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愛情保險來襲 你能hold住嗎?

  • 發佈時間:2014-11-05 05:31:43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愛情險、脫光險……時下,各種標新立異的網際網路保險産品層出不窮。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3年國內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公司從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長達46%;規模保費從32億元增長到291億元,三年間增幅總體達到810%,年均增長率達202%;投保客戶數從816萬人增長到5427萬人,增幅達566%。

  快速增長的背後,是網際網路保險必要監管的缺乏。

  基於此,今年4月,保監會發佈《關於規範人身保險公司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日前,相關媒體報道《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正在行業內部小範圍地徵意見,或在年內新規落地。不過,東莞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盧建強表示,目前並沒有收到上級單位的相關通知指示,也沒有收到相關的意見反饋。業內人士表示,網際網路保險的監管新規遲遲未出,在監管的空白期,很多保險公司在網際網路操作的模式不規範、定位不明確,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出臺相關的政策規範其行為和操作模式。

  標新立異保險來襲

  今年9月初,部分理財型保險産品在天貓旗艦店遭遇“下架潮”,引發了市民對網際網路保險的關注。去年“雙11”,網際網路保險産品贏得了滿堂紅。在此特殊背景下,隨著今年“雙11”網路行銷大戰的來臨,網際網路的保險産品行銷狀況如何?消費者又該如何規避風險選擇適合自己的産品?

  筆者在天貓旗艦店看到琳瑯滿目的保險産品,其中不乏理財型的保險産品。最貼合節點的莫過於招商信諾的愛情保險,該險種以“愛情諾言、為愛規劃、為愛理財”等廣告語宣傳。據悉,該愛情保險屬於兩全分紅型理財保險,保額可以從895元至897元之間挑選,五年期滿有11.7%的保底收益,5年累計預期收益25%。截至11月4日14時,該愛情保險已經累計462筆交易。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其實該險種是用“愛情”包裝的理財産品,雖然其收益高達25%,但高風險與高收益並存,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消費者入手時需謹慎。

  另外,在網際網路創新動作頗大的平安産險也推出了“脫光險”,購買該産品的消費者若是一年後結婚即可獲得最高4999元的蜜月禮金。該産品將於11月11日0點限量發售,筆者看到平安保險商城官網上挂出此類産品。

  盧建強表示,“愛情險”、“脫光險”等險種是保險公司的行銷噱頭,只能起到廣告行銷的作用,提高其曝光率和知名度。

  理財師協會會長馬志平表示,目前,網際網路推出的保險不是主流的保險,以增加曝光率,增加空間安全感為主。如保險公司和網店合作推出的網際網路險種——退貨險。

  需求促進網際網路聯姻保險

  隨著網際網路的紅火,網購成為消費者選購産品的最為快捷渠道,因而網店的服務品質也直接成為消費者光顧的因素之一。

  在運營一間銷售水晶手鍊的網店主楊先生表示,為了展示服務,增加消費者的網購信心,他會為消費者購買退貨險。

  據悉,退貨險是網際網路保險的一種産品。保險公司按照網店的退貨比例設定保險額度。若消費者因貨物不合心意,要求退貨時,保險公司支付郵費。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表示,網際網路保險的發展,得益於網店的發展,不少電商平臺與保險公司捆綁合作,推出順應時代潮流的産品。商家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杯羹,於是青睞購買價格不高的網際網路保險産品,用以完善自己的服務。

  “在網上選購一些保險産品,節約了時間成本,幾十元就可以給自己買一段時間的保障。”市民嚴先生表示:“去年我要去外地出差,在某保險公司的官網體驗了網際網路保險,在網站上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取不同額度和保障範圍的保險産品,蠻便捷的。”

  馬志平表示,網際網路的優勢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在短時間內,網際網路保險可以較為便捷地為市民提供服務,市民可以針對自己的需要,將險種的時間和額度進行自主的調整,花幾十塊錢管理自己一段時間。這樣消費者可以節省時間成本,保險公司也節約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佣金成本。

  “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佣金成本和人力成本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馬志平表示。

  網際網路保險滿足各種需求

  網際網路保險是純粹的網上買保險嗎?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網際網路保險是通過大數據等技術,依據用戶的需求進行私人定制。

  財經專家高智康曾説:“網際網路門戶最大的價值就在於渠道價值。網際網路金融分流了銀行業、信託業、保險業的客戶,加劇了行業競爭。”

  他認為,網際網路金融門戶是指利用網際網路進行金融産品的銷售以及為金融産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臺。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價”的模式,採用金融産品垂直比價的方式,將各家金融機構的産品放在平臺上,用戶通過對比選擇合適的金融産品。

