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攜手大數據 私人定制已為時不遠
- 發佈時間:2014-08-04 05:31:46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只要你堅持運動,就能獲得免費重疾保險?這是真的。近日記者無意間看到了一款名叫“星運動健康管理計劃”的保險,乍看只是簡化版的普通一年期重疾險,但其保費減免方案卻十分吸引消費者眼球。
記者發現,目前壽險領域颳起的創新健康管理“風暴”,其思路正源自於國外已有不少成功經驗的UBI模式。儘管UBI目前僅運用於車險領域,二者具體含義不同,但基於培養、激勵用戶習慣從而調整費率、減免保費的核心理念卻極為相似。
高額重疾保障可“零費用”享有
記者了解到,“星運動健康管理計劃”剛剛在7月中旬上市,是國內某保險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健康保險産品。根據産品介紹,只要客戶一年運動累計達標超過時間,即可免費享受高額重疾險保障。
具體來看,該保險計劃對應的是一份保額10萬元的重大疾病保險,保險期間為一年。在全國範圍內,凡是年齡在18—45歲的消費者,都可以購買。
而所有購買了産品的用戶,可使用“星運動APP”,記錄每日運動數據。根據用戶一年的運動達標天數返還保費以獎勵。如果用戶運動年累計達標在200天以上,將能獲得保費全額返還,相當於用戶零費用享有了重大疾病保險;如完成160天,返還保費的70%;如完成100天,返還保費的30%。
“只要按時、堅持運動,就能減免保費,聽上去挺有趣的。不僅能督促你鍛鍊身體,還能獲得保險保障,何樂而不為呢?”當聽到有一款創新保險産品時,眾多白領都頗有興趣。
目前在廣州某傳媒公司上班的小牛,正在打算為自己購買一份重疾險産品。“幹這一行,加班是稀鬆平常,作息不規律,身體狀況明顯感覺到在變差,難得有時間休息,運動更談不上了。”小牛向記者吐起苦水,不過,“如果自己花錢‘逼著’來運動,還可以減免保費,有了這種‘刺激’,我就很願意運動了”。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慢性病患病率迅速上升,醫療費用快速上漲,健康管理以其“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特點,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
有健康專家指出,此類健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個體綜合認識健康風險,鼓勵和幫助人們糾正不健康的行為和習慣,制訂個性化的健康干預措施並對其效果進行評估,並採取激勵手段來幫助個人採取行動,控制健康危險因素,從而實現個人健康管理計劃的目標。
目前市場上,除了一些保險公司推出的,消費者購買了保險産品,便可以享受一定折扣加入合作健身會所的方式外,依託眾多新興技術手段的創新保險産品更是層出不窮,頗受歡迎。不僅有利用健康手環、電子病歷、APP等打通健康保險“任督二脈”的嘗試,此次“星運動計劃”更是運用了大家熟知的智慧手機運動感測器,輕巧地將保險與健康二者融合在了一起。
事實上,將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相結合,起源於美國上世紀50年代。發展至今,由此衍生出的健康管理式醫療産品也已成為了國外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內興起的此列健康管理計劃,其實也正是借鑒了國外經驗,並結合我國具體國情而創新設計的産品。“相較于其他重大疾病險産品,對用戶而言,此類産品既可以讓消費者擁有健康身體,又可享有健康保障,無疑更具顛覆性的價值優勢”。
保險行銷理念迎巨變
網際網路時代,保險創新不僅在於保險産品,也有行銷、與客戶溝通方式的創新。“星運動”這一案例,在業內人士看來,是改善了“溝通方式”的創新,“原理上仍在與傳統行銷的4C框架體系內,而移動網際網路則是提供了可行性的手段與工具”。
有業內人士指出,“星運動”這款産品應該是一款基於大數據的産品,不僅目的在於能記錄客戶的運動數據,還在於可以研究掌握“運動——重疾”之間的影響關係,這比傳統健康保險單純研究重疾發生率更進一步。
記者觀察發現,事實上,通過培養用戶習慣來減免保費的理念,來自於UBI(Usage Based Insurance),即基於使用的保險。目前UBI産品主要運用在車險領域,其核心也就是通過駕駛行為而定保費的保險。作為大數據時代的新型保險,近年來該模式吸引了業界的廣泛興趣。
在UBI模式中,駕駛行為表現較安全的駕駛員理應獲得保費優惠。其中,保費取決於實際駕駛時間、地點、具體駕駛方式或這些指標的綜合考量;為記錄駕駛員的上述行為並關聯理賠風險,保險公司會在駕駛車輛上安裝一個小型車載遠端通訊設備。
