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險企微信行銷亂象:捆情感、擦邊球、娛樂范兒

  • 發佈時間:2014-08-27 07:17: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韋偉  責任編輯:孫朋浩

  為我們的生活保駕護航的保險公司,近年來搭乘著網際網路這趟列車變得愈發具有“娛樂范兒”,曾經大熱的各種“奇葩險”成功吸引了眾人眼球。而今,看中了微信平臺龐大的用戶群,險企在朋友圈裏“叫賣”起保險來,從一開始的“1元錢求關愛”到如今的“寶貝存錢罐”,各家險企的做法既娛樂了大眾也打出了名氣。

  然而,有保險專家擔憂的指出,過分強調娛樂性的結果則是其保障實質會被削弱。此外,借助朋友圈來玩行銷,會容易讓人産生綁架友誼、綁架親情的感覺。同時,有媒體報道指出,保險行銷員運用微信推銷保險産品,對於保險條款的解釋涉嫌誤導,很容易在將來引起不必要的保險糾紛。

  險企微信行銷亂象叢生

  今年以來,通過微信平臺推送的保險産品讓人目不暇接。從“求關愛”到“救生圈”,保險公司在微信平臺賺足了眼球。不過,在險企開疆擴土大膽創新之時也伴隨著各種亂象,讓消費者不得不注意。

  亂象之一:捆情感

  今年年初,某險企上線了一款名為“微互助”的産品,一經投放到朋友圈便被迅速瘋傳。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這實質上是以1元保費為門檻的防癌保險,每個用戶只能為自己投保一次,保障時間為一年,要提高保額,就得依靠朋友們的“幫助”,朋友們每支付1元,保額就增加一個檔次。

  有業內人士指出,打感情牌是朋友圈保險産品的主要行銷手段,無形當中也會給友誼親情增加一種壓力。甚至當這種關愛變成量化的數字形成排名之後,這種味道也變了,失去了愛的初衷。

  亂象之二:擦邊球

  近日,生命人壽上線了一款名叫“寶貝存錢罐”的保險,許多家長經常刷屏曬這款存錢罐,分享孩子的成長故事,還向微信好友“討紅包”。生命人壽內部人士指出,希望通過社交關係的傳播推廣,增強客戶群的互動和黏性,同時帶給客戶良好的體驗和實用的價值。

  據廣州日報報道,對於此款産品,業內人士質疑,寶貝存錢罐過於宣傳買這款産品就是幫寶貝存錢,但是事實上保險産品的本質並不等於存錢,這與監管層此前三令五申嚴禁將保險産品跟儲蓄存款畫上等號的監管措施有悖,存在打擦邊球嫌疑。

  亂象之三:娛樂范兒

  今年夏天,高溫險大熱,此款産品主要銷售渠道是微信平臺,還開發了“送微信好友”的功能,一時間,通過送高溫險關愛朋友成為一種新鮮有趣的社交互動。根據要求,在保險期內(6月21日至8月23日),被保險人所在城市氣溫在37℃以上累計超過一定天數,即可獲賠,理賠標準以在中央氣象臺公佈的氣象數據為準。

  然而,在國內30個城市中,除銀川達到賠付條件外,其他29個城市均未達到賠付門檻。保險業人士説,歷史天氣數據並不保密,險企在設計高溫險前,肯定會精算高溫天數的比例,保證穩賺不賠。

  保險專家指出,縱觀目前網際網路平臺上推出的創新産品,保險銷售從過去強調高收益,轉變為基於生活化、社交性和娛樂性為一體,在用戶體驗方面是一種極大的提升。不過,過分強調娛樂性的結果則是其保障實質會被削弱。

  保障性質才是保險産品的核心

  不可否認,保險走進“朋友圈”,對提高消費者的保險意識有一定作用。不過,雖然形式多樣,但實際上這些保險對接的還是萬能險、意外險、航空險等,只是玩法變了,通過搖、領、送等方式增加了娛樂性。

  有專家認為,嚴格意義上來説,微信還是即時聊天工具,保險産品的銷售更多依賴朋友圈有多大規模以及公眾號的影響力。但是,不管微信保險前景如何,監管部門的有效監督是必要的。而對消費者來説,無論是通過傳統模式,還是微信模式購買保險,都應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切勿脫離保險的本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