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梳理,四季度以來,除珠峰財險外,還有中信保誠人壽、三峽人壽、君龍人壽等險企相繼披露增資資訊或增資獲得監管批復,增資金額從3.25億元到25億元不等。但僅依靠外源性資本補充,難以從根本上破解資本困局。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中小險企亟待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擺脫傳統粗放式發展模式。
進入四季度以來,險企增資步履不停。11月7日,珠峰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峰財險”)發佈公告稱,公司新增發股份8000萬股,每股認購價格為1元/股,增資後,公司註冊資本由10億元變更為10.8億元。11月5日,三峽人壽和中信保誠人壽兩家公司先後發佈了擬變更註冊資本的公告,兩家公司分別計劃增資15億元和25億元。
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償二代二期工程全面實施過渡期接近尾聲,中小險企的資本補充需求持續加大,但增資渠道和效率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險企除尋求外源性資本支援外,還應加大自身“造血”能力,加強資産負債匹配管理,實現精細化運營。同時,監管部門也需優化償付能力政策,引導拓寬資本補充渠道。
珠峰財險擬引入3家新股東
根據公告,此次珠峰財險擬增加0.8億元註冊資本,擬增發新股8000萬股,計劃引入3家新股東。除四川璞信産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為原有股東外,其餘3家新增股東分別為中恒信合(廈門)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邵陽新金澤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及東營泛華豐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四家公司的認購股份數分別為5388萬股、1120萬股、792萬股、700萬股。
增資完成後,中恒信合(廈門)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邵陽新金澤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及東營泛華豐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三家新增股東的持股比例分別為4.99%、1.04%和0.65%。珠峰保險第三大股東四川璞信産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變,為9.90%。目前,該增資方案尚待監管批准。
記者注意到,成立8年的珠峰財險,盈利狀況一直不容樂觀,從近5年的業績來看,珠峰財險僅在2019年實現了盈利,其餘年份均處於微虧狀態。進入2024年,珠峰財險的保險業務收入為4.75億元,凈虧損1078.7萬元。
自2022年一季度起,珠峰財險的風險綜合評級開始從B類滑落至C類,這意味著其償付能力已在監管紅線之下。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珠峰財險最近一期風險綜合評級(分類監管)仍未能脫離C類評級。
對此,珠峰財險表示,公司一直處於可資本化風險較大狀況,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較低、內源性資本不足,隨著增資工作進一步取得實質性進展,可改善公司可資本化風險狀況。難以資本化風險方面,部分指標有所改善,需繼續落實整改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珠峰保險經營範圍包括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機動車商業保險等業務。而此次公司擬引入的3家新股東中,邵陽新金澤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和東營泛華豐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均為汽車銷售公司。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引入具有汽車産業背景的新股東,可以為公司帶來客戶資源和技術支援,有助於其拓展業務範圍和提高服務品質,有望扭轉當前盈利能力情況不佳的局面。
多家保險公司密集增資
據記者梳理,四季度以來,除珠峰財險外,還有中信保誠人壽、三峽人壽、君龍人壽等險企相繼披露增資資訊或增資獲得監管批復,增資金額從3.25億元到25億元不等。
11月5日,三峽人壽發佈公告稱,擬增資15億元,增資完成後,註冊資本將由15.4億元增加至30.3億元。新增資金擬由重慶渝富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出資5億元,重慶高速公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出資4.6億元,重慶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4.4億元,重慶三峽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出資1億元。其中,重慶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重慶三峽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是本次增資新增股東。
從股東結構來看不難發現,參與本次增資的均為重慶當地國企。重慶市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三峽人壽作為新加入國資金融板塊的重要成員,填補了重慶地方國有壽險法人機構的空缺。下一步,重慶市國資委將整合國資國企資源全力支援三峽人壽業務發展。三峽人壽將進一步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市場化機制,制定“三年攻堅行動計劃”,打造一個全新、優質的國有壽險品牌。
同日,中信保誠人壽發佈公告披露,中信金控和保誠集團將分別向中信保誠人壽再增資12.5億元。本次增資完成後,中信保誠人壽註冊資本將由48.6億元增加到73.6億元。
早在2023年12月,中信保誠人壽已經迎來一筆增資。彼時,中信金控和保誠集團向中信保誠人壽合計增資25億元,增資後該公司註冊資本由23.6億元增加至48.6億元。這意味著短短一年時間不到,該公司註冊資本或由23.6億元增至73.6億元,兩筆增資合計50億元。
對於密集注資的原因,中信集團董事長、中信金控董事長奚國華在第一輪增資時表示,增資不僅使中信保誠人壽的資本實力和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也推動中信集團繼續引進利用外資,服務金融高水準對外開放。保誠集團執行總裁華康堯則表示,作為保誠集團整體策略的重要一環和業績增長的重要來源,中信保誠人壽的業務發展具有巨大潛力。
此外,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6家險企獲批增資規模總計超過180億元。
中小險企增資壓力猶存
資本金是險企穩健發展的基石。隨著保險業進入轉型深水期以及外部監管壓力和市場競爭的加大,提升償付能力、補充資本“彈藥庫”成為許多中小險企的內在需求。
自2022年一季度起,保險業開始執行《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即償二代二期監管制度實施。監管部門給予了行業主體償二代二期政策過渡期到2024年年底。如今,償二代二期工程全面實施已進入倒計時,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險企資本補充需求仍維持高位。
償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後,部分中小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降幅較大。據記者了解,目前業內普遍呼聲是希望監管部門能適度延長償付能力的過渡期,以便給予這些企業更多的調整和成長空間。一位中小險企負責人向《金融時報》記者坦言,面對産業升級和市場競爭,公司存在盈利能力較弱的情況,若沒有更充裕的資本渠道,中小險企甚至難以維持基本的經營。因此,適當延長償二代二期規則過渡期,探索更為靈活的資本補充政策勢在必行。
儘管一些中小險企增資動作頻頻,但增資渠道和效率堪憂。尋找到合適的投資方並非易事,從近期增資險企的出資方來看,均為新引入股東或由部分老股東出資,新股東則多為國資背景,社會資本進入保險業的意願降低。
對於增資難的原因,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因為部分保險公司經營狀況不佳,難以提供長期穩定的資本回報;另一方面,從外部環境看,保險公司股東門檻較高,符合條件的企業不多,需是在一個領域相對做得好的企業才可以。
《中國保險業風險評估報告2023》也提到,保險公司資本補充壓力較大。資本補充主要來自內源性資本補充和外源性資本供給,近年保險公司盈利能力不足、外部資本供給有限等因素都加大了資本補充難度。
實際上,僅依靠外源性資本補充,難以從根本上破解資本困局。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中小險企亟待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擺脫傳統粗放式發展模式。建議這些險企加強資産負債匹配管理,實現精細化運營,通過優化業務結構、提升運營效率等方式,從根本上解決資本困局。
(責任編輯:孟茜雲)