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業首個以房養老産品或很快亮相

  • 發佈時間:2015-03-03 01: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黃俊玲  責任編輯:孫毅

  春節前夕(2月17日),中國保監會官網發佈《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統計制度》的通知,要求參與以房養老試點的企業自3月1日起逐月上報業務開辦情況。

  然而,記者近日從各家參與試點的保險公司獲悉,儘管保險版以房養老從去年7月開始試點至今已過去8個月,但目前市場上還沒有正式推出過一款産品。在此背景下,保監會的上述通知,使得業界關於第一批保險版以房養老産品即將推出的預期有所升溫。

  就此,記者近日向多家前期有意參與試點的保險公司進行了諮詢。多家公司表示,目前仍在研究方案階段。去年第一個向保監會報送方案的幸福人壽,其內部一位人士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透露,公司的以房養老保險産品已經修改了很多次,目前還沒有得到保監會的正式批文。不過該人士預計,保監會很快會批復(該産品)。

  市場尚無相關産品推出

  所謂保險版以房養老産品,是指保險公司開辦的將住房抵押與終身養老年金保險相結合的創新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其原理是:老年人將其自有産權房抵押給保險公司,每個月可以從保險公司領取到一筆給付金,老人去世之後,保險公司將房子拿去處置,處置所得優先用於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再有剩餘則歸老人的繼承人所有。

  資料顯示,保監會從2014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四地啟動保險版以房養老的試點工作,試點期為兩年,面向對象為60歲以上,擁有房屋獨立産權的老年人。然而,由於産品較為複雜等因素影響,如今雖然距試點開始已過去8個月,但市場上目前還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正式推出“以房養老”保險産品。在此背景下,保監會春節前夕的這則通知,也使得業界關於第一批保險版以房養老産品即將推出的預期開始升溫。

  按照保監會的最新通知,為了適時掌握試點業務開辦情況,要求參與試點的險企自2015年3月起以月報的形式逐月上報以房養老試點業務開辦情況。記者獲悉,險企被要求上報的內容非常詳細,對於業務情況更是要求“逐單”統計。統計內容包括住房抵押情況和養老保險情況。

  險企多持觀望態度

  記者從業內獲悉,此前有7家保險公司參與了保監會關於以房養老的前期討論,包括幸福人壽、合眾人壽、泰康人壽、太平洋人壽、平安人壽、中美大都會人壽及中宏人壽。

  對於方案目前的情況,幸福人壽一位內部人士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透露,幸福人壽以房養老的保險産品已經修改了很多次,目前還沒有得到保監會的正式批文。不過,該人士預計,保監會很快會批復(該産品)。此外,據了解,合眾人壽已經有了以房養老的工作時間表,預計二季度會向保監會報送具體方案。而平安人壽和泰康人壽目前仍處在研究階段,還沒有向保監會報送以房養老的保險産品(方案)。此外,更多的保險公司暫時選擇了觀望。

  保險版以房養老作為一個新事物,設計難點在哪?險企因何謹慎?

  中國“以房養老”的首倡者,幸福人壽監事會主席孟曉蘇此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曾表示,“這個保險産品比較複雜,其設計的難度在於未來房價漲幅難以計算,與我一起做以房養老産品研究的教授説,現在都已經算壞了兩台電腦也算不出來。此外,每人平均壽命也需要重新測算。再回過來看,雖然全國人口的平均壽命數據有了,但是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這幾個地區人口的平均壽命又有可能不同。”

  某險企陳先生坦言,現在還沒有險企推出此類産品,主要是因為這類業務難賺錢,而且風險還比較大,特別是來自房地産市場的風險,住宅和商業地産的風險還不一樣。總體而言,現在看不清楚這類業務的盈利模式,所以保險公司觀望者居多。

  某險企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在與記者交流時也坦言,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風險比較大,而且目前還沒有比較好的轉移風險的方式,只能依靠這類業務自身的發展來消耗風險,所以保險公司方面不是特別積極。此外,保險公司在參與以房養老業務的過程中,還面臨房地産轉讓方面的高稅收等問題,這無疑會影響到參與者最終的利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