  他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門戶多元化創新發展,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財投資服務和理財産品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提供保險産品諮詢、比價、購買服務的培訓門戶網站等。

  對此,平安公司在網際網路創新方面動作頗大,從2000年開始,中國平安推出官網直銷渠道,除在傳統的官網、門店和保險代理人渠道外,還將開通“微門店”購買渠道。平安公司作出革新後,一大批險企官網陸續開通。目前,已有50多家保險公司觸網。

  筆者在天貓旗艦店上發現琳瑯滿目的保險産品,如境外留學險、銀行卡盜刷險、車險、疾病險、理財保險等險種,各個險種的産品都羅列在網頁上,消費者可以清晰明瞭地了解保險産品的條款、額度、保障的範圍和時間等。除此之外,在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迅速發展的同時,不少保險公司貼合新聞的熱點,推出“奶粉險”、“霧霾險”、“高溫險”、“賞月險”等標新立異的網際網路險保險産品。

  對此,盧建強表示,標新立異的險種只是起吸引眼球的作用,而保險的主要功能應該以保障功能為主,具備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財政穩定、企業發展、財産安全等功能,不可忽略其保障的功能。

  馬志平表示,這些險種只能起到吸引客戶眼球的作用,是保險公司應景的産品,而從另一方面來看,網際網路保險缺乏必要的監管。

  網際網路保險處於監管空白期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3年國內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公司從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長達46%;規模保費從32億元增長到291億元,三年間增幅總體達到810%,年均增長率達202%;投保客戶數從816萬人增長到5427萬人,增幅達566%。

  從以上數據可看,網際網路保險的發展日益壯大,以其便捷、低成本、高效作為傳統保險的有益補充,具備不俗的發展前景。然而,網際網路保險監管的空白,讓其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蘊藏不少風險,也阻礙其正常發展。

  馬志平表示,在網際網路保險的操作過程中,售後服務環節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若售後服務跟不上的話,會成為網際網路保險的盲點。另外,網際網路保險的主流客戶群在一定的程度上缺乏專業的知識和能力,經濟承受能力有限,造成流動性風險較大。

  他認為,除上述原因之外,網際網路保險能否突破跨區域銷售限制也是一個重要的命題。

  據悉,《辦法》將引導網際網路保險産品突出保障功能,還可能放開部分簡易網際網路保險産品的經營區域限制。

  業內人士表示,網際網路保險的監管新規遲遲未出,在監管的空白期,很多保險公司存在網際網路操作的模式不規範、定位不明確的狀態,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出臺相關的政策規範其行為和操作模式。

  ■話題

  網際網路保險是否能取代傳統保險?

  對此,馬志平表示,其發展是順應時代的發展的,因為保險公司如百貨公司的櫃檯銷售一樣,只能通過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公司的行銷模式進行行銷,消費者很難了解具體的運作模式,也對産品不甚了解。

  而盧建強則表示,網際網路只是保險行業行銷的手段,個人行銷保險還是主要的行銷模式,這是必要的經濟手段,不能被取代,網際網路保險只是保險行業的補充,是傳統銷售模式的有益的補充。

  他認為,網際網路保險只能做簡單的産品推薦,難以應對負責的保險産品的規劃設計。因為每個個體不同,需要按照各自的需要,設計出符合其需要的産品,人是不能被替代的。科技發展的需要,很多行銷方式或者會層出不窮,但是傳統的銷售模式還是主流。

  另外,盧建強指出,消費者在購買網際網路保險的時候,要遵守兩個原則。首先,按照自己的保障需求購買産品;其次,依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量力而行,按照自己的需求購買相應的産品。

  馬志平則認為,買網際網路保險要關注四個因素,首先要看清該保險産品是在哪個保險公司、哪個保險代理公司購買;其次,查詢清楚是否為虛假的門戶網站,或者是假冒偽劣的門戶網站,要從正規的渠道和網站去購買産品;隨後,消費者要關注選購的産品是否適合自己,是否按照自己的需要購買;最後,消費者要關注理賠事宜,在你的這個區域有沒有本地區的服務支援的機構。

  ■連結

  何謂網際網路保險?

  網際網路保險,是相對於傳統的保險行銷方式而言的,實質上就是保險電子商務或者網路保險。網際網路保險實現保險資訊諮詢、保險計劃書設計、投保、交費、核保、承保、保單資訊查詢、保全變更、續期交費、理賠和給付等保險全過程的網路化。

  網際網路保險是新興的一種以電腦網際網路為媒介的保險行銷模式,有別於傳統的保險代理人行銷模式。網際網路保險是指保險公司或新型第三方保險網以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技術為工具來支援保險銷售的經營管理活動的經濟行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