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養老險個稅遞延步伐漸近 撬動養老金大池子
- 發佈時間:2015-03-12 00:00: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郭偉瑩
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近日表示,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估計在今年落地,他對此充滿信心。一些業內人士也呼籲,加快這一政策落地,將有效撬動作為我國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這個巨大的資金池。
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是指允許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投保人在個稅前列支保費,等到將來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稅,這是一種通過降低投保人當期稅務負擔的稅收優惠。
一般來講,養老保險體系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政府“兜底”的基礎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個人商業保險。
從我國養老體系看,由於起步晚、體制尚未理順等原因,第二、三支柱十分欠缺。
“作為第三支柱的商業養老保險與民生聯繫緊密,在美國、歐洲等地的整個養老資金池中佔到30%、40%的比重,而稅收遞延在撬動這個市場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皓説。
從國際慣例來看,給予稅收優惠是促進第二、三支柱發展最有效的手段。美國著名的“401K計劃”,即美國《國內稅收法》第401條K項規定,對企業年金實行個稅遞延優惠。這一優惠自1981年實行,使得美國企業年金市場得到迅速發展,也為美國的養老金市場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長期資金來源。
我國在老齡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養老資金的多渠道籌集越來越緊迫,商業養老保險市場潛力巨大,用稅收小杠桿可以有效撬動這個大池子。
事實上,對於探索發展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早在2009年,國務院在推動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的文件中已明確,但這一政策一直沒有落地。
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李克穆認為,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推進緩慢的原因是一些技術層面的問題沒有解決,比如財政支援的問題等。
隨著養老問題越來越凸顯,業內對商業養老險“個稅遞延”的呼籲越來越強烈,去年,保險“國十條”中已經明確將開展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已明確,將推出這一商業養老保險。
“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潛力巨大,要想發揮作用,第一需要的就是稅收支援。”浙江保監局局長馬學平説。
記者了解到,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保監會、上海市對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已做了大量研究,業內預計該試點最有可能在上海率先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