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網銷保險 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

  • 發佈時間:2014-09-16 09:17:39  來源:成都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網銷理財型保險産品憑藉高收益回報率,曾一度受到市場熱捧。但近期,多款網銷理財型保險産品卻集體上演“下架潮”。昨日,記者在天貓商城、淘寶網上搜索“萬能險”發現,數十家人身險公司中僅剩幾款萬能險在售。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網銷萬能險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而監管機構在逐漸加強監管。

  ·現象·

  網銷“萬能險”遇冷

  “兩個月前購買了弘康人壽‘理財日’系列産品,今天發現已經下架。”昨日,在春熙路一家貿易公司上班的白領王女士告訴記者,她曾在網上購買多家保險公司的萬能險,近日發現不少已經處於下架狀態。對很多如王女士一般習慣網購理財産品的市民來説,這是一件頗為意外的事件。

  記者分別在天貓商城和淘寶網搜索萬能險,在天貓商城中,數十家人身險公司中僅有五款萬能險還在售,而淘寶網則更少,只有三款在銷售中。

  ·原因·

  加強監管力度 宣傳許諾不合規

  曾經大熱的理財産品,為何集體遭遇下架?一位民生保險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下架産品的根本原因是監管機構在逐漸加強市場監管,網銷許諾給顧客的高收益是不符合監管機構要求的。 “網銷萬能險,多是短期産品,從三個月到三年、五年。萬能險可提供2.5%的保底收益,給出5%-6%的高收益並不現實。”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網銷過於強調收益率,而忽視産品本身的功能。

  對於此次叫停,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萬能險的宣傳多使用預期收益率為噱頭誤導客戶,其次是打“理財牌”,頻繁使用“低門檻”“高收益”“超短期”等用語,甚至將保險産品與貨幣基金、活期存款等進行對比,違反監管規則。

  ·警示·

  保險≠理財 線下購買要錄音

  專業人士指出,保險,無論是萬能險還是其他險種,其應有之意是強調對消費者生命、財産安全保障,就此而言,保險並非普通理財産品,過於強調其理財賺錢的功能,顯然不恰當。

  “線下向顧客銷售産品都要錄音,會接受稽查,就能很好地避免有的業務員誇大其詞,違反監管機構的規定。”泰康人壽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網銷保險與投資理財並不能簡單劃等號,購買理財保險,需要了解産品的特點和保單利益的不確定性,並願意承擔相關風險。

  ○小知識

  何為萬能險

  萬能險是理財險的一種。除了享受一般壽險的保障外,還可分享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之所以稱為“萬能”,是因為在投保後,消費者可根據不同需求調整保額、保費及繳費期。

  作為低門檻、高收益、零手續費的理財産品,萬能險在網上颳起一股旋風。

  ○政策法規

  壽險公司開網上業務

  償付能力有硬指標

  “今年4月,監管機構曾發佈《關於規範人身保險公司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要求,償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150%以上的壽險公司,才可以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而且要説明保險産品屬性,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字樣並充分履行風險提示義務,並強調不得片面或誇大宣傳過往業績,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