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專家:期待更多“安邦”助力實體經濟

  • 發佈時間:2016-01-07 09:49:5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2015年12月30日,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兼CEO吳小暉在湖北長江經濟帶産業基金啟動儀式暨長江經濟帶産業基金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們最近投資了上市公司,包括很多保險行業的公司投資了上市公司,達到一定的比例舉牌,都是為了支援中國實體經濟,長期看好中國的未來。”

  吳小暉還列舉了安邦保險集團作為全球化企業的諸多投資行動: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第一個進入了歐盟中心比利時,第一個進入了歐洲的門戶荷蘭,是第一個進入了南韓和美國壽險市場的中國公司。投資同仁堂、投資金風科技,“支援資本市場的優秀公司。”對此,我們暫且稱之“安邦行動”。

  毋容置疑,保險資金的長期性、穩定性決定了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獨特優勢,適合為實體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援。然而,安邦保險為什麼頻頻“舉牌”上市公司,進入實體經濟?

  資料顯示,安邦保險不僅擁有保險、銀行、信託、證券等主流金融牌照,其在資本市場的系列大手筆收購都令業界為之“震蕩”。“我們將通過網際網路推動企業資金流動,幫助個人和法人客戶全面解決金融問題”。安邦認為,未來是一個共用的時代,互助、共贏將讓社會更加和諧,並給企業自身和合作夥伴帶來更多成長機會。

  據統計,2014年以來安邦係就通過二級市場舉牌的方式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包括:10.72%的招商銀行、22.51%的民生銀行、25%的金融街、20%的金地集團、10%的大商股份、10%的歐亞集團、10%的同仁堂、10%的金風科技、29.98%的遠洋科技以及7.01%的萬科A,涵蓋了地産、金融、科技、醫藥、商業百貨等諸多領域。安邦在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能量還表現在,就2015年整個12月份,安邦保險已經“舉牌”10次,共涉及7家上市公司。

  筆者梳理髮現,被“舉牌”公司的共同點主要包括:低估值藍籌、股權分散、 有穩定的資本回報率和分紅、有良好的現金流,或者是對安邦保險有協同的戰略意義。宏觀上,險資佈局實體經濟步伐的加快與監管層的鼓勵支援密切相關。2015年9月11日,保監會就一天出臺兩項新政,分別從私募基金和資産支援計劃方面,擴大保險資金投資範圍,力挺實體經濟。

  實際上,自2014年12月以來,安邦保險先後舉牌民生銀行、招行、金地集團、金融街等企業時,背後就有來自政策層面的直接推動。無論是綱領性的新“國十條”,還是保險投資基金、保險私募股權基金、保險創投基金,以及保險資金參與資産支援計劃業務的相關規定,都不同程度的指出,保險長效資金在支援國家戰略性項目、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物流、健康養老、能源資源、資訊科技、綠色環保、中小微企業等領域的作用。保險在提供資金支援的同時,更有空間參與經營、並提供保險服務,在長期資金和保險保障方面發揮社會穩定器的作用。

  可以預見,隨著監管層持續放寬險資投資範圍,並有針對性地引導險資佈局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行業,安邦保險資金對於實體經濟的“輸血”功能將愈發顯著。更為重要的是,由於險資謹慎的風險偏好,價值投資必定成為安邦的首選,而這也將為其涉足的上述企業提供更穩定的資金支援。

  同時,國家支援保險機構發起設立中小微企業投資基金、健康養老基金等直接服務於小微企業發展,在國家提倡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也必將帶來很多實體經濟挖掘需求的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