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走出買保險的誤區 理清購買保險順序

  • 發佈時間:2014-09-26 14:40:26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雖然多數父母有給孩子買保險的意願,但也存在一些認識誤區。

  誤區一,很多父母覺得寶寶現在很健康,不需要買重疾險等保險。其實儘早購買一份適合寶寶的保險比較好,因為年紀越輕費用越低,並且越容易被保險公司接受承保。身體健康才有資格買保險,保費也與年齡和健康狀況密切相關,這也是寶寶買保險杠桿率高於父母,性價比非常可觀的原因。“給孩子買的第一份保險應該是重大疾病保險。”啟元財富理財顧問程滿清如此建議,因為保險的本質是為了家庭提供一種保障,而重疾險對生病、人壽的保障更大。

  誤區二,給娃娃買教育儲蓄險,收益率放第一位。雖然香港保險的分紅率及收益率在過去很長時間都超過國內,但目前也在5%左右水準。據筆者從上述四家保險公司重疾險計算收益率情況看,友邦産品的分紅金額以現時積存息率4.00厘計算,而宏利紅利以年利率3.50厘積存升息,安盛是按照年利率2%來設置預期收益。不過,所有收益率只是在當前時點基於當前市場環境給出的一個預期收益,隨時可能發生變動,為非保證性收益。“從這個角度看,純粹比較收益率並沒有太大意義。如果追求收益率不妨在國內做點收益率更好的投資,這樣更有優勢。”一位理財專家表示。

  誤區三,弄不清楚購買保險的順序。不少父母並不清楚家庭成員投保的先後次序,沒有想到及早為家庭支柱安排好基礎保障。一般保險保障對象則是維持家庭生計的人,也就是家庭支柱。因為當家庭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不幸身故時,依賴其生活、受教育的家屬會面臨經濟上的困難。如果事先安排了保險,家屬生活的問題便能獲得解決,這就是保險保障的最主要功能。因此,正確做法是家庭的主要創收者,給家庭帶來最多經濟價值的那個人才是最應該買保險的人。證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