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資管何以擁抱發展的“春天”

  • 發佈時間:2014-09-16 09:15:00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正如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出席9月4日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成立大會時所言,保險業改革發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保險資産管理面臨難得的機遇和廣闊的空間。

  “新國十條”的發佈無疑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保險業的社會地位,新政的逐一落地以及保費的增速加快也將毋庸置疑地為保險資管業帶來發展的“春天”,然而問題在於保險資管業要如何增強實力來更好地擁抱“春天”?

  3倍規模迎機遇

  “近年來保監會以簡政放權為切入點,積極推進保險資産管理市場化改革,拓寬投資渠道,簡化投資比例,支援業務創新。通過轉變監管方式,推行保險資産管理産品註冊制,擴大了保險資産的配置空間,激發了市場活力,提高了投資效益。”項俊波表示,去年全行業實現投資收益3658.45億元,同比增長75.45%,平均投資收益率達到5.04%,是近4年來最好水準。10年來,保險資金運用已累計實現投資收益17967億元。

  而根據泰康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執行官段國聖的測算,“新國十條”指出,到2020年我國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産總值)達到5%,按照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兩個“翻番”目標,2020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有望達到100萬億元,那麼屆時的保費收入就是5萬億元,大約是2013年保費收入的3倍。

  過去10年,保費收入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6.6%(加入保戶投資款和獨立賬戶本年新增交費後的保費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8.9%),而保險運用資金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4.4%,增速顯著快於保費增速。2013年,保險業資金運用餘額不到7.7萬億元,按最保守的估計,到2020年資金運用餘額同樣達到2013年的3倍,其規模也在20萬億元以上。

  “即使考慮到基金、券商等機構的競爭,保險公司資産外部委託管理的趨勢等因素,保險資管業的發展空間也是巨大的。”段國聖直言,“保險資管業的首要任務是做好保險資金的投資運營。保險業的快速發展將為保險資管業提供持續、穩定的委託資金。”

  實力不足遇挑戰

  然而,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20萬億元的資金規模為保險資管業帶來的不僅是機遇,同時還有巨大的挑戰。段國聖坦言,在大資管時代,與券商、信託、基金等之中的優秀機構相比,當前保險資管業的投資能力、風險管控能力、業務開拓銷售能力等仍存在一定差距。

  “新國十條”指出,要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獨特優勢,鼓勵保險資金支援民生工程和國家重大工程,鼓勵保險公司通過多種形式為科技型企業、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等發展提供資金支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也提出要積極發揮保險的功能與作用,促進更多保險資金直接投向實體經濟。

  事實上,當前,保險資金已經通過債權、股權投資計劃等方式參與到民生工程和國家重大工程,但在支援科技型企業、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産業方面投資規模尚小,乏善可陳。

  對此,段國聖強調,在經濟下行、房地産市場回落和地方債務風險累積的背景下,保險資管業需要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尋找新的投資途徑,拓展投資方式,通過投資企業股權、債權、基金、資産支援計劃等多種形式,在合理管控風險的前提下,為科技企業、小微企業等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援,實現投資收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值得注意的是,保監會9月4日下發了《寧波市創建保險創新綜合示範區總體方案》,也明確鼓勵保險公司以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大額協議存款以及在寧波設立區域性資産管理公司等方式,參與寧波的重大基礎設施、保障房、産業投資基金、創投企業以及社區養老、醫療機構等建設,支援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産品創新為核心

  面對挑戰,項俊波要求,保險資管業要主動作為,加快業務創新,完善專業化管理體制,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探索保險投資管理産品化、投資者機構多元化等新模式和新途徑,提升行業競爭力。並且要時刻繃緊風險防範這根弦,採取綜合措施,加強風險監測,健全風控機制,標本兼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段國聖則認為,在“新國十條”的政策背景下,保險資管業應該抓住有利時機,按照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思路做好專業分工,建立與不同投資領域的專業要求與投資規律相適應的治理架構,更好地適應大資管時代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資管時代,保險資管要和銀行、證券、信託、基金等展開全方位的競爭,産品成為能否在競爭中獲勝的關鍵。保險資管産品是保險資管業區別於其他金融業態的標識,也是保險資産管理的核心,保險資管業所有的創新都體現在産品中。

  對此,段國聖表示:“面對其他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與強力衝擊,傳統的保險産品及保險資産管理類産品與現階段的市場需求尚有差距,不具備競爭優勢,如何正視差距、縮小差距,進而以産品為業務的本原體與最終載體,進行戰略與市場佈局,這關係到保險資管業的前景和市場地位。”

  “新國十條”提出,要探索保險機構投資、發起資産證券化産品,積極培育另類投資市場。這些政策的落實都離不開産品創新,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競爭的加劇,可以預計,保險資管産品的創新步伐將會加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