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政策信用險商業化仍待時機

  • 發佈時間:2014-09-16 02:00: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保險業新“國十條”提出“加大保險業支援企業‘走出去’的力度”後,出口信用保險市場成為金融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國內外貿易的佈局重點之一。保險公司人士表示,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簡稱短期出口險)和國內貿易信用險(簡稱內貿險)在助力企業快捷、低成本獲得銀行貸款的同時,有望成為促進貿易出口的重要工具。但另一方面,內貿險的缺口仍然較大,因為貿易環境的複雜性,以及一些企業的投保意識不足,市場空間還有待開發。國際形勢複雜性和道德風險要求保險公司具備過硬的技術力量和操作複雜業務流程的能力。相關的配套環境有待跟進,作為政策性工具的信用保險的商業化還有待時機。

  政策信用險工具發力

  在多項政策的鼓勵下,保險業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援,正在通過出口信用保險發揮作用。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貿易險管理部總經理徐新偉表示,短期出口險作為直接促進一般貿易出口的重要工具,在幫助外貿出口企業防範出口風險、提高國際競爭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今年1至7月,中國信保短期險承保規模達到2065億美元,同比增長18.9%。其中,在短期出口險項下支援企業出口新興市場、長賬期賒銷等高風險業務達1655億美元,佔同期短期險承保規模的80.2%。

  以短期出口險為代表的政策性保險産品正在配合國家“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等國家戰略制定了配套的專門支援措施,支援企業“走出去”,目前,承保領域涉及電力、交通運輸、電信、礦産能源、船舶等十余個行業。同時,也配合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農業“走出去”等國家戰略,利用海外投資保險支援企業海外建廠,充分利用境外資源,通過資本輸出帶動貨物、服務出口。今年1至7月,中國信保海外投資保險承保規模達202億美元,承保領域涉及能源、礦産、電力、電信、船舶、房地産等行業。

  徐新偉表示,在一般貿易出口中,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後,把保單賠款權益轉讓給銀行,就可憑保單向銀行申請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貿易融資。在發生保險範圍內的損失時,中國信保會將賠款全部支付給銀行。一方面使企業及時獲得資金,另一方面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銀行會考慮給予無需抵押質押、不佔用企業授信額度以及降低貸款利率等優惠條件。

  對於國內企業來説,這不僅意味著獲得銀行放款更加方便,而且成本也較以往有所降低。寶雞金輝石油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彬表示,以前拿到訂單後,通過訂單融資的方式申請貸款,銀行要求公司的交易對手必須是其核心客戶。如果向擔保公司貸款,除了貸款利率明顯提高外,還要支付約為貸款額3%的擔保費。而通過投保短期出口險,則可以節省手續費,申請流程上也比較便捷。企業不必抵押土地等資産,只需抵押保險公司承保的應收賬款就可按正常利率獲得銀行貸款,融資成本大大下降。

  填補中小微企業需求缺口

  在內貿險方面,中小企業的需求成為相關保險公司關注的開發點。除了融資功能之外,國內貿易信用險可以擴大銷售,願意走賒銷,增加産品的市場競爭力。

  人保財險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總經理陳中竺表示,市場競爭使得不論是從事國內銷售還是出口貿易的企業都大量面對以信用作為付款承諾的結算方式。信用付款方式不僅能刺激買方的購買能力,增強買方的資産流動性,同時提高賣方的市場競爭力。特別是2012年以來,由於經濟放緩和外貿疲軟,中小企業客戶對保險公司提供信用保險服務的期望尤為迫切。

  接近人保財險的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多地都在積極探索搭建保險公司和政府層面合作的平臺,以幫助小微出口企業緩解資金困境,“中小微企業發展潛力較大,但抵禦風險能力不強,所以它們的業務面越大,留給短期出口險和內貿險的市場機會越多,尤其是未來在內貿險方面,保險公司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但在內貿險方面,受制于國內經濟體制轉型時期的信用、法律環境不盡完善,尤其是企業自身的風險管理水準落後等諸多因素,我國企業不同程度地面臨‘不賒銷等死,賒銷找死’的困境。”陳中竺表示,由於懼怕壞賬風險和賬款拖欠,通過賒銷手段完成的交易量僅佔全部貿易總額的30%左右,而同期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企業卻已達到80%至90%。換句話説,同等規模的歐美企業的銷售能力是中國企業的4.5倍。

  專業機構的統計分析數據顯示,發達市場中,企業逾期應收賬款佔銷售總額的0.25%-0.5%,我國企業逾期應收賬款佔銷售總額的5%左右,其中最終無法收回的逾期賬款佔10%。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企業每年因信用管理缺陷造成的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平均佔到銷售收入的14%,而西方企業只有3%左右。換句話説,一個銷售額10億元的企業,中國企業比西方企業多支出無效成本1億多元。

  相關業務公司負責人士表示,內貿險的缺口仍然較大,因為貿易環境的複雜性,以及一些企業的投保意識不足,內貿險的市場空間還有待開發。目前,多家經營此類業務的公司都在積極推廣。

  商業化仍待時機

  人保財險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短期出口險和內貿險的商業化問題一直是業內關注的重點。但目前保險公司在展業過程中仍較謹慎。“如果推得過快,保險公司可能面臨較大風險並對經營造成壓力。如果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措施沒有及時跟上,可能出現惡性競爭。”

  保險業新“國十條”提出,穩步放開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市場,進一步增加市場經營主體。短期出口險在5家公司共生的情況下,正迎來政策機遇期,但多位接受採訪的人士均表示,談商業化的時機還為時過早。

  被納入短期出口險試點名單的一家保險公司負責人表示,隨著國際貿易的增加,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中國信保一家已遠遠不能滿足客戶需求。但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與國際形勢密切相關,要求保險公司具備過硬的技術力量和操作複雜業務流程的能力,對於國內企業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時間節點、不同行業等情況下的外貿行為都要有週密考慮。得到試點資格只是第一步,在各家公司對於國際形勢把握的差別不大的前提下,針對不同外貿企業制定符合個體風險管控的方案是對保險公司的巨大考驗。

  陳中竺表示,信用保險承保的道德風險值得注意:“國際信用險界有一套完整的技術來控制道德風險,我們也必須尊重國際的最優實踐來進行控制,但道德風險依然非常大。”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保險公司與國外機構合作推動相關體系完善,已成為一種模式。中國大地保險人士表示,因為短期出口險的主要風險與進口國的整體經濟實力、經濟環境、買家的風險密切相關,幾家商業公司在優勢區域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點,應該充分發揮各自的優點,揚長避短,共同滿足出口企業差異化的需求,最終實現短期出口險的蓬勃發展。

  該人士説:“如果説商業化,目前國內最缺乏的就是人才隊伍。比起其他財險品種,短期出口險對人才的要求更高,要精通外語,有國際貿易知識背景,懂國際法律,能看懂財務報表,還必須了解國際經濟、政治環境的走勢。此外,要發展這一險種,對公司的IT系統建設、海內外徵信系統的建立、財務核算、資本金要求、內部管控要求也比較高。”

  更多的投入正在進行中。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大地財險目前是利用合作夥伴的國別研究資源。部分保險公司已經開始考慮建立自己的專業化團隊,以適應未來發展短期出口險對國別情況研究的潛在需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