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資管公司謀求突破 擬設專業股權投資平臺

  • 發佈時間:2014-08-21 06: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冷翠華  責任編輯:胡愛善

  在參與多起股權投資項目積累了一定的行業經驗後,部分保險資産管理公司正在探索設立專業的股權投資平臺。近日,泰康資産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確認,已經向保監會遞交了成立專業股權投資子公司的申請,目前尚未得到正式批復。同時,還有其他保險資管公司也遞交了申請。

  泰康資産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該公司已經參與多起股權投資項目,十分看好這一市場,希望進行更加專業化的操作,並爭取以投資管理人的身份發起設立股權投資産品。

  業內人士表示,按照現行的監管規定,保險資産管理機構不能作為投資管理機構發行股權投資産品,無法發行基礎設施股權計劃。但隨著險資股權投資範圍拓寬以及國家對險資股權投資的支援,保險資管公司有望獲批設立專業股權投資平臺,並獲得作為投資管理機構發行股權投資産品的資格。

   險資股權投資發展勢頭猛

  8月18日,復星國際宣佈以4.64億美元收購美國保險商Ironshore Inc.的20%股權。收購完成後,復星將成為Ironshore的第一大股東。而就在前不久,中國人壽也對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美國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TPG)進行股權投資。據媒體報道,根據交易,中國人壽將以2.5億美元收購TPG2%-5%的股權。

  “險資股權投資範圍正在擴大,保險公司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以前保險公司投資非上市公司股許可權定於三個行業,新政出臺後,保險公司投資私募股權投資(PE)的條件得以放寬,保險公司可投資比例提高了;同時,還增加了能源、資源、現代農業、新型商貿流通行業等投資領域,實際上幾乎涵蓋了各個領域,這進一步激發了險企進行股權投資的積極性。

  事實上,保險業對股權投資已進行了多年探索,並不斷創新形式。例如,2007年,平安資産作為牽頭髮起人和受託管理人,7家保險機構募資160億元,以股權方式投資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該公司13.91%的股權,這也是保險機構以股權方式投資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的第一單。去年,中石油聯合泰康資産及國聯基金,共同投資設立中石油管道聯合公司。其中,泰康資産等保險機構發起設立投資計劃,募集保險資金360億元,認繳30%股權。

  “在這些股權投資案例中,有成功的,也有的遇到了一些問題,但保險資金股權投資的標誌性案例不斷出現,涌現了很多創新模式,對拓寬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和投資方式有重要意義。”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日前發佈的保險業新“國十條”指出,鼓勵保險資金利用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等方式,支援重大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城鎮化建設等民生工程和國家重大工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指出,創新保險資金股權投資可以重點關注的領域包括保障房建設行業,養老服務行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教育培訓行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産業等。業內人士認為,預計未來在這些領域,險資的股權投資案例將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增長。(下轉B3版)

  國家發改委8月20日宣佈,對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約8.3億元,對日本精工等四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約4億元,合計罰款約12.4億元。這是我國反壟斷部門迄今為止開出的最大罰單。(包興安)

  根據保監會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為85907億元,其中,其他投資額為16603.87億元,佔比為19.34%,比2013年年底上漲了2.44個百分點,股權投資正被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青睞。

  目前保險資金不得設立投資機構

  從險資股權投資模式看,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的34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中,有80%採取委託給專業保險資産管理機構的模式,已成為主流模式。國際保險資産管理機構大都通過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等金融産品的形式實現保險資金的歸集委託管理。

  但根據我國現行監管規定,保險資産管理機構不能作為GP發起或設立股權投資基金,不能作為投資管理機構發行股權投資産品,無法發行基礎設施股權計劃。對此,陳文輝在《保險資金股權投資問題研究》一書中指出,目前,保險資産管理機構通過基礎設施債券計劃等産品創新業務,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儲備了專業人才,具備了較好的團隊和業務基礎。很多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已經成立了相對獨立的事業部,模擬法人化運作。因此,應“支援部分有能力的保險資産管理公司設立獨立的子公司,專項從事股權投資管理産品業務的各項條件基本成熟。”

  陳文輝指出,可以借鑒國外保險資産管理機構和國內證券、信託等行業的做法,進一步放鬆政策管制,允許保險資産管理機構進行組織創新,設立專門的資産管理平臺,針對不同保險資金特性,面向保險公司發起或設立股權投資管理産品。

  據了解,目前保險資金股權投資目前以保險公司為投資原點,主要適合保險公司開展自行開展股權投資,而對於多成員單位的保險集團或控股公司,相關政策規定保險集團或控股公司可以整合資源,建立股權投資專業團隊,為各成員單位提供股權投資顧問服務,但在這鐘模式下只有建議權而沒有決策權。

  從股權投資的組織形式上看,中國人壽和中國人保成立了專業的股權投資平臺,國壽以其全資控股的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為另類投資業務的專業平臺,負責該集團股權投資及不動産等另類投資業務的集中統一管理;中國人保集團則以旗下的中國人保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作為集團股權投資統一管理平臺。新華人壽、太保集團等保險公司則在各自旗下的資産管理公司設立另類投資部門。

  “成立專業投資平臺的優點在於有利於保險資金股權投資的專業化管理,缺點在於成本較高。就目前而言,兩種模式的優劣並沒有完全顯現,還要看管理團隊及企業文化。”陳文輝在上述著作中指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