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小新”險企理財飆高結構倒挂 珠江華夏領跑

  • 發佈時間:2014-08-14 09:39:58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根據中國保監會最新披露,截至6月底,我國保險業總資産已達9.4萬億,與銀行業160萬億沒法比,但相較證券業近3萬億、信託業約12萬億來看,保險雙位數增長仍有節奏地進行。

  壽險業佔行業總資産超過80%。與産險不同的是,2014年中資壽險市場份額略升(從94.4%上升到95.1%),但前十名公司的集中度略降(從85.73%下降到82.06%),10名以後的中小型公司原保費收入規模小幅增加。

  不過,在網際網路等新渠道的促動下,大中小型壽險公司的發展路徑漸有分歧。尤其是一些中小公司的業務發展路徑,與壽險公司常規做法大相徑庭。

  如開業僅一年半的珠江人壽1-6月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高達41.2億元,但原保費收入僅3300萬元,投資新款與原保費收入比為12492%。

  不僅新公司,成立已8年的華夏人壽,這一比例也高達2225%。業務結構嚴重“倒挂”。

  平安個險、新渠道穩超國壽

  通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上半年同業數據和公開數據整理髮現,中大型壽險公司仍在個險和銀保中徘徊,靠個險做新業務價值,靠銀保拉規模,轉型仍在持續。而對中小型公司而言,靠發理財類産品“生存”現象日益凸顯。

  其中大型壽險公司中,如國壽與平安壽差距仍在銀保。根據同業未經審計數據,今年前6個月,平安壽險的個險規模保費近1300億元,已經超過國壽的1180余億元。個險三項細指標也均超過國壽,平安壽險的個險新單規模保費、新單期繳和個險續期保費分別約為262億、250億和1033余億,國壽的三項數據依次為258億、228億與925億余元。

  整體來看,平安壽險與國壽規模保費的550億左右差距(平安約為1443億,國壽規模保費約為2000億),主要體現在銀保渠道上。上半年平安壽險銀保收入105億元左右,同比增55%,而國壽銀保666億余,同比下滑12.9%。

  壽險前兩大巨頭的銀保差距也在縮小。

  珠江人壽超99%收入源於理財類

  此外,2012年底網際網路渠道崛起,電商成為萬能險、投連險等理財類保險産品創規模的最佳途徑。這兩年華夏人壽、國華人壽、珠江人壽、弘康人壽等都在電商上斬獲頗豐,但上述公司業務結構“倒挂”嚴重。

  由於投資款新增費收入多的公司,也有可能是原保費規模較大的公司,所以若按“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原保險保費收入”比例做的排名,可初步體現出業務結構“倒挂”最多的幾家公司。

  倒挂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別是珠江人壽(2012年成立)、華夏人壽(2006年)、國華人壽(2007年)、前海人壽(2012年)和光大永明(2010年轉制為中資)等中小型、起步階段的公司,上半年發理財類保險産品吸收現金的規模已遠超保障類原保費收入。

  2012年12月28日才開業的珠江人壽,超過99%的收入來源於銷售的理財類産品。去年全年也是同樣結構:新增投資款16.9億,原保費收入只有2400萬,前者是後者的70余倍。

  珠江人壽2013年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險産品分別來自銀保渠道和團險産品。經過增資,珠江人壽現有資本金13.5億,總部位於廣州,股東為廣東珠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東韓建投資有限公司、廣東新南方集團有限公司等6家廣東的公司。

  新公司通常會依靠股東優勢、專業管理層,注重新業務價值等方面的資源進行展業。但珠江人壽開業一年半已換第三任董事長,同時近期已與大股東完成近35億元的關聯交易,大部分以股權投資形式直接投向基礎建設以及經營性物業。

  也就是説,新成立的壽險公司,很有可能不但得不到股東資源支援展業,反淪為為股東圈錢輸血的工具。此前珠江人壽頻頻觸網,發出預計收益達到6.5%至7%的理財産品。“如果投資跟不上,那麼借新還舊一發就停不下來的可能性很大。”一位保險資管人士擔憂此類隱患。

  華夏人壽業務“倒挂比”2225%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 一份上半年同業數據顯示,華夏人壽1-6月個人規模保費收入12億余元,銀保規模保費388.2億,同比增長299%,已經超過生命人壽。後者上半年銀保收入下滑6.8%,為361億。

  “銀保渠道成本很高,但在需要的時間點可以迅速上百億級別規模,這是其他渠道做不到的,也是為什麼很多保險公司不願意放棄甚至拿那它做救命草的原因之一。”一位壽險高管對本報記者坦言。

  華夏人壽2013年年報同時顯示,其保費收入規模大幅下滑,但業務管理費用、手續費及佣金費用、退保金均呈上升態勢。

  再看倒挂比排名,華夏人壽僅次於珠江:2013年原保費收入以37.6億位列第21,但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款卻做到332億。去年投資款佔原保費收入比為882%,今年該倒挂結構比例進一步發展到2225%,即上半年新發的理財類産品規模395億已超過去年全年,而傳統保障型險種保費收入不到18億。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華夏人壽虧損15.8億元,是未上市壽險公司中虧損最多的公司之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