此類産品目前已在世界許多地區有了廣泛運用,並且這類産品的關注點並不局限于價格。除了可通過對駕駛人安全綠色駕駛給予獎勵來培養其積極的消費觀外,該産品還可對如何安全駕駛提供指導,此外還會附加相關增值服務,例如自動緊急呼叫、車輛狀況監控等。
一位熟悉國外UBI産品的保險人士表示,早期國外UBI産品通過有效地細分市場獲得了很高的消費者的滿意度和留存率,而車險也漸漸從人們每年只會記起一次的産品,轉變為保險公司與客戶定期聯繫的産品。
正如該人士所言,儘管保險産品本身並沒有什麼創新,此類新模式卻有可能打破長期以來保險客戶黏度差的“宿命”。
有多年保險從業經歷的高先生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大家會認為只有在交保費、變更和理賠,或客戶需要跟保險公司“打交道”時,保險公司才應該出現,否則就會被視為“騷擾”。一直以來保險公司也在琢磨著如何跟客戶能保持“親密接觸”,但都苦於沒有一個好的模式。現在一下子變簡單了:想減免保費嗎?每年記錄200次運動就行。
“通過堅持運動並記錄,這等於保險産品與客戶每年接觸了200次,即便用戶不是直接接觸保險公司,腦袋裏想的也是保險、保險費,而且是客戶主動行為,相信這裡面將孕育著不少商機。”高先生稱,不僅如此,對舊觀念的突破也是一大進步。只要客戶願意“多次接觸”,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這種産品創新是在客戶接觸層面的巧妙構思,産品概念沒有局限于險種形態本身,更包含了‘服務創新’在內,也是對‘産品創新’本身的突破”。
大數據時代,“UBI”還在等什麼?
連結
在歐美較為成熟的保險市場中,市場細分促發了保險産品的大規模平價商品化趨勢。而在此趨勢之下,UBI也就應運而生了。目前UBI産品體現的是一種以車輛使用和駕駛習慣為基礎的定價模式,未來趨勢是隨著駕駛行為的改善,車險保費也會越來越少。
事實上,“當UBI被用於基於車聯網體系下的新型車險時,UBI就是選擇了一種設備,分發設備後獲取數據,並依此生成了一個新的定價因子。”業內人士指出。
目前之所以UBI産品能在國外市場快速普及,原因在於其利益相關主體均能受益。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他們可以得到一款更加公正且能夠更好控制自身保費的産品,並且得到了為其自身和家庭提供安全和保障的附加增值服務。
在保險公司看來,直接檢測和評估駕駛行為而非通過傳統保單使用的指標,會使對風險理解的規則産生變化,而保險公司則可以從中獲益,並降低其賠付成本。因為,其中有一部分是源自於UBI的自我篩選功能,即好的駕駛員會率先選擇UBI産品,另一部分則源自於駕駛員得知處於監控中的“安慰效應”。
與此同時,一些選擇了UBI産品的商業車隊駕駛員反饋稱,較之前碰撞事故下降了五至七成。“如果發生事故,車載設備記錄下的事故速度和其他相關資訊意味著理賠評估和處理將會更加有效率,這也會將一些惡意騙保的行為排除在外。例如,在有些國家,事故發生時的車速被用於區別是否屬於偽造賠付。
不過看似頗受歡迎的UBI産品,想要真正實施起來也並不容易。業內人士指出,現實中推廣中,不良駕駛習慣的人則不願意裝載,因為會涉及個人隱私。
同時,“UBI項目的關鍵作用在於生産、提供數據”,上述人士稱,起初推廣時,僅需要少量數據,如每天行駛時間、速度,並提供相對較少的附加服務,便能提供較好的服務體驗。但伴隨著市場快速擴大,技術發展,隨之而來的成本下降,也就意味著保險公司能夠且需要收集更多更加細緻的數據,來獲得對駕駛活動精確觀測,以提供更精細的客戶定位並強化定價能力。“這就需要具備組織、轉化、處理並分析相關數據的能力,而且這僅僅是個開始,是在大數據時代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前提”。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了解到如何整合UBI産品需要的各個部分,基礎性項目也將會很快廢棄;同時,處於領先的公司將會積累豐富的數據,以提供真正對消費者進行差異化收費的産品。
事實上,尚處於試水階段的國內UBI還遠達不到上述程度。記者了解到,目前人保財險已正在嘗試建立一個保險業的車聯網平臺,以此開展基於國內車輛和駕駛行為的建模和校驗工作,解決駕駛行為與風險關聯,以及與車險定價因子的關係,為UBI模式在國內的推廣應用奠定數理基礎。
美亞保險總裁暨首席執行官鄭藝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嘗試將精力放在客戶分析上,包括分析客戶駕齡、行車里程、駕駛習慣等。通過運用大數據,對客戶建立更深入的了解,進而設置一定客戶分級指標,嘗試根據優質客戶做出費率調整。據悉,目前美亞保險所屬AIG保險集團已在以色列、土耳其、日本等國家積極嘗試並積累不少經驗。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