾對保險術語也未必充分理解,因此需要代理人對其進行詳細解釋,線下代理人的這種優勢是網際網路渠道無法替代的。”

  二是因為保險産品銷售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核保,不同的險種對核保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險種對客戶資訊的要求較高,在目前我國個人資訊和信用基礎還並不十分完善的環境下,完全通過網際網路渠道實現所有保險産品的銷售並不現實。

  此外,受消費習慣的影響,部分客戶還是更喜歡通過與代理人面對面溝通後再購買保險,網際網路渠道可能更受年輕人的青睞。可以説,不同的保險産品各有特點,適合其銷售的渠道也不盡相同。未來,網際網路會在保險公司眾多銷售渠道中佔有更為重要的地位,個人代理人渠道也會因其獨特的優勢而繼續存在。

  同方全球人壽首席人力資源及行政官王前進也認為,“人是保險公司發展的關鍵,網際網路和代理人是一種並行不悖的關係,以同方全球人壽提出建立的數字化平臺為例,一定是線上和線下結合,而不是只注重線上,不注重線下。”

  的確,在上市保險公司近期披露的中報中亦可窺見其對代理人的態度,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的個險代理人隊伍迅速擴充至95萬人,使其上半年的個險期交超過去年全年量;中國平安(601318,股吧)的個險代理人規模增加至80萬人,較上年末增長25.5%;太平保險、中國人保、新華保險的個險代理人則維持在10-20萬人次的水準。

  在保險業內從事過産品開發和渠道管理等業務,現信誠人壽資深代理人王雅楠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未來,我國代理人可能會發展到類似于國外發達國家目前的階段,即代理人數量偏少,但高、精、尖。同時,網際網路與代理人會不斷融合,形成一種相互配合的關係,網際網路將産品細分、推廣,代理人專登出售、服務。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銀保、代理人和網際網路等多條腿走路,才能夠實現利益最大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